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工作记•写在工作的第四个月

(办公室的落日,但因为我的工位背对着落地窗,需要特意回个头才能看到。)

我在今年四月底入职,到现在工作就满四个月了,真是难以想象,我还在因为工作而持续破防。如此痛苦的四个月竟然仅仅是一年的三分之一,而工作经验以年限计数,在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履历上的“n年工作经验”才是最好的backup。而且明明我已经下班了,坐在书桌前写这段话又开始静静地喘不过气……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我工作的第四个月,如果算上去年实习的五个月,那我活到现在,待在学校的时间一共是18年(妈呀),而工作的时间是九个月。怎么会才九个月?连一年工作经验都没有满,如果想要跳槽,履历甚至可能都排不上号。我在相对私人一些的情境不喜欢说“简历”,“履历”似乎是台湾那边的用语,我先这样把语言安排得陌生化一点。

在相对私人的情境里我不想骂任何具体的人或事,在我们并不拥有太多纯粹性的生活、不存在无菌乐园的生活中,想要极力排开一切嘈杂、琐碎和肮脏的事物,想要为此创造一个平静的角落的时候,对现实中的破事哪怕提及一点都是一种玷污,一种自找烦恼。我尽可能宽泛一点叙述。

对于我来说,如果说在上班之前我只是整体性地从新闻报道、网络评论、他人的道听途说和网友间的口口相传中意识到成人社会和成人群体有多么恶心(我也在思考我和这样的群体&环境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对抗?融入?旁观?还是更多更复杂的关系),在上班之后拥有了一些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则更偏向于认识到,这些不同的恶心之处在我接触过的每个领导、同事、客户身上都一一有了对应。这意味着,如果这种令人反胃和痛苦的存在出现在了现实,那么即使我换个环境,它仍然会出现在我身边,避无可避。除非我辞职(辞职也不能完全避免,但会减少大半),或者出国(同理)。出社会之后,成人社会的险恶对我来说,它不再是我意识中的一个概念,而是真切砸在我身上的一记重击。

我首先最不能忍受的是来自上级的那种在用工上不把人当人看的常态做法。行业原因,我的直属领导习惯于在一天中的任意一个时间发送工作消息(通常是下班后,但我怀疑她的时间概念里没有下班),认为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工作是合理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她向员工提出此类要求没有被拒绝过。但与此同时,如果员工提交了加班申请,她又会驳回。我七月和八月的钉钉平均工时都是每天9小时,这意味着我有较少的准时下班的天数,和更多的超出9小时的天数。前两天她聊到我们目前供应商紧缺的状况,她有一句原话是“供应商都被我们榨干了,那怎么办,再找下一个呗”。这句话让我一瞬间感到非常恐怖,就像又窥探到社会的缩影。

(实际是九小时,钉钉的打卡时长包含午休的一小时,但我其实也有好几次午休根本没有休满一小时就回工位上了。)

此外,和她的作风匹配的是全方位的恶劣环境,来自mentor、同事、客户,以及链条上的所有主体。让我不适的人群范围太大了,已经接近于扫射所有人,就会让我非常困惑,同时也非常怀疑。首先怀疑的是我自己,我会问我自己,这是我的问题吗?是我不适应吗?是因为我是新人,所以不适应职场环境,过了新手期会好一些,还是因为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天生玻璃心和职场环境合不来?又或者是,我不明白是只有我们公司这样,还是整个行业都这样,还是职场就是这样?再次或者说,只要身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资产和优越条件的普通人,只要还在这里当一个打工的,像这样的恶劣感受就会永远存在?It happens。我不明白,对上述所有问题我都不明白,我工作时间太短了,经验不足,也没有其他例子给予我参考。我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抱着这些困惑。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在于,感受为什么是最不重要的?我回想了一下我工作的这几个月,几乎没有人在乎过我的感受,包括工作感受和延申开的情绪感受。而且我确定没有人得到过这方面的关怀,也就不会对他人施予、不会把这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我直到今天,仍然会产生的一个最显著的生理特征是下意识的紧张,但凡在群里被客户艾特询问,或是被上级提出了什么意见,我都会立刻心情沉重、感到心脏垂坠、身体紧绷、手心出汗,有些时候甚至慌乱得没法思考,但大多数时候仍然勉力保持思考。而我为之产生这些生理表现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只是非常普通的工作意见或沟通。我完全防备过度,面对一点意料之外的意见就如临大敌,害怕一句话说错都会令整个局面转向于我不利的境地。这样的后果在于,我整个人变得非常紧绷。

