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有多久

[加]理查德·贝利沃 丹尼斯·金格拉斯

RMT861.jpg

作者:[加]理查德·贝利沃 [加]丹尼斯·金格拉斯 原作名:La mort: Mieux la comprendre et moins la craindre pour mieux célébrer la vie ISBN:978710805002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1 阅读时间:2021.4.27~6.24 编号:356

这是一本以“死亡”为题的科普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从“死亡的生理学、哲学定义”讲到“造成死亡的各种自然的、非自然因素”,全面而清晰。我看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生物课堂,重新认识了人体(以及也像是上了多堂的物理和化学课)。

尽管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导致其生命终结的环境条件也大相径庭,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本身仍然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现象:不管死因是疾病是感染,是创伤还是毒质,从根本上导致死亡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即人体器官的维持生命功能由于缺乏供氧而导致的生理性中止。(P13)


但在多数为世俗管理的社会中,尽管这个问题时常会引发激烈的争论,但大多数人认为生命不应该表现为仅能依赖人工手段维持基本生理活动的状态。 死亡并不仅仅是肉体的范畴,而首先是“人格”的死亡,是以在世间一切生物中独一无二的大脑机能所界定的、是人能够进行思考、能够与同类进行交互并表达情感的特质。从这个原则出发,那么如果说我们的生命与其他动物类相比是区别对待的,我们的死亡也应如此区别对待,即使心肺和所有其他器官对于生命的存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脑的生死才应该是区分人类生和死的界限,因而这种“脑死亡”就必须同时在医学和法律维度上给予严格的界定。(P15)

个人认为比较适合有高中及以上生物基础的读者阅读,体验会更加深刻。

全书里,“一天死去一点”的概念令我最是触动。我们知道有“向死而生”,但是当有人用清晰的语句告诉你,用科学的理论去阐明,人出生之后每一天都是向着死亡行进的,人体是怎么逐步走向衰亡的,这种震动是很不一样的。

人的一生中,不断发生的一长串这种“小死亡”总会或早或晚达到一个无法挽回的临界点,结果就是重要器官的功能丧失越来越严重,直到最终生命体的死亡。归根结底,如果说我们有一天会死去,那其实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死去一点点。(P55)

生命产生的极度偶然性以及维持生存所需的繁复而脆弱的过程,使得每一个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也是一个奇迹。而遗憾的是,尽管“求生”的意志刻在所有生命的基因上,但是人类这个物种却是最会“作死”的。

如果是对“死亡”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非常推荐看这一本书,写作功底扎实,也并不枯燥,很多时候甚至会被其中的描述震撼到(或者感动到)。

摘录一些(最好还是自己看原文啦):

人类是生物界中唯一一个不会停留于满足生存和种族延续等基本功能性需求的物种,这种纯粹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其衍生出的追求成功和进步的价值观)使得“死亡”这个无可避免的字眼显得格外地难以接受。 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习惯于过度消费,对成功的定义更多地局限在对物质和权力的占有,而越来越忽视反思生命的脆弱,死亡也就被看作人生中终极的悲剧事件,普遍地被简单粗暴地忽视、逃避甚至否认。

第2页


尽管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布满了对于种族演进贡献突出的里程碑(如工具的发明、火的控制、语言的创造等),但说到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智人)诞生的最有力线索,公认的标志是原始葬仪的出现。从这些距今足足十万年的穴居人的墓葬里明显体现出的仪式中,我们除了可以见证死亡引发的焦虑之外,同时也发现了人类试图对于死亡的意义进行解读的最初迹象。

第7页


尽管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导致其生命终结的环境条件也大相径庭,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本身仍然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现象:不管死因是疾病是感染,是创伤还是毒质,从根本上导致死亡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即人体器官的维持生命功能由于缺乏供氧而导致的生理性中止。

第13页


但在多数为世俗管理的社会中,尽管这个问题时常会引发激烈的争论,但大多数人认为生命不应该表现为仅能依赖人工手段维持基本生理活动的状态。 死亡并不仅仅是肉体的范畴,而首先是“人格”的死亡,是以在世间一切生物中独一无二的大脑机能所界定的、是人能够进行思考、能够与同类进行交互并表达情感的特质。从这个原则出发,那么如果说我们的生命与其他动物类相比是区别对待的,我们的死亡也应如此区别对待,即使心肺和所有其他器官对于生命的存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脑的生死才应该是区分人类生和死的界限,因而这种“脑死亡”就必须同时在医学和法律维度上给予严格的界定。

