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我的故事

在诸多具体的任务和琐事面前,人总是很容易忘掉最开始进入某个领域的初心。在压力非常大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 “为什么曾经我那么热爱的事情,如今成为了我最想逃避的事情?”

在Laura Blattner的15 Rules to Help You Make It through Grad School中,一条建议叫做“re-write your story”。原义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突破过去的自己。

有时,我们不断书写自己的故事,提醒自己去寻找过去的自己。We pauce and write our stories again to look for the original inspiration。当我陈述自己对research的恐惧时,一个问题向我投来: 最开始是什么使你进入了这个领域?

来路都还历历在目。

大一新生跟大四学姐聊天,才知道中文系还有“汉语言”这么一个专业,才知道“语言学”这样一门学科。跟专长方言学的老师聊了之后,才知道作为闽东方言母语者的自己是点了“天赋”的潜在语言研究者。怀着对自己母语方言的热情进入了这个学科,一边学习各种理论和调查方法,一边应用到自己的母语方言中。

海外交换,了解了另一种研究范式,更见识了西方的高等教育——更强的师生互动、更深入的学习、更系统的学术培养。也是在北大西洋畔,第一次听到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语言学博士。由此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又特别酷的事情,好想去试一试呀!2015年的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问——“五年后的我,还会在做这件事吗?”

2020年的我回答道:“是啊,你还在做,还满怀热情地在做。” 读到这里,想必你也猜到——在那个信息差还比较大的年代,跟好朋友跨学科互相支持,全程DIY申请,领到了一个美国语言学博士项目的入场券。申请时为了保险,也投了好几个综排很高的学校的语言学硕士项目——并且也拿到了录取。“世界前十”和“世界前四百”的综排之间的取舍,竟成为研究生前两年的心魔。每当我向非本专业的人提起自己的学校时,对方脸上的茫然,总是让我暗道——“如果当初我选的是某牛校,也许你不会是这样的表情。”

心魔的破除是2019年的LSA暑校。众项目的研究生们济济一堂,大家一起坐下聊一聊,才知道自己其实已收获扎实的基本功和师长无微不至的关怀。粗略的比较让我浮于表面,而深入的交流最终让我明白自己的位置。

2021年,跟新来的朋友们聊过申请,才越发感慨当年的自己凭着一腔孤勇,幸运地 踏入适合自己的项目,遇到能启发我的老师们。同样的研究问题,若不是来了此地, 也许我无法克服那么多的困难和未知,取得如今的成果——此间的艰辛往复,又是值得另开一帖的故事了。

来了美国之后,所局限的不再是一时一地某个语言里的静态现象,而是语言如何以一个系统运行在人类的大脑之中——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实证方法探索这个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系统。在进一步观察说话人的行为后,深刻地了解到“说”和“听”短短的一来一往之间,有多少复杂的步骤需要被精妙地部署, 以及“失之毫厘”如何“谬以千里”。语音学家的时间维度,从此以毫秒为单位——惊鸿一瞥的瞬间,已足以很多事件渐次发生。

如今,从“方言”出发的我,经历了“音变”的旅程后,走上了对“老龄化”的关注——当人老去,他们还能跟年轻人一样说话和听别人说话吗?看着自己的研究越来越与实际的言语使用者发生关系,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

每当我有机会跟他人说起自己的故事,就仿佛有了一个机会再说一次我的故事。每一次的叙说,都让我反复确认,我正为我所着迷的问题而努力奋斗着。

这是我此刻的故事。2025年再来看,我还会在做这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