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展碎碎念

深圳美术馆四楼的齐白石展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原作视听化改编的天花板。 从入口进去,前后都是从地面伸展至天花板的弯曲屏幕,在带有宣纸纹理的灰白底色上,齐老笔下的一花一草活动起来,从春天的玉兰和紫藤,到盛夏的荷花,深秋的芦苇(?),最后变成寒冬的红梅。音乐的起承转合跟画面的律动配合得恰到好处。画面又时而换作蛐蛐争斗,或在草间蹦跳,小鸡嬉戏追逐,或是鱼虾在水里游弋。整个视听的过程有故事,有意境,单独拎出来就是一场盛宴。 站在屏幕前,就在想,这样的改编,过去以后再加上真迹,那真是一次绝美的体验。然后穿过走道,便实实在在享受了一次大师的画作洗礼,于是便心境圆满。 老爷子真是个幽默的人,每幅画上的题字仿佛都是他释放童心的时刻。从“此虾乃余老眼写生,当不卖钱”到调侃临摹他的虾却画不出神韵的人“心中无虾”,从画个算盘再用大篇幅说明他为啥《发财图》不画财神不画印玺衣冠而选择画一个算盘,到调笑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他的画离了这样的题字,也是技巧娴熟构图精巧的国画臻品,但有了题字,这个人的个性便出来了。那一点老顽童般的调皮劲儿使得整幅画都鲜活起来,也似乎与那种视听电影的改编更为相得益彰。 《群雏图》的题字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画过八千绢,方不似鸡子,不似之似乃真是。 真真令人敬仰。 出来展厅,看见了胡适的《齐白石年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胡适日常写字原来是这种圆滚滚的潦草风格,看了简直心里要生起“我也可以”的自信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