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Between 观后感 —— 身份和情感的共鸣

很幸运地跟Yun Theatre同城,可以就近观看到短剧集《In Between》。出于对导演Christie Zhao的信任,以及受“immigration”的概念吸引,选择了再次走进剧院。一开始,我期待的是身份上的共鸣——遇到一个由海外华人制作的、讲述移民故事的剧集。没想到,最后是情感深深打动了我。在剧院中哭湿了袖子。每一行台词中,都有我未能对亲人说出的话。舞台上的悲喜,牵动着我,带我去回顾自己的人生,带我去理解他人的境遇。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我的体验都更丰富了。

除了内容之外,戏的制作也非常用心。无论是舞台、声音、配乐、灯光、视觉,还是转场,都在不繁复的前提下,用了心。没有炫技,都是满满的真诚。想到这出戏中有很多幕后人员可能都是用业余时间来参与制作,不免更加佩服。

小记一些第一次看完七出小戏的个人感受。下面有剧透!

Baby Bird Flies

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对话。有意思的是,真正在故土生活过的奶奶对故土并无眷恋,反而是在美国长大的孙子认为自己可以回到中国找到真正的身份认同。让我反复想起来的是ABC孙子的天真和单纯——一种平滑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无忧无虑。孙子卫衣上写的”I'm kenough”也是非常灵的一个细节。写到这里,不禁想,如果奶奶和孙子的性别更换,换成爷爷和孙女,这个故事是否还会那么顺理成章?

美中不足的是,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结尾有一种轻飘之感。但比较妙的是,转场处理得很好。第一出戏和第二出戏的演员在舞台上打照面,打消了一些第一出戏结尾的突兀。

Saudade

因为看这出戏才学会了这个词。“因失去某人而产生的怀旧或极度忧郁的渴望”。这其实是人类共享的体验。但这个故事带着我去了解了一个新的概念”crimmigration” ,也把我的目光引向了一个并不主流的移民群体——柬埔寨移民。

因为十年前犯过的并不大的罪,一个家庭要分崩离析。移民夫妇所求不多,只是晚餐前后在客厅里一点点日常又缱绻的絮语。但这一点点要求, 也是无法被满足的。

整出戏里最打动我的是转场时人物的木然,以及黑衣场务人员的肢体间所刻意表现出的冷酷。尽管转场没有任何台词,命运齿轮推动时人的弱小和无奈,全都在动静之间了。尽管我已经算是移民群体中非常privileged的一员,这种被规则和时间不断推着走的痛苦,也是我焦虑的一大来源。

这出戏也让我看到了移民群体的多样性。在tech的泡泡里蹲太久,很容易对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解。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日常,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幸运。也提醒我多check my privilege。

Chalk

这出戏的形式是最有意思的。两个演员交错着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视角叙事,看似跳跃和混乱,实际上故事完整的面貌渐渐浮出水面。一开始我以为演员们想表达的是fear,看到最后我才意识到她们想说的是trauma。

故事是用粉笔写下来的,所以一擦就没。但她们会不断地说,不断地提醒世人,曾有过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佩服说故事的人的勇气,因为她们在记述历史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去面对自己的伤口。

希望她们的讲述不会被辜负。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发更多人去推动政策和立法的改变。

Itch 痒

看到这里,我意识到七出小戏的起伏也是安排过的。从开篇到Chalk,缓缓地滑入情绪谷底,到了《痒》这里,被欢笑轻轻地托起来。

骡子夹在驴群和马群中求生存。阴差阳错,驴群和马群都暴毙。最后,骡子又让新来的小驴和小马忘掉自己的身份,一起做骡子。这是一处权力的故事。谁掌握权力,谁就能定义身份。驴群和马群的暴毙,多了一处寓言色彩——诸恶莫作,不知道哪天恶就报应到自己身上了。

事后回顾时,我不禁想起故事中的人类农场主。驴群和马群的骄横固然可恨,其中又有多少是人类的纵容呢?骡子不如驴和马值钱,于是农场主在驴和马死光后也只想用骡子换点钱。新的小驴小马来了,便又让骡子来训。

倘使故事继续,驴和马又壮大成群,骡子还有倚老卖老的空间吗?一个没有那么容易fit in任何群体的个体,会有任何机会掌握权力吗?

喜欢服装设计的细节。驴、骡子和马穿的都是带厚底的皮靴,跺脚时鞋子踏在地板上,真的有蹄子奔驰的节奏感!

