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吴绛雪·清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这首诗的趣味其实在于每首诗都只有十个字,大一上古代文学课的时候老师用不同的读法鉴赏了它,至今印象深刻。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日月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它可读成四首七言绝句季节诗,读法是: 第一句:前七个字。 第二句:后七个字。 第三句:倒序前七个字。 第四句:倒序后七个字。 最后的成诗是下面这副模样: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日月长; 长月日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形式奇特,字句凝炼,情趣横生,别具一格。 其实还能成:五言回文诗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透炉红。 还可读成一首古风: 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还可利用标点,读成下面这种形式的四季诗: 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换一下标点打法,则成另一首四季诗: 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