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

“优质育儿的基本原则是适度、共情、顺应孩子的秉性——这些简单的原则并不会因为尖端的科学发现而发生改变。”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 译者:张含笑

从转行、改行、拉扯小孩一段人物线来看主角是万里挑一的狠人,来访者们也各个是高手,结尾升华又感动。但我不理解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暗示,也有的咨询不是寻求人格成长而是寻求人格不成长来的,只不过就不是书里有很现代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意思了。

《悉达多》 作者:赫尔曼·黑塞 译者:姜乙

很小一本牛皮包装,开了一半会就看完了,记得高中就早早看过,但忘记是什么感觉了,现在如果不再写下来可能也快会忘记。整本书的气质都沉入圆钝,我想象一下怎么描述,它显得相当所见即所得,不需要甚至稍加思考。确实这并非我的口味,像一块单面镜,不过真心是一块纯洁无暇的单面镜,笔下缺乏他人——真正意义上毁灭原始基调的冒险者。这让我想到荣格。虽说是一首印度的诗,而且我一点也不懂印度和佛教,但是有时候我会有此处正在追问基督教的即视感,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连最后一吻都很像。悉达多的出走是一种被斥为异端的密教的出走,觉醒西方文明的主体性自我,追求基督教调性终极理想的安慰——何以承接全人类所有的罪,还要转化为恩典。所有秘密藏在第一个问题里——“但是世界统一,所有事件的休戚相关,大小事物席卷于同一潮流中,起源于同一起源,遵循同一生成及灭亡的法律,已从您完满的宣讲中得到阐明……却存在一个断裂之处……那就是您的超世拔俗,获得解脱的法义”。全书充满令人疲惫的超脱感,协同之调性与否,真或假的协同。我再次想到荣格,以及他在宗教和大学两方面都不讨喜的立场,冒出了一个场景:重重伪装之下,两个人坐在咨询室里在那啃哧啃哧地重新发明宗教。这让我推翻此前一本小书的印象,仿佛中年秃顶一般沉思地坐在那张椅子上,感到确实不易和有千钧之重。

《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 作者:肯·威尔伯 译者:胡因梦、刘清彦

让我想到十多岁看《相约星期二》,作者说小叔患有胰腺癌在餐桌上疼痛难忍地大叫救命这种感觉。在肌肉颤抖细节般的痛苦的存在主义里程的尽头,一切美德都化为乌有,什么是或者怎样才可以毫无保留地诚实、恰如其分地工作。我自己肯定会像甲虫一样折叠起来,单细胞地苍白等死,超个人主义心理学倒先不论,生命实在是因为脆弱而美丽因为美丽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