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ttono

#为自己写作 ##在乎的和不在乎的

感觉今年是有一些在“张牙舞爪地活下去”的时刻。 一直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样子,在意自己未来的样子。不是具体层面的在意,更多像是一种悬置的观察。 但到了最近,由于大幅度在现实当中碰撞,变得有些不在意了。 什么是重要的?过去一直在问关于“应该”的问题。什么应该是重要的?觉得什么重要是好的?我总是轻易地觉得,很多事对我来说不重要,因为父母或其他的权威觉得它们不重要、不值得。我听不到自己内心的愿望,既然你们说不重要,那好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后来有了一些改变,主要的问法变成了: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此刻这个有点重要,下一刻又有了变化。这样的想法说出来,总是被父母否定,觉得我是贪得无厌,什么都想要,满足了一个条件,又转向下一个。 可我只是不确定。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难以接受这个问题有如此不确定的答案。 又或者,他们不接受的是,我和他们的答案,如此地不一样。 所以我没办法肯定地说出来,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我只知道,当我觉得相对重要的事情被满足的时候,我的内心会更安稳,我会明显感受到平静和放松,也许我仍然在发愁,但我不太焦虑,不觉得在环境当中受折磨。 如果以这样的标准去倒推,我感觉重要的,是在事情本身当中生活,是与爱人、朋友和小狗在一起,是能够切实地知道自己忙了半天在忙什么,也就是,在做的事情、相处的人本身对我来说,就有意义。这个意义不是被赋予的任何抽象的符号,不是任何外部的、象征的东西,而是我确实在这件事当中、我确实在这段关系当中。 我也不确定,这样描述是否能让人明白。我自己过几天再看这段话,是否明白。但先这样写吧。我很高兴可以一口气写下这么多的不确定,关于这一点,我倒是确定的。

我大概是个糟糕的写作者。 甚至感觉都贴不上这个标签。 其实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关键是要写,以及抓住一个线头,继续写。 还是得在墙外写,不想为了一个事情能不能说而发愁。 那么不发愁的话,从哪里开始呢? 一次要说清楚一件事。算是区别于意识流和流水账的最基本的练习了吧。

终于找回了密码!!!

因为车祸+堵车+迟到+饿肚子+没睡醒而感到糟糕。 上班只有两个好处:低风险赚钱+提供稳定感 如果不围绕“准时”这种抽象体验来生活,人生会怎样?准时和ddl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还没想明白。

“说没就没”的感觉,至少前两年是体会过了,于是也真的不敢丢工作。可是身心俱疲,也不是假的。 其实我挺喜欢自己的工作,不讨厌甚至偶尔喜欢的工作内容,难得友好的氛围,还能练习新技能和新的做事方式。 也感觉自己具备了原创的基础能力和方向,但就是迟迟无法动手。倒不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只是从模模糊糊的想法到实际有产出,还有些距离。 但即使是自己做事情,难道就不需要以时间来框定日程了么? 活着太难了……

在地铁上第二次遇到那对母女。 女儿看上去比我稍稍年长几岁,母亲也比我母亲年长些。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她们的容貌、姿势、口音都非常本地人。 尤其是本地人当中“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那一类的典范。 第一次见到她们的时候,两个人从不同站上了不同的车厢,在地铁上找彼此,女儿大声斥责母亲怎么说好了在某处碰面又变卦,害她一通好找,总有一天自己要被她气死;母亲也热热闹闹地回应,你这个当闺女的怎么这么说话,辩解自己上车位置没问题还找到了座位。 虽然语气急切,但她们谁都没有真的在发脾气。 这大概也是让我对她们感到亲切又好奇的原因。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显是母女的两个人会同时在早高峰搭地铁,竟然同时间上班还顺路么? 不过看她们的穿着打扮,更像是要出去玩的。女儿在手机里看到什么,拿过去给母亲看。 真好啊,和母亲一起出去玩,气氛还可以自然、放松、愉快。是那种即使大声吵起来也吵得很亲密的关系。 岁月静好得让人信服。

这样的家庭,两代人都不会孤独吧。 我姑且这样猜测和羡慕了。

好的家庭关系,要素是什么呢? 偏爱比金钱更重要。 我只是与他们的偏爱无缘,而已。

最近听说了太多事,一派和气之下,搞不好全员恶人。 虽然并不会因此受伤,但难免情绪起伏。 权力会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一个人?信息的选择性传递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本能远离这潭浑水的我没有答案。

另外一些事情,曾经以为,也许不了解就可以假装不知道,可以不去面对。 在华丽而辉煌的幻象背后的,难以清白的阴影。 但说到底都是要面对的。一直投射美好的期许,是行不通的。

想到这件事是因为,再一次关注到移动互联网对周围人生活方式巨大的改变。 从每个人手上播放着短视频的手机,到地铁里的屏幕滚动播放着官方宣传,再到电梯里恨不得每个厢面再多一块屏的吵闹广告…… 太嘈杂了。 我无法屏蔽这种嘈杂,但大概我可以让自己的生活里少一些嘈杂。

读纸质书变得困难。一次只做一件事变得困难。发呆和无聊变得困难。大脑休息变得困难。安静变得困难。

但在无聊、发呆、安静的时候,感觉是最舒适的。

梦再深刻,醒来之后也会快速淡忘。本来为了记住想抓住些什么情节,转念一想,不如让它自然流动,忘机就忘记了,留下就留下了。 有种被平行世界入侵现实生活的心累。 现实生活好啊,经过一次次的取舍和选择之后,变得简单而舒展,是现在,有因果,有未来。 平行世界是我的贪婪妄想,伸手与凝望、心中暗喜与摇摇欲坠,全是求不得。 是不属于这一命运的得偿所愿。

终于获得邀请名额创建了一个writee账号。 有点复古,有点玄妙。

还没特别想好,这里是用于自我书写,还是做成相对正式的博客。 感觉这两样东西都在我的生活里缺席一段时间了。 不用着急做什么决定吧。

最近在看Hunter X Hunter,蚂蚁篇,看到最后有种看言情小说等主角团聚的心情。 蚁王这条线整体是很典型的悲剧。他从婴儿式无道德的纯粹残暴快速成长到成年人的自我意识、道德水平甚至关系能力,一路上升发展,结局还是因为种族身份被“人类不断进化的恶意”送走。 先是从丑恶变化到美好,继而在意义确认与实现的圆满盛宴中迎来毁灭。 昙花一现。 真的是很让人难过的事。 不过最终在小麦的陪伴中死而无憾,也算是作者的仁慈了。 况且,许多生命突然被夺走的人,故事中的路人也好,现实中的人也好,都没有夙愿得偿的选项。 他们只是在背景板里出现,然后突然地死去。 美好被摧毁而构成引人落泪的悲剧,甚至也要有角色的强大作为前提;普通的生命,作为食物的物种,美好或丑恶都太微弱,而难以被看见。 可能最源头的bug,就是嵌合蚁吃了人类,后代开始与人类使用同一种语言吧…… 语言相通即是悲剧的开始。

总之这个故事看完心情很复杂。 祝福作者身体健康,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