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

“人生很美,但也艰难,但还是美,但还是艰难,既美又艰难,既艰难又美……所以你不好代替别人来判断他们到底是想停在‘美’还是‘艰难’,或是选择将生命传递下去还是不传递下去。”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作者:李硕

我承认是抱有一点质疑来看这本书的,当然你不能把它看成确凿的正史,脱落到这个份上除了穿越没有正史可言了,当一本比较啰嗦的历史小说看,很有本土特色和本地化恐怖游戏情节,大家都在围绕历史价值发表意见,而我看中了ip价值(不是)。 本书主要讲了一个新石器时代到商朝成立,到残忍的人祭,到文王、周公旦、武王废除人祭,并抹除商和人祭文化的故事,我一开始问的一些逻辑性问题:为什么没有文字记录?为什么有如此突如其来的转折?为什么没有考古记录?如何证实一些关键人物的关键性事件?都有所解答,抛开事实不谈难道它不是很有意思吗。 当然扭曲的地方在于,商初引用了很多考古发现,佐证商的经济文化政治建设。而商末相关的资料都围绕残忍的祭祀制度展开,加上考古工程对普通读者缺乏可验证性,几乎喂啥吃啥。即使后面写周毁灭式破坏了很多商的祭祀场所,又隐晦记录或删除了所有文字。但胜利者书写的因果太微妙了,不能大量思考实在是一种遗憾。 导致看起来本书的史观仿佛是:生产力发展无法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社会进步是由少数良知统治阶级的醒悟和改革一手推动的,这个内核其实非常击中当下痛点,几乎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以前看到过热带地区的原始宗教当中杀人食人更普遍,因为气候炎热但物产丰富难以发展工具和生产力,滋生传染病,洪水泛滥更普遍,但土地肥沃人口承载量大,于是冲突和动乱很多。所以商用大规模扩张的方式,比如商业贸易,来调动生产力,研发新的技术。 鸟类其实也会非常凶悍,比如伯劳这种猛禽,会把尸体穿起来挂到荆棘上。玄鸟可能是这种象征,商人也会把敌人的尸体挂在房屋上。 用现有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古人,不知道作为历史学者合不合理,但是作为人类学方法来说很容易咯噔。让我们回到《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商人眼中的自然界和上帝就是嗜血好杀,无情而徒有无穷力量的超越者。只有杀人才能生长出更多植物和资源,只有杀人才能模拟上帝的威严和旨意,占卜也是这种不安全的文化基因带来的。而且祖先也是神,神只会越来越多,随着生产力发展的不是王的知识水平,而是王照顾好神所需要的心理压力,所以崩溃了。再加上食人、饮酒和近亲结婚,估计几代之后王的脑子更不行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李硕罹患重疾的诀别朋友圈在社交网络里转发。写这句话的时候,随水发布了《又见李硕》,说李硕通过中西医治疗,目前生存状况良好,但还需要针对胆管癌进行化疗,希望一切顺利。

《论家:个体与亲亲》 作者:孙向晨

行文非常流畅,毫无阻滞感,但我想了半天好像姿势不对。开头批驳了现代化与西方化,认为西方是经由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融合产生了现代性,但并非所有现代性都要由此诞生。但后面又把现代化的个体主义和家文化,对比为一种过去和一种未来。关键是,中国的现代的历史并非是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经济、法律上个人主义的历史,按照人类已知的生育规律,未来中国也很难重建一种以家为核心的市民文化。如果在中国范围内都无法得到映照,那更遑论世界了。每次看到新儒家我都觉得,这个事,是这样,怎么说,心是好的。 明明庄子就有很强的个人主义传统,也很容易产生民主思想,和比较有实践性的科技科学,不过要破除一些无政府主义又名动不动就掀桌子的暴脾气,和对修仙这种封建迷信的爱好。读书“阴阳平衡”和“亲亲的机制化表现”还不是最离谱的,大不了,假如我是一个不生小孩的女同性恋,被开除人籍,下场好一点开除国籍。最离谱的是反驳霍布斯“父母对子女的管辖权并不是因为父母生育了子女,而是由于子女以明确的方式或其他表达出来的充分证据表示了同意”,作者认为孩子没有能力与父母订立契约。迂回来说,孩子没有能力表达同意,这是不对的。哪怕是很小或脑子不好使的小孩,表达能力或许有问题,但表达切身意愿时都明确且自然——会哭。 作者认为家的形而上学超越意义是通过“生生”的本体论达到无限和永恒,有没有一种可能,它跟古希腊的“爱欲”一样,其实是一种生物本能。结果居然从列维纳斯开始跟爱欲一切两半来论了,只讲家但是不讲爱和性,家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如果家的宗旨只是一种亲爱和家庭教育,那无所谓有没有这个概念。如果家的宗旨是忠孝,那么忠是什么概念上的忠?孝是什么意义上的孝?推己及人是多少分量上的仁爱?社会是不是继续有等级差异,不是,“非对称性结构”?这种结构会延续到政经法吗?应该如此延续吗? 双重主体,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作为家庭成员的角色,甚至都不敢在它们相遇的领域——爱情婚姻、催婚催生、女性主义、宗法余毒、生育社会问题化、民运人士家庭的两难风波、罕见病医疗、未来养老等方向会面,通过形而上的构建克服形而下的问题,我不好说。 在精神分析来看,这里问题是情感是一种先理性的结构,很难受自己控制,更别说受形而上的控制。思想者只有一种隐秘的解释权和管理好仅仅是自己的活法,无论是教化还是礼俗,都已经是对人的僭越。

