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象
最早了解南京是从同学的嘴里。高考前她去南京参加自主招生,回来后跟我们说“南京不好,很旧很破烂”。
不,那不是最早。最早了解南京是在娄烨的电影里,《春风沉醉的夜晚》。
不,这也不是最早。最早对南京的印象是妈妈回忆起她和爸爸的蜜月旅行,她说南京有很好吃的粉和面。
后来一个人背上背包,我匆匆出现在南京。南京的物价比起武汉还是高,从订旅馆的价格就看出来了。当时还不知道有青旅作为选择,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在携程看。
最后住了一家名称非常搞笑的,叫“肯定连锁酒店”。好处是离景点近,在秦淮河边上;坏处是它的条件可以排在同等价位下最差top1。在一家办公大厦里,杂乱,房门是破破烂烂的物理锁,破破烂烂,床对着厕所。窗帘不遮光,床被不干净,床头柜很脏乱。我放好东西后就明白了它肯定不连锁。
但我就这么住下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是个阴天,窗帘漏出一道光线。我能看到远处连成一片的破烂房顶,还有总统府的建筑,于是我拿出手机开始播放Spring Fever: Pt 5。
我其实并不了解南京。在六朝古都这个名称以外,我几乎对它一无所知。只是去了常规的景点,匆匆逛了一圈。事前没有做好攻略的结果是在夫子庙的美食街失望而归,没能吃到很喜欢的地方菜。但我很喜欢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一个人在万家灯火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在秦淮河附近乱窜走进了旁边的民居,一个大爷在躺椅上听着收音机里的评弹。
还去了其他一些很难忘的地方。记得新街口的换乘站似乎有十几个出口,一个巨大的中央车站。去了两座书店。
去了先锋书店,作为喜欢书的人去有品位的书店就像在朝圣。
去了二楼南书房,已经忘了是怎么知道了它的存在,只是想去看看这栋在民国老建筑里的公益书店。喜欢它的小院儿。我本以为店里会有很多人,但进去的时候非常安静。我的时间不够了,没能拿一本书在那静静读一会。但我一直记得它。今天搜了下它的现状,疫情以来也是过得很艰难,有点心痛。
最后一站去了南京大学,觉得它实在太过美丽,停不下来给它拍照,最后极限赶火车时跑错了站台,最后误了火车。改签了晚上的火车,我只好坐在玄武湖边看日落,对岸的城市好像很遥远。
与它的一面只有匆忙的两三天,在梧桐树下骑车的感觉却永远留下了。我很喜欢这座城市,正是因为它在我同学口中的“破旧”。喜欢那些有点发霉的老房子的山墙,喜欢它的河流和城墙,所有历史的痕迹。
会想写下南京,是因为今天听了一整天七八点的《屋顶上的猫》。在我出生之前就在南京唱歌的乐队,它穿越时空精准地传达给我了一种青春躁动的感觉。我一度想哭泣,也想起了这座和我没有太多关系的城市。
我喜欢它,但在我喜欢它之前我并不了解它。我还有太多不了解的事,我还不知道我是否喜欢,就匆匆做了选择。我喜欢的挺多的,就是下不了决心到底从了哪一个。再说就和南京没关系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