外部环境和内在反应都给我自己上压力上强度之后,我极度害怕犯错,理智上又知道我不可能不犯错。一点小事都让我紧张和戒备,甚至包括写一封普通的邮件、申请一个会议链接、写一份会议纪要、转交一份已完成的工作给客户等等,面对这种基本上不太可能出错的事情,只要对面是职级比我更高的人、或者在相对正式的场合,我都会下意识感到压力,反复检查,更担心即使反复检查过仍然会出错,每次对“你确定哦”的问话答复“我确定”的时候都倍感压力。我开会,谨小慎微到每次会议都会录音,做会议纪要时用录音转写逐字逐句地对照,而这些事甚至并不是太大、太重要的事。

过度紧绷让我在小事上花掉太多精力,而且其实我非常明白,在高度紧绷的状态下我是做不好很多事情的,换句话说这种状态是不能一直延续下去的,松弛一些才能让我拥有比较顺畅的工作思路,或是比较好的idea输出。但目前的状态是理智上知道,生理上做不到,我完全没有办法控制那种下意识产生的紧张感。(我隐约记得之前看到一条信息说的是压力情境会损伤大脑、影响思考能力,我不敢想象我现在的大脑是不是已经是被损伤的状态了,难道我正在用一个被损伤的大脑写这篇文章)

在开始工作之前,出于就业形势差、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以及我有一些社会化转变的愿望等等,我对自己还抱有一些过高的预期。可能因为面试胜率高让我盲目自信,也可能因为在并不景气的就业市场上取得了一个headcount让我沾沾自喜(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上打工是什么很值得称道的事情吗),我一直想要在工作伦理体系中表现得非常迎合,付出各种努力,让我看起来能够适应工作对我的剥削和异化,去哪个公司面试都表现出我就是合适的候选人,这个适合那个也适合,什么都适合,甚至可能还说过我擅长沟通协调之类的屁话。直到真正工作过之后就觉得算了,我太勉强了。承认我就是一个社会化程度不足的人,一个实际上不想工作的人,对事态没有乐观的预期,如非工作/挣钱需要根本不想关心和我无关的事情,也并不乐于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一遇到新问题就紧张得身体僵硬,努力去解决问题仍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也并不擅长多线程工作(这点被我上级和mentor都cue到过,她们的意思都是你必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量、尽快适应多项目并行、多重点并排、多线程工作的常态,我听完感觉一阵绝望,想当面翻上级白眼但不敢,只是把本来注视着她的目光移到别的地方几秒钟,再移回她脸上,我称之为翻白眼慢速版),在同一个时间内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同时向我涌来我就会崩溃。我想做的只有在较长的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分心。说到这个,我都不知道我的注意力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有时候注意力涣散,有时候又能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只能暂时归结为做的事情是不是我喜欢的,it depends。

想了下还有什么其他的,职场的人际关系和意见分歧这类相对琐碎的,不说也罢了。不过还有一点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是,工作削减了我的个人时间,我做不到wlb(work-life balance)。我每天十点左右上班,七点下班,通勤单程一小时,这是不加班的正常情况。但即使如此,我也得在早上八点半起床,晚上八点后到家,吃饭洗漱略作休息,莫名其妙就十点往后了,而这对我来说已经是睡前的预备时间,我还想努力做到让睡眠时间多过工作时间。这些导致我拨不出整块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很多时候察觉到我可能想写文,想用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来看书,想看2小时的电影,但是都做不到。我七月和八月的豆瓣书影音记录是零。

另外,我现在的娱乐方式也变得非常碎片化,就像每一个沉迷于短视频但无法抽离的人一样。我的通勤时间是地铁和步行各半小时,在地铁上我一般会刷刷当天积累的社媒信息,以毛象为主,微博看两眼就关了,或者看点网文小说,有时候也看一集二十分钟的情景喜剧或者动画片,不过这些都看不了多久就下车了。所以其实我不太会特别谴责短视频,我觉得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短视频不是因,而是果;不是短视频毒害了人的思考和接受能力,而是整日操劳奔波的人们只能挤出工作和通勤之间的琐碎时间来娱乐,那么娱乐形式当然也做不到多么完整和有益,短视频只是抓住了这个需求应运而生。(但是当然我还是比较歧视制造出短视频的大厂)

起这个标题的原因是我最近在读《圣经》,只是一个下意识的联想,不重要。创世纪之后是出埃及记,莫名其妙想到我会不会把工作记写得像出埃及记,呃当然不会,因为没有时间看书,我的阅读进度缓慢,根本还没到出埃及记。

*对了,我每天打开电脑的时候,微软壁纸会给我随机播报世界各地的任意一处景色,宏伟壮丽、绳索(额)……我有时候会拍下来,被禁锢在工位的时候能有几秒钟的神游,到那些自由无限的地方去。

以一张落日的投射为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