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栖息地

各种书的读后感~

[日] 连城三纪彦

pVkryIx.jpg

ISBN:9787513351973 作者:[日] 连城三纪彦 原作名:瓦斯灯 译者:吴春燕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6 阅读日期:2025.6.8-6.11 编号:566

《瓦斯灯》是一本以其中一篇短篇题目为书名的短篇故事集,继承了作者优雅和哀愁的文风,书中的几个故事感觉都笼罩在一股哀伤跟寂寞之中。 其中不乏有男女出轨,感情纠结、误会、背叛等桥段,甚至最后一篇最为疯狂的“致亲爱的S君”(有吃人情节)也浸满了作者独有的写作格调。在这些故事中存有模糊的部分,有反转和谜题,所以被新星出版社以推理小说的分类出版,就其语言来说貌似分在日本文学也是可以的。

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日本的某些心理还是蛮变态的。

书摘

虽然不想死了,但辰治也没有特别想活。(p85)

过于强烈的爱恋,有时就如同憎恶。(p139)

这座城市里结交的几位朋友都觉得我是地地道道的正人君子,尽管我时常因为那个欲望而忘记自己是个人。(p145)

[日] 田中达也

pVCyRgJ.jpg

ISBN:9787571439910 作者:[日] 田中达也 原作名:Osushi ga Fuku wo Kainikita 译者:张燚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 阅读日期:2025.6.3 编号:565

这个创作者创作的场景都好好玩呀。这本名字是“寿司的新披风”,还有一本《寿司的旅行》(以及《不可思议的整理》和《不可思议的相似》)还没到,先一本先看为敬~ 创作者赋予人们日常中见到的物品以人格,通过其他的微缩物品进行搭配,用可爱有趣又富含创意的方式还原人们的日常,仿佛真的存在一个这样充满生机的小小城市和居住其中的小小人儿。 几个“故事”是这样的,首先脱下“外衣”的寿司饭团进“服装店”买衣服,有金枪鱼、三文鱼、乌贼等外衣可供选择,用小小的衣架挂起来,真的备货丰富呢!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厚蛋烧哈哈。 第二个场景是甜筒买帽子,有奶油的,抹茶的还有糖豆等等…除此外,还有礼盒选和服,铅笔剪头发,烧卖蒸桑拿,香肠买汽车等等。每个场景都好可爱。

这本书虽然分在童书分类里,但是大人看也是可以的,感觉唤起成人的童心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pVCyLgH.jpg

pVCyq8e.jpg

pVCyOvd.jpg

pVCyjKA.jpg

[日] 麻耶雄嵩

pVpT1Gq.jpg

ISBN:9787020186778 作者:[日] 麻耶雄嵩 原作名:メルカトルかく語りき 译者:吕文开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7 阅读日期:2025.5.27~29 编号:564

这本书我印象中还是蛮高分的,难道是我记错了吗?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蛮失望的。作为一个经常看推理小说的人,我自己享受的是谜题解开后豁然开朗的那种感觉,但是这本书的故事是怎么做的呢?五个短篇之中起码留了两个故事是没有答案的!不像是其中一个故事《收束》那种有3种可能,只要再出现一个受害者,根据条件就能反推加害者,这种算是开放性的推理,那起码它是有一个结论是吧。但是其他的故事呢,虽然有受害者也能推断出不是自杀那就是凶杀案了,但是这个侦探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案子不存在凶手,然后整个故事就没了……没了!我请问呢?我真的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推理小说,要被气笑了。

可能是他的这种实验性的作品不适合我看吧,我也领略不到他的这种所谓“先锋”之处。然后也在想这个作者被称为麻神嘛,除了认为他很厉害之外,是不是也有一种可能某种程度来讲是神经的神呢……之前看《有暗之翼》给我的感觉还算是比较靠谱吧,没想到这一本这么奇怪。

另外,故事里面的麦卡托就像是一个S,而和他搭档的推理小说家美袋呢就是一个M。被如此毒舌地吐槽,也要为了素材跟在侦探的身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美袋你这么能忍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日]雨穴

pVSlxrq.jpg

ISBN:9787516841099 作者:[日] 雨穴 原作名:変な家 2 〜11の間取り図〜 译者:烨伊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3 阅读日期:2025.5.23~5.24 编号:563

去上海玩的时间间隙中看完的小说(回程的机场和飞机上看蛮多的~)。

延续怪屋系列第一部的风格,都是通过故事里人物探讨各种房屋平面图中隐藏的信息找到谜题的真相。比起第一部,第二部的谜题更加庞大,涉及的人物众多,跨越的年代也更宽,所以内容是比第一部更为丰富的。

将诈骗宗教和房屋建设结合起来感觉作者的脑洞真是非常大!控制他人的罪恶感,欺骗他们以特定的方式(金钱付出)可以洗涤罪孽,进而达到金钱诈骗和精神控制的目的,感觉世界上的邪教都应该被消灭。

期待这个作者出更多的系列!

