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反对称「妇女节」为「女神节」

今年的妇女节似乎过得蛮平和,没有看到太多女权或伪女权的叫嚷,也没有刷到多少高校内恶臭条幅的新闻。不过线上商家的活动倒是早早搞了起来,带来一波消费狂潮。

我对妇女节的感觉除了女性职工聊胜于无的半天假外,就是「妇女节」一词的退位。人们不愿提及「妇女节」,而是以「女神节」、「女王节」来代替。虽然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女性观,这里还是照例提一下自己的反对态度。

我倒不是对「妇女节」这个词有糟糠之妻被驱逐出门的同情感。日常词汇随时代进化,有些词会被创造出来,有些词会消失,完全不必感到惋惜。但女性讨厌被称作「妇女」,希望被叫做「女神」却有一点不一样的味道。在多数人印象里,「妇女」一词透露着年龄增长,青春不再的含义。而脱离年轻,也就意味着身材不再婀娜,容貌不再姣好,失去了外观上吸引男性的资本。所以,过度恐惧衰老,对维持青春美貌太执着,实际上意味着对男权社会的臣服与拥护。如果是在一个进步平等的社会里,大部分人会更多在意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自视为供人赏玩的摆设或发泄欲望的器物,年龄增长只是一个正常的自然过程,不会带来贬值。

我并非把一个无关痛痒的说法拿来小题大作,因为男性物化女性、女性物化自身不是一个小问题,只不过少有人有这种觉悟而已。如果我们放任整个社会对所谓「女神」的追捧,视女性过分的外观焦虑为正常现象,那么,当一个女性失去了外观优势,不再被称为「神」的时候, 她是否连女性都不配做,「妇女节」都不配过了呢?本来国际妇女节就是起源于历史进步过程中有觉悟的女性争取自身利益的活动,到了今天,它决不该只会成为清空购物车的消费狂欢。自称「妇女」既不是一件羞愧的事,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它只是一个中性词。

在先前的文章里我表达过,日常生活中带有性别的言语几乎都带有性别歧视意味,并且矫正性别不平等现象是一个自然推进的过程,不会因为谁提倡了什么就会更快些。但我还是想在这里提一下,如果有人因为性别对女性的成就表示出惊讶及赞扬,应当被视为冒犯,当事女性应该表达出不满;如果有人因为性别对女性的错误表示出宽容和理解,那是更大的冒犯,同样该被批评。这时候你就可以说,「有那么多女性成就比你高,能力比你强,你怎么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