我爲什麽再寫博客?
July 2022, 倫敦
突發奇想開了這個博客,還沒想好該分享給誰看。但既然有了寫作的衝動,我就不得不把它們寫下來。這既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是爲了給日後的自己留個參照。
既然還沒想好該分享給誰,這個博客也自然是用了新的匿名。老實説,我已經有點厭倦起名的過程了。我這個人似乎有太多秘密,太習慣於在他人面前隱藏自我。這是表演型人格的一種體現嗎?儘管我的表演總是不那麽戲劇性。從小我就給自己起各種假名,數量多到幾個巴掌都數不清,我也記不得。似乎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不一樣的我。這也許是因爲我實在厭倦了做那個被人們熟知的人,那個爲人所知的名字似乎被賦予了太多的預設和期待,因此我只想逃離。離開這些期待,擁抱更多的可能性。我一直無法很好地描述這種狀態,直到有一天我讀到酷兒理論家塞奇威克在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中對“酷兒”的定義:酷兒是“一個持續的時機、運動、動機——反復出現的、漩渦般打轉的、擾亂的”。它是一個難以區分、無法定義、動態的概念。酷兒並不在乎被定義,二十轉變中的、多元的和反對被同化的。這大概説出了我想成爲的樣子,持續流動的、變化的,擾亂秩序的,甚至,不安的。
十多年前我也用過新浪博客,有幸在上面認識了許多至今依舊親近的朋友。博客對我來説是一件美好的事物,我也希望這個博客能給我帶來同樣的快樂。這個博客首先會記錄下我在英國的回憶性游記,儘管我待的時間並不長,但也足夠讓我學到不少、改變不少。我希望把這些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之後希望可以每周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不必非常拘謹,最好不要成爲一種負擔。因爲暫時沒有讀者、也逃離了簡中互聯網,我就可以更加暢所欲言。更真實地、清楚地面對自己。
來者為友,就請看到這裏的你聼一首張懸吧。我覺得,夏天聼張懸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張懸 自由
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