[德]苏珊娜·雷布舍尔 著 [德]安妮·伯恩哈迪 绘

pEvVLF0.jpg

ISBN:9787520712491 作者:[德]苏珊娜·雷布舍尔 著 [德]安妮·伯恩哈迪 绘 译者:寇亦青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8 阅读日期:2025.5.16 编号:562

还蛮好玩的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古埃及科普书,里面有一些机关设置得甚是有趣。 我是因为要去上海看埃及展,于是临急抱佛脚看一看哈哈~感觉也颇多知识点的呢。

书摘

死者之城

王国时期,古埃及法老不再把陵墓造成金字塔的样子,因为新盗墓者很快便会盗走墓中陪葬的大量珍宝。诅咒和封印都无济于事。法老们在尼罗河西岸底比斯附近找到了新的墓址,普通人难以进入那个地方:以帝王谷和王后谷为代表的死者之城(大型墓地)出现了。陵墓被凿刻在悬崖峭壁之间,墓穴中点缀着绚丽的壁画。时至今日,考古学家还能在墓穴里找到王室成员和达官显贵的遗骸。有些陵墓甚至逃过了盗墓者的洗劫,例如,1922年发现了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考古学家还挖掘出动物的墓地——一只狗、六只猴子、三只鸭子和一只朱鹭。 2025-05-16 21:51:58

古埃及的法老为天神和自己建造恢宏的建筑,以此彰显自身的威仪。一个法老的伟大程度能用他一生落成的建筑衡量出来。拉美西斯二世在其执政的66年间建成了很多建筑,例如,以阿布辛贝勒神庙为代表的神庙、以培尔-拉美西斯为代表的城市,还有一些宫殿建筑。有“石针”之称的方尖碑也属于古埃及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它们通常有20米高,高高地耸立在神庙和陵墓的前方,金色的尖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按照古埃及的传说,从原初之水中升起的太阳神会驻足于方尖碑上。后来,方尖碑散落到世界各地,仅古罗马人就“掠夺”了13块方尖碑。 2025-05-16 21:46:22

在这些被称为“卡诺卜坛”的里面,存放着死者的内脏器官。这些器官也经过了防腐处理,因为死者在冥间也需要它们。每个内脏器官都由荷鲁斯的一个儿子负责守护,人们可以从“卡诺卜坛”盖子上的塑像辨认出他们(从左往右):长着豺狼脑袋的多姆泰夫负责守护胃,长着人首的艾姆谢特负责守护肝脏,长着鹰首的凯布山纳夫负责守护肠子,长着猴头的哈碧负责守护肺。 2025-05-16 21:32:16

制作木乃伊

古埃及人认为,死后的身体依旧是灵魂的住所,灵魂只是短暂地离开身体,当人得到救赎之后,它仍然会回来,因此死者家属有保护尸体不朽的责任,通过制作木乃伊可实现这一目的。防腐师负责制作木乃伊,这个职业在古埃及就像今天的殡仪员一样寻常。防腐师在被称为“死者之屋”的工作场所清洗尸体,取出死者的脑浆、身体里的液体和大部分内脏,保留心脏,在体内和脑壳内填入布条或者热的液体树脂,让死者的脸部不至于塌陷。

接着,将尸体脱水,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木乃伊化。尸体被放在泡碱粉里约35天。 2025-05-16 21:27:25

神和动物

埃及的神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联。与神灵相关的动物经常被赋予特殊的能力。有时神会以动物的化身出现,太阳神凯布利就经常变成圣甲虫。有时只是神身体的某个部位呈现出动物的形态,例如,水神索贝克长着鳄鱼的头,古埃及人认为他是与原初之水有关的怪兽;战争之神荷鲁斯长着鹰的脑袋,象征豪迈与骄傲;在冥间称量死者心脏的“智慧之神”透特被认为与一种在尼罗河泛滥季出现的鸟——朱鹭有关。

由于与神的关联,鹰隼、朱鹭和鳄鱼也被神圣化,在陵墓中经常可以发现它们的木乃伊。 2025-05-16 21:20:42

宗教在古埃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法老作为至高神的代言人统治国家,但他本身并不是神,只有他的王位、王室信物和武器被看作是具有神的色彩的。法老和祭司努力保证天神们在凡间的舒适生活,以换取天神对凡人的庇护。

