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难点、解决方案及相关案例》阅读小记

书名:估值——难点、解决方案及相关案例(第二版) 作者:[美]达莫达兰(Damodaran,A.) 译者:李必龙 李羿 郭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ISBN:978-7-111-42339-3

  认识新老师,哦不,新老板。加上佩因曼老师,基本上需要读的都读了。然而我依然是个菜狗。

  译序中讲到了一个我完全没听过的概念,价值管理。   哦对不起我只听过财务管理,乔老板要打我了。   达老师写这本基于两个缘由:   传统的估值模型难以解释当时技术类公司(90年代末期)的天价股。   面对估值难点,分析师放弃传统估值方法,却陷入一些“误区”——使用各种新的技法和讲故事方式,为所估价格作说辞和搪塞。

  公司估值需要评估的四大参数:   ●来自公司已有投资(现有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   ●新增投资(增长型资产)所带来的价值。   ●与上述现金流量相关的风险。   ●预期公司进入成熟期的时点。

  初创公司缺乏历史数据,依赖增长型资产,评估其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非常困难。   成长型公司的难题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大,增长率能否持续,如可持续,还能持续多久。   对于成熟公司,估值的难题变成了:现有资产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公司使用的资本组合是否合理。通过公司重组提高运营效率,最终可提高公司价值。   对衰落公司来说,因资产的剥离,其收入和利润的评估更是罩上了一层云雾,若再考虑到违约的可能性,这种评估则更加棘手。

  此外:   周期性大宗商品公司的经营业绩不稳定。   “轻资产”公司的利润会因无形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而走形。 新兴市场公司及全球性公司的风险很难评估。

  估值的三大基本要素——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以及宏观经济(实际和名义)增长率,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不确定,这使得估值愈发困难。   脱离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去评估公司价值是不现实的,经济的不稳定会导致公司利润与现金流的波动。   经济和市场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不能否定供需的基本规律,不能否定公司价值的最终基础是盈利这一基本观点。

  关于“垃圾进、垃圾出”

随着数据越来越容易获得,构建更大的模型越来越可行,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就是建立更为庞大复杂的模型。这些复杂模型随之带来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了求得一个数字,需要更多的参数。当我们添加更多细节时,不确定性成倍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垃圾进,垃圾出”。另一个问题是,所建模型成为一个黑箱,分析师对箱子里所发生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于是在读完这本当日我也小行星先生也 讨论了游戏项目和游戏公司的估值问题。   难点确实是这几个层面:   项目估值,预期收益时间难以确定,我们也很难找出一个能够说服对方的贴现率。   公司估值,表内数据的处理比较随意,很难评估增长性。   达老板原话如下:

把资本性支出(如研发、培训、品牌推广等支出)当做经营资产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丧失了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增长性,还可以用来核查内部数据一致性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我们在一家公司使用的增长率,必须与我们对那家公司的再投资评估值及其资本回报率相一致。如果我们对具有大量无形资产的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和已投资本,使用传统的会计尺度衡量,那么我们得到的再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指标都是没有意义的。 实际上,这些传统的衡量方法会导致负的再投资率(因为最大金额的再投资被略掉了),虚增股权和资本回报率(因为最大的资产没有入账)。 当碰上这些数据时,分析师认为基础性的东西已经无关紧要了,至少是对这些类型的公司是如此。他们按自己的判断来确定未来的增长率,基础要么是过往的历史数据,要么是与公司管理层的谈话。人们要么是高估了繁荣期的增长率,要么是低估了衰退期的增长率。这些公司股票的涨跌历史,是这些行为结果的最好见证。

  然而试图用格老师的方法快刀斩乱麻时,我们也发现我们对这一套理论的理解似乎不那么透彻。   首先,在确定市场结构的时候就遇到了难题:   市场结构极度不稳定,且监管铸就的入行门槛是否会持续这一问题无解。   此外,产品的差异性难以解释,其对市场结构和增长性的影响也无法准确表征。   或者说,用表征这个充满工科色彩的词汇形容是不够恰当,无法估计吧。   最后小行星先生还问了一个灵魂问题,如果是估项目,你真的觉得会有人买?   不,我觉得不会。   反倒是我觉得他们并购重组的可能性更大,现在这不是有关服赔偿吗,天游也不算是横空出世。所以给项目估值的现实意义并没有给公司估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