第15页


尽管脑的重量只占人体的2%,但却消耗着我们20%的能量(主要是以糖的形式储存的能量),其中的80%就完全是用来维持电势差。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虑到一个足够分量的大脑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付出这些成本还是很必要的。

第19页


在我们遭受情感上的创伤时,很多造成肉体痛感知觉的作用机制也会参与进来,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强烈的感情痛楚也会在肉体上感受到,就好像听到一个噩耗时,身体也被直接打击了。 在经历一次特别艰难的情感体验时,大脑中有一块名为“前扣带皮层”的区域将增强一条支配胸腹部的神经(迷走神经)的活性,对这条神经的过度刺激就会引发恶心和胸腹部不适。这样我们就真的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碎”或“胸中翻江倒海”的感觉了。

第24页


由于神经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借助了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为代表的医用影像技术,我们认识到意识清醒的状态主要取决于脑皮层的两个区域:颞顶叶和前额叶外皮,以及负责过滤直觉信号并向皮层传递的实际中转站:丘脑。

第25页


人类种群是父辈的基因遗传(先天)和该基因在具体生活方式下发生所有修正的总和(后天)奇妙地互相作用的结果。

第34页


我们所谓的“死亡”,就是指决定我们个体独一属性的脑功能已不可恢复地丧失的状态,不管这种状态是导致了心脏停跳还是由心脏停止供血而导致的。死亡,其实说的就是这作为我们个体独特性代表的“脑中灵魂”的死亡。

第36页


生命的历史基本上就是筛选出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有效系统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完全是因为这套促使生物得以进化的试验已经经过了数百万年的优化。每一个帮助我们成功通过环境测试的实验步骤都被精心地保存在DNA的记忆编码中,使之成为我们物种遗传的载体。

第41页


这种生命体的大分化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在占地球生命历史的六分之五的30亿年间,单细胞有机物是地球生命的唯一形态。 如果我们把地球生命存在历史的40亿年时间浓缩在一年365天的时段中,那么由1月1日开始,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的唯一居民,这种状态直延续至11月6日第一批无脊椎“动物”出现,再后来到了11月20日,原始植物形态加入其中,11月24日鱼类出现,11月29日昆虫出现,直到12月25日初级哺乳动物才诞生。那么说到我们原始人类,他们出现于12月31日,新年钟声前30分钟而已。

第42页


如果第一个原始细胞不是去培育生殖繁衍的能力,而是将全部的能量都投入到对抗因时间蚀耗而导致的损耗上,以期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我们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出现在世界上。正是因为可以死亡,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出现,并得以在今时今日依然怒放。尽管这听上去吊诡异常,但事实就是如此。

第44页


同样的,细胞功能的维护也是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混乱局面,而这种持续的努力最终也只会导致细胞走上绝路。 生命是一种个体与外部环境间非平衡的状态,是与万物趋向平衡的自然倾向逆势而行的状态。根据热力学定律,死亡代表着对这种自然界平衡的回归,因而是不可避免的。

第43页


植物的叶绿体的作用是将阳光的电磁能量转化为化学能量。这种将一种形式存在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命的起因。

第47页


绝大多数的多细胞生物(除了例如海绵、珊瑚之类的一些物种以外)都是属于三胚层生物,也就是说精子使卵子受孕之后,胚胎分成了三个独立的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然后在动物体内形成一系列专门化的细胞。

第50页 ·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经常是蔚为奇观的事情,但进化过程一般很少要求机体建造一个全新的结构,反而更多的是被动地对可支配要素进行重组,以面对环境带来的挑战。例如,尽管人的前臂、一只蝙蝠的翅膀、一头海豹的胸鳍和一匹马的蹄子看上去完全不同,但所有这些肢体都拥有对等的同源结构,这些自共同祖先遗传给我们的骨骼其实只是定位排序有所不同,以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

第52页


如果线粒体监测到了细胞的正常运行发生了变异,它就会在细胞中释放通常参与ATP合成的一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在非正常的场所出现将会被立即察觉并被认定是启动细胞牺牲程序的信号,这种用来激活半胱天冬酶并开始细胞处决倒计时的警示信号可以通过在细胞表面出现的芽状物清晰地观测到。线粒体,这种生命能量之源,在细胞的凋亡中同样也是关键因素。

……

同样的道理,人类手指和脚趾的分叉也是得益于精确定位发生的细胞凋亡将指间蹼细胞破坏的功能。

第53页


人的一生中,不断发生的一长串这种“小死亡”总会或早或晚达到一个无法挽回的临界点,结果就是重要器官的功能丧失越来越严重,直到最终生命体的死亡。归根结底,如果说我们有一天会死去,那其实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死去一点点。