《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 作者:白辂

延迟满足、自我实现预言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没讲对,筚路蓝缕是说开创功绩,也用错了。作者写的看不出来,编辑难道看不出来吗……能让我囫囵看完是因为佛岛的设定,这不就是心理咨询,虽然咨询师预设了价值观,属于伦理问题,不过解释、澄清、面质都有,让人产生一种非心理咨询在场者想象心理咨询的感觉。想不到最后是回归自然,根据描述的篇幅来看,虫岛是F(情感)、佛岛是T(思考)、鱼岛是S(感觉),想来这种煽情过头写法也是没有N(直觉)的。虽然写了女性遭遇的故事和人生也是一种亮点,但我至今不明白cici到底错在哪里……

《爱的四十条法则》 作者:艾莉芙·沙法克 译者:刘泗翰

我可太喜欢出轨小说了,但是我对伊斯兰教没什么了解,更不了解中东,可能造成一些理解障碍。比如鲁米最终没有喝酒,惹怒了国王也没有付出什么代价,虽然都是聪明人但是不能引导阿拉丁,没有什么童婚或者主角实施暴力这种真正的灾难,艾拉与阿济兹见面没有肉体出轨。不知道是照顾到读者的信仰,还是主题太明确了,不容破坏。一直很期待金雅的异能有更多展开,金雅因为无法得到丈夫的性爱而去世,阿拉丁因为没有得到父亲和夏慕士的认可而杀人,非常般配的一对。如果不是有宗教意味,这本书透露着正宫驾到的感觉,我很喜欢的一种爽文。可能某种程度上伊斯兰教的氛围比较镇压、威吓和恐惧,或者,书里也说十三世纪战火不断,所以才造就了“爱”这种密教主题。不过对道家来说,道德的爱和偏爱是分开的,如果不越俎代庖就不会必然导致死亡,而是导致个人自主性的充盈如同梦幻,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抓住一个严肃的时机,这也是禅宗。

