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子の名は願い 感想
原文链接:https://www.pixiv.net/novel/show.php?id=13747028
- 有毫不顾忌的剧透。本人是o推,且读泡子和写这篇感想的时候都没有回避这一点。
作为Cain/Owen cp粉的Owen推,前3p我是皱着眉看完的。
Figaro反复的不带一丝悲悯的死,以及这死会给Oz带来怎样的虽非明确而剧烈、却酸楚而沉重的伤痛,是我在Owen和Cain的故事里反复读过的东西。“否定”与“放弃”的存在本身就对“肯定”或“坚守”构成挑战,也无怪我从南训时起就开始刻意将Owen与Figaro比较。“无法于现时点幸福,只得寄希望于城堡在未来倒塌”,是我对这二人共同的基本判断。
而Figaro较Owen更麻烦。早先写过,Owen身体内毫无疑问存在着追寻(狭义的、世俗的)“幸福”那一面;只不过这一面无法得到他的认可,反而被他刻意扼杀,封存在记忆、醒觉意识的冰层之下。Owen始终在无意识地否认自己所追寻的“幸福”。而Figaro,明白地知晓自己的追求,甚至挂在嘴边上——只是连自己都认为他所追寻之物为“不可能”——以至于从来都在做出任何挣扎之前,过早地放开双手。
对于Owen,城堡的倒塌在于醒觉,在于认可真实的自我,或早就存在于自我当中的真实。而Figaro,醒觉的过程没有障碍,早已完成。他知道真实的Figaro为何物,却“期待着有人前来杀死真实的Figaro,以让他得到幸福”。
p6-p9,连续的死亡与转生的秘密被揭开,“不想再被抛弃,想成为抛弃的那一边”。“他一次也未曾降生在南国”,让我感到一丝尚余的希望,他似乎终究不愿抛下他的南国,不愿明确地背叛这片土地。而在他被魔女抚养的那一世之前,没有一次不遇见Oz,又让我觉得他似乎每一世都在刻意等待着Oz的到来,为了在死前能遇到他——为了抛下他。
到了后来,虽然Oz并未是他头脑中期待的那个人,却也成了唯一的人选。他是唯一在他的死去活来中追逐的人。可是也许他们两人都没有意识到,从一开始,Oz就是唯一的人选;从一开始,Oz就是独一无二的、与Figaro的孤独伴生的人。唯有时间,就算是征服世界的魔王也不能跨域。不超过二十岁的Rutile与Mitile,再怎么是Figaro的光芒,也永远和他相隔两千年的时间。
在北国的海岸,Figaro作为人类最后的转生,看到我咬牙切齿。他渴望被拯救,生前几千年、死后又花上几千年来追寻这件事。可是他甚至不给一个抓手、不垂下一条藤蔓,毫无怜悯地重创在他身后追赶他的人,看着他们倒下在血泊里、然后沉浸在得胜的喜悦中。
几个月前我说过我讨厌他。因为我无法认可他的生存哲学。泡子所呈现的他和我心目中的他完全契合,以至于完整地勾出了我的愤怒。Oz在p7向Riquet询问的问题,也是几个月来我一直面对的。假如本人认为那是幸福,而你无法同意,该怎么办?你该留在他身边,注视你绝不认可为幸福的痛苦?是不是远远逃开、不再注视他更好?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上去,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那无异于否认Figaro之所以为Figaro的内核,那真的是——任何一个人应该出手去做的事吗?
直到p9结束,北国的海得到了最后的答案。而我仍旧无法被说服,我不知道Oz的犹豫和追索行到尽头,是否真的换来了双子所预言的Happy End。
我在这里停了好一会儿。我设想此时的Oz面对着什么。或许Figaro最后一次转生为人类,不再有记忆,Oz能在几十年中找到他、守护他过完终局前的人生,然后不再有未来。或许最后的人类Figaro失去了任何执着,早早夭折,在Oz遇见他之前就死去。或许最后的人类灵魂已经失去了Figaro的颜色,Oz擦肩而过,两人彼此不识。到最后,无数人类的Figaro的肉体一起解脱,回归自然的循环。
可那之后百年千年,Figaro并未来到世上。百千年里,Oz给出的解答到底正确与否,仍旧悬而未决。
可是它终于到来了。原来它是在等待一个降生在南国的魔法使的身体,在等待六月五日,在等待Figaro重生之日。我开始哭,接近痛哭的那种,在Oz接过婴儿的时候,也在现在。
我知道Oz为什么要说谢谢。谢谢,谢谢你回到这世上。事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承认,我是多么希望这个无解的男人也得到他的幸福。幸福说到底是未经本人认可就无法成立的东西,而降生在南国的魔法使,就是在人世徘徊了半个万年的Figaro最终的答卷。
最后:我知道这很蠢,但是这时候我又无法抑制地想到我的傻瓜女儿。没有人自愿留在地狱,既然人间真有天堂。他的信终将使他得救,或早或晚——不会比Figaro更晚。(对不起,我知道这很蠢,我再道歉一遍。)
===
一些写作方面的评论:
立意——说实话不是太难,从本人的核心语句出发(一人で石になりたくない),不惜以最远、最迂回也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来解决根本问题。它的结构也并不新颖,但显然现世、追忆,ozfg的部分、Oz与他人互动的部分都有良好地组织过,使得逻辑流畅通顺,不需要太多旁白解释,读者也能自然得到推论。
说到这里,其实我最近才注意到,到日本作者中写完中长篇一次性发布的意愿远好于国内平台,这使得Pixiv上超过五万字的中长篇小说在结构和段落分布上远好于Lofter的逐章连载小说。而逐章连载的好处是即时激励,能有效减轻写长篇过程中的寂寞和痛苦;另外,有些情节、情感在连载的时间铺垫下能够制造出更好的纵深——但是普遍而言,当前网络连载的质量达不到实现后者的程度,绝大多数作者仍旧是为了激励而连载写作,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文本结构的质量。
人物采取了相对静态的设置。除了文本中心的Figaro与Oz外,Rutile、Mitile、Faust、Lennox、Riquet甚至Arthur的性格和命运都未有太大的发展。时间的跨度有数千年,而故事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似乎仍未有太多改变。当然,这绝对不是一个能够去指责的点,更多是出于我个人的喜好和期待。
表达上,本篇表达的洗练程度远超一般水平,台词功力在前几p尤其特出。到了后期,旁白解释似有增多,但其实并不那么必要,情节的流畅足以使读者自己得出推论,不需要额外的解释。当然这又是无正当性的拔高期待了。十万字写到后半程,那种疲倦程度并非没写过长篇的人能够想象的。
但从写作上而言,我并不认为泡子有任何可指摘处。唯独遗憾的是我的日语程度不足以让我拥有理解其所有语言精细之处的自信,而那当然不是泡子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