第55页


最简单地说,由活着走向死亡的过程,基本上可以视作一个能量丧失的过程,那这个过程就有可能通过“吸收”逝者的能量来克服。事实上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种葬仪就是吃掉逝者的尸体,在那个至今已有十多万年的遗迹中发现的被拆分的躯体以及被敲碎的骨骼揭示了其族内的食人风俗。不管听上去有多恐怖,但即使到了今时今日,这样的食人仪式仍可以在世界很多的地区被发现。这有可能是一种原始本能的表现,因为在其他的灵长目动物种群中,尽管罕见,但仍发现有类似的行为存在。

第59页


对于身后来世的展望,也决定着人们如何看待宗教所施加的道德规法;对于死后所遭惩罚或不能前往永生的恐惧,有力地激励着人们去遵守这些规则。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地狱的概念总是在宗教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不论是但丁在《神曲》中所探穷的九环地狱,还是穆斯林的火焚界,乃至佛教中的十八层地狱说,这些地狱世界都是通过残忍地折磨(普遍是通过火的形式)那些在尘世中犯下罪恶或重大过失的灵魂来发挥作用的。“受狱火煎熬”这种可怖前景有助于阻止某些离经叛道的行为,从而维持社会秩序。宗教在历史中的重要性表明了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于与死亡相关的生理过程的无知。这种恐惧和无知在宗教自身的创立以及人们看待死亡的方式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第67页


河豚毒素并不是河豚自身产生的物质,而是由附着在其主要食用的植物体上的一种细菌制造出来的。由于其自身钠离子通道结构的变异,河豚自身对于这种毒素完全免疫,这种物质在其肝脏和生殖器官大量积累,也不会对其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于河豚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利的生物界共生现象,大量毒素的积累使其具有剧毒,对其天敌来说变得完全不可食用。

第74页


人们拥有更长的寿命,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活得更加健康。事实上正好相反,随着寿命的延长,很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几率也同等幅度地增长,从而抵消掉了长寿可能带来的好处。在这种条件下,达到高寿并不真正意味着任何形式的优越性,特别是在脆弱的健康状态令人失去独立生活能力,并带来无数身心煎熬困扰的时候。衰老就好像是一种考验,是指向生命终结的残忍过程,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承受着,等待着死亡所带来的解脱。

没有人会希望这样地死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所引发的焦虑大半并不是来自于生命的终结,更多的是对于临死之前所要忍受的生命质量剧烈下降的心态纠结。

第76页


健康地老去,就是说尽可能地延迟疾病的发生,以使疾病所造成的生命质量下降状况尽可能地被限制在一段较短的时期里。 换句话说,那些百岁老人为我们清晰地验证了:干脆而历时短暂的死亡往往是一个健康的人生的最终总结。

第80页


衰老可以看作是细胞级乃至分子级的损伤在一生的时间中逐渐累积而引发的结果,会导致生物化学系统日趋脆弱,直至运行不良,最终导致死亡。

第81页


癌来源于单克隆增殖过程——只要一个细胞积累了足够的基因异变,就可以获得这种攻击性并拥有超长寿命。这种变异过程对于其所构成的器官机体可以说是一场叛乱:运行如人体这般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的复杂的机体,需要所有的细胞绝对忠诚地共同维持平衡发展,每一个细胞必须无条件地忠实于其程序编码给它安排的角色。这种去异化或是专业性丧失,标志着最终癌症的形成;这些细胞撕毁与身体其他细胞的君子协定,彻底脱胎换骨,不再专注于其所负责的专业工序。功能学角度上表现异常的细胞,在形态和细胞构造上也会有显著的异常表现,而这种特异性为病理学家对癌症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97页


我们身体强悍的适应能力,使得我们经常能成功地在癌细胞存在的同时仍然维持那些关键维生功能。正是这个原因,癌症才可能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中潜伏演进很多年,并不引发任何特殊的症状。比如一个脑肿瘤或是肾肿瘤,可以发展到一个触目惊心的规模,才影响到这些器官的主要功能。然而,当癌症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癌肿块的体积变得过大以至于无法继续掩藏,该病症的初步物理症状(扪及肿块、出血)和代谢症状(食欲不振、消瘦)就开始得以显现出来。

有一些迅猛发展的癌症(如脑癌、肾癌、肝癌、卵巢癌或是胰腺癌)根本不给患者留下什么抗争的机会,因为在有首个临床症状显现的那刻,癌肿块已经生长到一个非常晚期的阶段了。