《儿科医生笔记》 作者:向林

有一种读推理小说的感觉,想起来我非常喜欢的《豪斯医生》。但确实没有什么故事性,情节主要靠医学推动,结尾像是截稿日期到了。

《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作者:莫娜·肖莱 译者:崔月玲

作者很聪明,利用了许多引用,而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对人名的编排之中,避免了把自己放在冲突的第一战线,由“女巫”的历史和现实铺开,以此能够更广延地讨论女性在生存、生活、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对我来说,像是公共生活当中缺失的一个场域——杂志中的女性大多是美丽、成功的女性,或者说女性的脸和身体符号。很少会有身份如此众多的女性——女巫、疗愈师、政治家、女同性恋、母亲、作家、歌手、老女人、追求或不追求美丽的女人来探讨作为女性毕生的情感和生活。就像让最佳配角奖得主做了主角一样,故事线改了又改,有时候你看到会想说——等等,这真的对吗?比如在说女性神秘主义者、女神崇拜和自然分娩的时候,好像过于理想化了,但又会想,为什么不对?这是一个配角的主角故事。生育与否的章节,作者写道:“你实现了一个梦想。这是别人的梦想,但无妨,是你让这个梦想成真了”,看着浮现出打胎很多次说胎毛都长出来却因为是女胎而打掉的故事,无比亲切,无比恐慌。 里面有很多经久不衰的例子:性犯罪者通过指控女巫的影响来敲诈性犯罪的事实,人们认为女性随着时间枯萎而男性随着时间旺盛,政府抓着避孕、堕胎与杀婴的话题不放,生育让女性不得不保持某种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的生活方式和驯服,男性并不希望获得女性(从小被教导的爱情神话)有关于亲密关系中充实和愉悦的分享,新英格兰事件中指控中老年女性行巫的首要原因是她们的“傲慢”,特别是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傲慢,(违反知情同意伦理行医的支持者)厚颜无耻地辩解道,如果照程序走、征求女病患同意的话,她们很可能会拒绝…… 最后倒向生态女权主义有所争议,不过作者始终希望保持平衡和对女性的处境富有同情心,让一些男性话语权中含糊的呓语,展现为女性生活中清晰的生活情境,并且分享不同的、提供想象的思想片段。这不是一本以什么为主题的书,而是一本为谁而写的书,它当然有自己的粗糙,但至少我毫不介意。 “既然大自然赋予了女性孕育子女的身体,所以当然还想让她们在孩子出生后继续给他们换尿布、带他们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呢,既然做母亲的待着也没事儿,那就接着擦厨房地板、洗盘子、想着再买点儿卫生纸回来,以此度过后面的25年。这就叫作‘母性本能’。对,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定,而不是——比如说——社会为了感谢她们承担了延续物种工程中最繁重的任务,去发动一切力量,补偿她们因生育而产生的各种不便;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如果你对此表示理解,那是因为你错听了自然的声音。” “总而言之,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一种女人能够在一片祥和中安于自己的处境,与内在的自我达成一致并获得社会的认可:那就是想要生一两个孩子,因做母亲的经历觉得人生圆满且没有为此付出太高代价的女人。” “当她在朋友面前数落或驳斥她的男伴时,这群朋友总会反驳她;而当她的男伴这样做时,朋友们甚至都没留意到他这么做了。” “女人——特别是本地女人——还有自然,当初都是以同样的逻辑被驯服的。”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作者: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本来想总结一下,回看序写得挺好,直接抄了。优绩产生的撕裂本质其实是:人的已知世界对未知世界的严重挤压,产生了道德缺失。不知道从什么创伤开始,可能是统计学,可能是数字政府,可能是信息化,可能是资本主义分工,人们越来越寻求确定性。但是人们不能单独寻求确定性,于是就从已知,或者创造已知,创造因果律,来达到确定性。当然我不是说社科研究,而是一种非常目标导向的现实生活,而且它们也并非全部都是坏处,不过坏处的那一部分终于到了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这种创造会导致:滞后性、虚假相关和权力集中(总有一个人在所有信息都整合不了的时候来决定什么是确定性比如Make阿美丽卡伟大复兴,其他人才能决定确定什么)。人们看似进入一个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观的时代,实际上更加唯心了——我是说更加抽象、指代、不清晰。然后大家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一环挤压一环,所有人都难辞其咎。有时候人连自己的位置都没有,后现代只有一些面目模糊的团块,更别说已知世界了,更更别说已知世界所付出的代价——不是一种贵族式的休闲的同情心,而是我脚下土地的坚实的基础——神秘、广袤、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未知世界。《老子》说过了,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没有未知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未知之所以称为未知就是因为没有,废话。但是不能没有未知的位置,未知是在场的,在你和已知在场的同时。这完成了一种道德意义,产生了可以容纳缺口而不至于颜面扫地或者当场发疯的共识,这种谦虚不能概括的前品质好就好在,它可以容纳任何可能性,这也是道德奇迹,或者说道德的效力。啊,好韩炳哲的简单小文。 这本书第五章有一个很巧妙的辩论,我写一下。英才统治相较于贵族统治看起来更加公平,我们假设每个人都能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首先,我有这样或那样的天分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我的运气;其次,我生活在奖励我碰巧拥有的才能的社会,这也只是运气好而已。我们知道成功是天分和努力的结合体,而这两者很难分得清楚,面对这种尴尬,我们夸大了努力和奋斗的道德意义。 关于公正社会的两种观念:一种可能被称为自由市场自由主义,另一种可能被称为福利制度自由主义,或平等主义自由主义。代表前者的哈耶克反对收入再分配,但哈耶克并不主张人们获得了应有的奖赏:市场结果与对优绩的回报没有任何关系,市场结果只是反映了消费者对卖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重视程度。代表后者的罗尔斯认为:不要让跑步最快的人穿上铅鞋,而应该允许他们全速奔跑。但同时也要承认,他们赢得的这些收益并不只属于他们。把天分的分配视为共同资产,并分享这种分配所带来的利益,无论其结果如何。 但现实是,市场价值依然被看成社会贡献的代表:根据标准的经济分析,完全竞争性市场支付给每个工人的是他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即可归属于该工人的产出价值。奈特抨击了市场价格是道德应得性或伦理价值的衡量标准的观点,认为产品的货币价值是需求问题,而需求又反映了消费群体的品位和购买力以及替代商品的可获得性。 罗尔斯反对把公正建立在道德应得性的基础上,这相当于为了给有道德和有成就的人相应的报酬去制定规则。而认为:对公正的考虑优先于对才能和美德的考虑,直到我们首先确定了公正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支配这些规则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的基本结构——我们才能知道谁有权得到什么。这里的意思是,公正的社会需要规定人以普遍的同一性立法,而非带有道德、能力、才华的有色眼镜挤压人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一个反例:运气平等主义哲学需要对优绩和道德应得性做出严格的判断,也就是去评判救助者是因为运气不好还是因为自己的错误,但这伤害了所有人:对那些给贴上不负责任标签的人毫无帮助,而向那些给贴上天生低人一等标签的人提供了羞辱性的帮助。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译者:任爱红

