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战争》讨论之九:存量竞争,时间在加速

有网友问我,《性别战争》讨论之四《发达国家粉碎机的式微、技术大停滞与女性权益》里面说的“发达国家粉碎机的式微”应该怎么理解。 这就得从40多年前说起了——

中国的发展在40多年前曾经发生过急剧转向。之前是试图自己种植科技树,也就是《刷盘子,还是读书?》作者钟庆总结的“不要刷盘子,应该去读书”。 这种发展模式在前期会比较慢,因为要花很多时间提升国民教育,独立自主搞发明创造。而且在发展早期,国民的生活质量会比较低……但是这条路一旦走通,国民生活水平会有质的飞跃,不再需要纠结GDP数值,直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当然,这条路也不一定走得通(虽然以中国的体量,走通的概率相当大)。 但是国民生活质量较低,就意味着这条路只可能在气候寒冷的冷战+威权时代去走。气候温暖的“个人主义抬头时代”,容易引起内部不和。再加上天不假年,因此在毛走的时候,“换路”已经不可避免了。 路径依赖原则,同时意味着路径转换会引发动荡……那些年的事儿就不说了,继续说“换路”后的发展。 “改换门庭”后走的路子,变成了“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实际上,加入国际分工也许是“换路”后的中国……嗯,唯一选择。 加入WTO后,“换路的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那时的世界是这样的——前面那个家伙用技术创新开路(科学发现已经没有了),后面一大群人跟在前行者的屁股后面一边捡便宜,一边“供养”前行者。 前面那个人因为技术优势,可以占据分配大头。后面捡玉米棒子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这条路就是全球化模式……只要欧美特别是美国不出问题,中国就可以凭借体量把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粉碎。所以才会有那句“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说法。 但是二战后,最迟50、60年代,基础科学的进步就几乎没有了(生物科学除外),大部分进步靠的是技术挖潜。当所有技术挖潜都走到尽头时,技术发动机也就不再工作。 大家还记得“摩尔定律”吗? 英特尔创始人Gordon Moore在60-70年代,提出了这个“定律”——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那真是个乐观的年代! 可惜,没有科学发现作为动力,技术的停滞是必然的。 21世纪的头10年,摩尔定律出现问题。最近这些年,它完全失效了。半导体技术的物理学极限已经出现,现在的技术改进,比挤牙膏还慢。 虽然科技发动机没有了,大家还可以靠着惯性一路高歌。直到……中国撞上了美国,美国撞上了墙! 没有技术进步,蓝星上就只能改变发展方式,从头雁领飞、它国追随的状态,进入血腥残酷的存量竞争态。 最早感受到技术停滞痛苦的欧美等国,为了保护所存不多的技术冗余,选择自己右转钻进“笼子”里。 3年前英国脱欧、美国选出床破,都宣告了全球化的破产,也可能宣布了和平发展不再。 全球右转,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进入了与邻为壑的“存量竞争”年代。保住自己拥有的、抢夺别人手上的,成为了新的游戏规则。 大国嘛,底子多少是有一些的,所以大国国民很可能不会亲眼目睹战乱,只会经历漫长的“低质量和平”。 最难过的,是小型经济体。大国一争斗,小国没了……甚至没等到大国拔剑相向,小型经济体也几乎活不下去。 今年,不少经济体出现了暴力上街运动,包括广东南边那个,也包括伊拉克、智利、黎巴嫩、西班牙、玻利维亚……现在全球又进入了“震动模式”,不仅仅是政经方面,也不排除地质方面。 存量竞争,可能意味着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也可能意味着某些人抢夺能力强,日子变得更好了;而被抢的,生活愈发艰难。 右翼世界一向“同而不和”。民族主义巨山很有可能会撞在一起。意识形态对立一定会有,内部清理很大可能也会有,比如新麦卡锡主义。 这个时候,会有三个选择:热战;冷战;或者改良苦熬、等着技术爆炸。 不过改良苦熬不是一个稳定态。我对这种状态下出现技术爆炸的信心不算很大,但毕竟还是可以抱点希望的,说不定就成了呢? 实在不行,冷战比热战好,冷战对科技的促进作用也非常大。 最坏的可能,是热战。战争时期,弱者会变得更弱,会被牺牲得更彻底。 再扯远一点,讲一个恶心的“网络冷笑话”:一个女人和二十个男人流落荒岛,后面会发生什么? 这个所谓的“笑话”太下作了,我不想复述。在这里提它的原因,是想说一句,这个所谓的“笑话”说的不对,因为编撰者并不真正了解历史,也不真正了解男性,即便TA绝大可能是男性。 