第99页


目前只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允许在罹患不治之症的病患中启动安乐死,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必须经过严格监管的法定流程才能施行。若现实中有病人提出实施安乐死的要求,医师必须确证其痛楚是难以承受的,病人所得的病症是无法治愈的,且其要求终结生命的愿望是明确不会引发歧义的。同时必须咨询至少一名第三方医师提供独立裁定意见。

由于患者有时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当身患不治之症,处于昏迷状态且现有状态无法逆转的情况下,法律授权任何人可代其以书面形式呈交病人希望实施安乐死的意愿。

第106页


有必要对于安乐死和辅助自杀加以区别:后者的做法虽然由医生处方开出了致命药物,甚至会对病人提供有关用药过程的建议,但最终给足致命剂量是患者本人自主操作的结果,实施过程无医疗协助。

第106页


连命运都如此偏爱病毒,使其可以产生出一种剧毒且易传染的形态,从而可能引发大型瘟疫并造成令人畏惧的后果。

……

我们对于微生物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一种疾病、毒药、武器,不论它们有多大的威力,有多大的作用范围,都无法与微生物所拥有的一次致千万人死亡的巨大摧毁性能量相媲美。微生物真的会是我们这世界上最后的主宰吗?

第127页


那些时刻能将我们杀死的毒药,其来源既可以是无机物、植物,也可以是动物,其毒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将攻击目标锁定在我们生化演进的两个薄弱环节:一是对于作为代谢能量源的氧气的绝对依赖性;二是大脑为控制整个身体所创造出的一套极端精密的神经递质协同机制。

第148页


实际上不管是为了食物、繁衍,还是获取敌人的财产,发现或发明一种能够产生“超人”能力的新型武器以便折服对手并将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他人,直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开创性力量。

今时今日,大量的新型材料(如不粘锅材料“铁氟龙”、防暴纤维材料“克维拉”等)和许多新兴科技(激光、电脑、因特网)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但所有这些,最初都是以军事应用为目的的工作成果的副产品;如果不是出于研制新型武器的需要而投入了大量的能源和海量资金支持,这些产品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出现在世界上。

心得:促使人类进步的这一些创造,或许有一天也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第150页


手枪射出的子弹在接触到皮肤时的能量密度为3焦耳/平方毫米,而一个健壮的成年男子手中的一把锋利的刀刃所能造成的能量密度则可达到200焦耳/平方毫米。正因为这个道理,现在有很多防弹背心可以有效地阻挡大多数类型的枪支射出的子弹,但对于简单的刀片划伤却无能为力。

第151页


酷刑使人吐露实情的功效实际上是被大大高估了的,折磨通常只能使人“炮制”出逼供者所要求的答复,与真实性基本无关。

第153页


人类可能是自然界中最怕死的动物,而尤其吊诡的是,他们同时也是最肆无忌惮地虐待自己同类并引致同类死亡的动物。

第156页


现代枪支的子弹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引信、爆炸性填充物以及子弹本身,密封在一只弹壳中。

当扣动扳机时,弹簧运动激发子弹引信区域中少量爆炸物质的点火,从而迅速点燃了其近旁的可燃物,也就是字面意义的“引火的药”。这个燃烧过程先是比较缓慢(为了避免武器在开枪者手中爆炸),而随后逐渐地加速以致最终产生出相当量的气体积累,并推动子弹向弹道口的方向高速射出。

这种推动子弹射出的爆炸是在空间非常有限的武器弹道中发生的,因此当子弹从枪口射出后,爆炸的压力迅速得以释放,也就发出了枪支所特有的标志性的“砰”的巨响。

第159页


每一块岩石,每一个机体,无论是细菌、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最初的那些原子构造而成的,在数十亿年的岁月中不断地轮回转化。当然了,人类也不例外,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也经历着相同的轮回过程:在构成我们机体的约7×10^27个原子中,仅氢、氢、碳、氮四种就占去了其中的99%,因此我们身上的某些原子非常有可能曾出现在远古时期的某棵树木、某个细菌,甚至某只恐龙身上。

第188页


当我们认识到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如此繁复脆弱的过程,以及生命发展到我们所见的这个阶段需要跨过的无穷无尽的障碍,我们只能惊叹自己竟有机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第224页


死亡是生命得以演化的先决条件。正因为人类出现之前无数生物的死亡,才使我们今天得以行于天地之间,我们自己的死去,也使新的一代物种有机会出现。没有死亡的世界注定会处于一种恒久死寂和僵化的状态,每一个个体先天的禀赋使其无法发生实质性的进化。

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