最开始这书名被我读成了《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还以为是什么励志片。描述到前面的生活以为是成长小说,感觉也就是个另类家庭,看着看着,感想就变成了:啊?这?你?不是?我隐约记得宣传的时候是个教育主题,更加扑朔迷离了。 一开始我觉得这个出场人物里没有正常人,包括作者好像都被深深影响了,后来我就格外标记:泰勒,唯一的正常人,查尔斯,唯二的正常人,这种排序,后面还有罗宾,主教,几位教授,德鲁。这个父亲几次三番把自己和子女置于生命危险,并且用谎言,虽然不是主观故意地,制造了关于政府、学校和医院的禁令,等于圈养了几个自己的小奴隶。母亲沉迷于自然疗愈那一套,在不知道是维护教义还是维护丈夫的家庭秩序里生活。肖恩一开始作业事故没有及时治疗脑子就坏掉了,后来摩托摔伤脑子之后更加坏了,所以后面变成暴力狂,也是情理之中。他们不会承认作者的基本事实,他们不会达成共识,因为承认了事实就等于承认了事实的逻辑,而他们用的是想象的逻辑——不那么确切,但是顺从情绪和体面——如果他们有的话。 与此对比的是,因为我是开着评论看的。作者去上大学,对“大屠杀”的单词不认识而提问时,教授和同学一致噤声。和评论里将作者笨拙、拒绝帮助的表现称为一种需要被修正的“错误”,这也是一种价值观上的不同情,顺从了情绪和体面,离修正事实并没有什么五十五步笑百步的区别。不过,他们家虽然很晚都没有电话,却在千年左右有电脑!虽然一家人在收垃圾,但是靠收垃圾小分队的收入可以养活9口人,虽然也确实没有什么支出…… 看这本一直想到《精英的傲慢》,这本书是两个极端中摇摆的例子,一边是保守到称妓女,容忍家暴和不信任政府的极端宗教主义者,一边是以公正的学历水平作为自己的能力而看不到运气所在的社会顶层,这种裂痕并没有显现在“运气”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上,而是真实的痛苦、情感、抉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甚至影响我们对记忆加工的信念。 这是有关于人的生存经验,要真正去面对比置之不理难得多,因为前者要求你在这之间有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可能会让你卷入到丧失尊严,丧失主动权,丧失健康,丧失优势,甚至付出生命。而答案永远是跳出的,如同唱歌,如同上学。 你始终是你所选择成为的人,但是你不必要特别让自己成为某类人,因为这是一个幻觉,你其实不是绝对的,你的选择不是必然的,成为什么的命运也不是注定的,但它们合在一起感觉很对劲,这就够了。然后想到,一张白纸还是适合高等教育……不学则已一学都是博士……对陈朵来说,她想要的不是留下的自由,也不是离开的自由,而是自己选择和想象自己有选择的自由。 不知道是写法上还是心理上,作者容易把一句自白陈述写成双重否定、隐喻、上下文线索中穿针引线的轻微过渡,感觉神经质和多容易受惊扰。说起来我对爱达荷州的了解仅仅是《我私人的爱达荷》,电影最后一幕轻微起伏的公路绵延的群山,很像一种贴近皮肤的抚摸,气质也与此类似。 写完之后我反省,这种评价是不是太息事宁人了,我在看一些虐待场面的时候有种很强烈的亡命感,非常难受。我以为这是奇迹,而作者认为这是教育,这就是我和作者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