一个女性和一大群男性陷入绝境,这个女人会被男人们视为“性工具”、并长期养起来当“性工具”吗? 也许吧。 但是这个女性更可能在遭受侮辱后,直接就被男人们分食了!这才是历史上一直发生的事。和平时期,某些人的面具不会摘掉,然后部分女性就会太看重自己性别。 就像大国之间的竞争,大多拿小国当工具一样,男性之间的竞争,一定发生在女性被牺牲以后。 实际上在历史书中,女性一直被男性视为“两脚羊、储备粮”,所以才会有战乱时期“易子换妻而食”。为什么男性不互相先吃?因为强弱对比决定了成本高低。因此他们在彼此杀戮前,女性已经被牺牲了。靠男人保护自己?靠性换取生存?天真了不是! 其实呢,这些迹象早就有了。在大家意识到之前,也已经发现征兆并开始被动应对了。 比如女性的穿着。 科技停滞带来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衰退,最先的受害者是底层人士。 底层男性不会像底层女性那样,默默忍耐,而会挥刀指向更弱者,具体地说,就是伤害女性。 这些年,女性被杀的越来越多……无能的男人总是这么有“血性”,他们总能找到自己能伤害的体弱者,以暴力展示自己是个真男人。 而女性,也不知不觉地,远离了小吊带和超短裙。 裙子的长短,和经济可能真的有相关性。经济学家George Taylor就提出了Hemline Theory(裙长理论、裙摆理论)。经济好、股市好的时候,女性的裙长更短,超短裙更流行;经济不好的时候,女性穿中长裙的更多。这个时候,会出现消费降级。奢侈品卖不动了,大家会买点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安抚自己(口红效应)。 除了经济不景气时,男性可能把无能的怒火转向女性,女性被迫穿上盔甲保护自己外,其实也有气候原因。 我一直坚信气候在21世纪初期就已经出现拐点,并开始变冷了。而气候变冷,历史告诉我们,气候寒冷期的战乱和动荡更频繁。 在《性别战争》小说里,用女配角雷振宇的嘴,说出了我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以为,战乱时代就是整天打仗。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大事件的浓缩版。看着这些大事件一个接着一个,你会觉得特别压抑,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但如果你放大其中一个点,你看到的就是柴米油盐、歌舞升平的小确幸。上世纪2、30年代,在和国侵华期间,还夹杂着一个‘黄金十年’呢;冷战时期,双头鹰和亚米国的百姓,还不是该干嘛干嘛……所以,这些日常小确幸会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我们忽略大时代来临的信号。” 现在大家的小日子过得还行,也许也会忽略新时代来临的信号。不过,一旦新时代真的来临了,女性会受害最深重。因为这次危机很可能不会像2008年那样……可以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救的,都不算真危机。 先扯开来……今天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人评点我,说“通过恐吓要消灭女性的方式让女性知足闭嘴的男性,和想通过恐慌言论的方式激励女性上进的女性,其实是一样的,前者不懂科学爹里爹气想当然的张口就来,后者看到前者的言论跟着前者的逻辑正中下怀,可以说蠢得相似了。” 哈哈,自己犹在梦中,还评点别人蠢,谁给她这么大的脸? 我其实特别希望自己看错了。我错了最多被人说几句危言耸听。网络世界,被说就被说好了,我也掉不了一两肉。 但如果真的看准了呢?这么多信号就在眼前,真的敢赌吗? 有人可能会指责我小看女性的力量……我自己就是女性,我当然知道女性有多能干。但与此同时,我也知道女性不掌握世俗权力和科技权力,保护自己的力量会特别弱小。这就是我为什么写《性别战争》的原因。 那怎么解决“存量竞争特别血腥”的问题呢? 只有科技发展,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改变存量竞争,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女性参与竞争,掌握权力包括技术权力,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新的物理理论,也许明天就出现,也许100年内都不会出现。我认为近些年里最有指望的,是生物学。 在科技曙光出现前,还可以希冀政府的福利政策和改良政策有效,为大家争取点时间。如果幸运的话,这个时间可能会多达十几二十年。剩下能做的,就是拿起“工具”,保护好自己。 The clock is ti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