Afterlife

“来生像一个国际机场,我在这里等我想见的人。” 多么奇妙的想象呀!海报设计师做介绍时说,“这是两个人的故事。” 我的第一反应是两个恋人的故事,见到女孩出场时,也是这样想的。

直到故事中的另一个角色出场。她还没开口,我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因为我的生命中,也有过这样一个人。我记得她皱纹的纹路,记得她别在耳后的黑银交杂的头发,记得她指间缠着红线的金戒指。

20年过去了,我已经从东南沿海,去了上海,穿过了美国中部,又来了美国西海岸的城市。我走过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机场,却从未想过自己可以遇见她——生死两茫茫,我如何敢想?如果遇见她,我会说什么?

也许是像剧中的女孩一样,对着她流泪,告诉她,我很想她?也许会告诉她,我学会了做她的拿手好菜醉排骨?也许会告诉她,她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们的母语方言,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揣在身上,直到长大,这份礼物(gift)指引着我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和故事中的女性一样,都不再有故土了。故乡是一个回不去的幻象。儿时奶奶拉着我走过一遍又一遍的小路,早已被推平,变成了拔地起的高楼。当年房前屋后的龙眼树,也早都被贱卖。

但关于奶奶和故乡的回忆,又一直跟着我。每个重要的人生节点,我都会向西祈祷,希望她可以给我勇气。在异乡遇到一个与我有缘的猫猫,我投过她的双眼,看到了奶奶——当年,我们也曾一起养过一只母猫。

这出戏里的每句台词,都是我对奶奶的思念,都是我对故土分崩离析的怅惘。我没有办法客观地看这出戏。它唤醒了我最深最深的情感回忆。对我而言,它不只是感人——它就是我的故事。

在当下这个特别艰难的时刻看到这出戏,我既触动,又感到宽慰。触动的是,原来远在20年前的记忆到现在还会这么令我伤怀。我对她的思念埋得很深,几乎在我日常生活中已见不到痕迹。但对她的思念又是那么重,只要提到她,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宽慰的是,发现她一直陪伴着我。我继承了她的礼物,发展成了值得骄傲的学问和事业,也继承了她的勇敢和坚韧,成为了像她一样强大又温柔的人。

很感谢写下这个故事的Rebecca Chan。

Buddha Hall 佛堂

这是入场前我最感兴趣的故事,好奇“佛”如何跟移民主题关联。看完后,我意识到,这其实是关于“自我”的故事。海报设计师说,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但故事开始后,我却看到了两个人,迷惑极了。

直到,两个声线重叠起来,一切才明了——原来,长大后的“我”和小时候的“我”,在佛堂的废墟里相遇了。比起对自由的追寻,这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主人公跟自我的关系。

小时候的“我”交不到朋友,便向佛倾诉。远游归来的“我”找不见佛像,但小时候的“我”却坐上了佛的位置,说:你可以跟我交朋友。原来,我们所终日寻找的力量,最终还是落在自我身上。

这个故事也给了我特别大的鼓励。在面对坍塌的世界时,我确实感受到,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于自己。戏中在海上挣扎的“我”,被戴面具的人裹挟住的“我”,让我联想到了被情绪困住而倍感绝望的自己。经历过起伏的阶段之后,再看这一幕,感触良多。

巧的是,不久前远方的朋友寄来了一串风铃。我把它挂在水月观音的小像下。不知不觉间,我原来也在自己的客厅里立起了一个佛堂。

唯一有点出戏的细节——背景中的佛堂是金光灿灿的弥勒佛,配上金碧辉煌的内饰。按照故事“禅”的调性,似乎木佛像配上清幽的寺院更贴切。

The 18th Quinquennial Endlings Picnic

感谢剧社的排片,在最后安排的是一出欢乐又富有隐喻的戏,给观剧的时光一个轻松的结局。

虽然是濒危动物们的野餐,但我其实看到了政治运动中的各色人等。豹子女士是激进派;有蓝领子的大甲虫是温和派;羚羊只想聊点开心的东西,不想面对沉重的现实;蛙是一个悲观者,不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情来改变悲惨现实……

格外喜欢这出戏的环保主题。虽然隐喻的是人的故事,却走出了人类中心的视角。把濒危动物跟“少数派(minority)”联系在一起,实在是非常妙了!

特别厉害的是,似乎每个演员都出演了多出戏。导演更是一个人同时导了七出戏。能在一个时间窗口里同时执行七个不同的主题,而且完成度都很高,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观戏的过程中, 我脑子里不断响起的赞叹就是——“都是心血哇!”

之后也会继续支持Yun Theatre。她们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