神庙有着严格的戒律,但祭司们可以结婚生子,可以把职务传给自己的儿子。只有最高祭司即大祭司是由法老任命的。高级祭司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不仅精通宗教事务,还擅长天文学和医学。

保持洁净是祭司的至高信条。他们必须白天沐浴两次,晚上沐浴两次,每两天彻底清除一次体毛。祭司只能穿亚麻的衣服,高级祭司在庆典活动中披豹皮。

2025-05-16 21:16:14

书吏

古埃及的书吏很受人尊重,他们不仅要能读会写,还必须口才好,懂得商业管理。书吏们在莎草纸上记录国内发生的大小事情,代人写遗嘱和书信。在古埃及,会写字的人很多,因为有经济条件的父母都会把孩子送去读书。

书吏的书写工具包括芦苇秆制成的苇笔、红墨水(用于强调某词)、黑墨水、写字垫板和水罐。用来写字的莎草纸是用莎草的茎制成的,莎草茎被切割、叠放、揉软、捶平,然后晒干并打光,制成纸张。德语里“纸”的词源即从莎草纸而来。 2025-05-16 21:11:48

金字塔的守卫者

位于埃及吉萨的金字塔墓区有一座神秘的巨像——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它矗立在沙漠之中,身形雄伟,沉默地凝视着远方。“斯芬克司”在古希腊语中的含义是“扼杀者”,但这个名字也有可能来源于古埃及语“活着的塑像”。无论如何,古埃及的斯芬克司都是能力和力量的象征。可惜它无法保护陵墓不受盗墓者的侵犯。由于金字塔频繁遭到洗劫,古埃及的统治者们试图寻找更安全的墓地。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们在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附近找到了新的墓址。其中的帝王谷和王后谷中有不计其数的陵墓,它们被打凿在悬崖峭壁之间,普通人难以进入。但盗墓者们还是找到了进入陵墓的办法,墓中的珍宝依旧难逃一劫。 2025-05-16 20:45:19

早期的国王

当一个地方定居的居民达到一定数量,他们就需要建立社会组织、制定一套法规和推举管理社会生活的首领。早期古埃及的农民们也是如此: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似乎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组织形态,早期的首领们还谋求建立国家。有趣的是,所有的统治者都有一个动物的名字,这也许是为了突出他们的特长和个性。据我们所知,最早的古埃及国王叫“蝎子王”他的墓穴有12间墓室,规模相当惊人,考古学家们在墓中发现了刻在骨签和象牙签上的象形文字,它们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古埃及文字。 2025-05-16 20:27:23

[日] 雨穴

pEjiput.jpg

ISBN:9787516835616 原作名: 変な家 作者: [美] 艾伦·G.约翰逊 译者:烨伊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7 阅读日期:2025.5.11~5.13 编号:561

《怪屋谜案》没有之前看的《怪画谜案》逻辑性强,很多推理也是推测,但是该说不说,雨穴营造恐怖气氛的能力非常出众,如果不是推理小说而是分类到恐怖小说的话这本书的评价可能也可以往上再提一提。

故事开篇是对房屋平面图的讨论,两层的楼的平面图单独看都没有异常(除了有一个有点奇怪的封起来的空间),但是当把这两层的图纸叠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个多出来的空间貌似是一个通道……随着推测的内容不断推进,一个令人震惊的假设出现了——这个奇怪构造的房屋是为了杀人而设的……

“怪屋谜案”系列还有第二部,感觉可以接着看了~

[美] 艾伦·G.约翰逊

pEO5Pyt.jpg

ISBN:9787559677280 原作名: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作者: [美] 艾伦·G.约翰逊 译者:左安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 阅读日期:2025.4.8~5.10 编号:560

这是一本术语很多,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学著作。就像共读群的群友所说,在看到作者举例的时候才稍微能读懂一点,哈哈。不过比学术论文还是好懂一点的(狗头)。

作者描述及关注的领域有很多,因为社会学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我记得的内容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总是参与比自身更大的事件中”。有些事情是需要放大来看的,比如贫穷,比如暴力(尤其男性暴力),也比如白人特权种族问题等等。如果只是解决单独的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因为这些都是制度性和社会性的问题。

社会学探讨的问题可以宏大但又与个人息息相关,这本书算是一本敲门砖(不过比较硬核哈哈),可以再看看其他的~

书摘

无目录 何不做飞鸟,见树又见林。但没有一只鸟儿的一生,可以穷尽所有树林。约翰逊在性别领域对跨性别、非二元和间性别的讨论有限;他没有反思残障问题,看不见神经多元群体的处境;他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也没有从多物种的角度出发,忽略了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他所引用的文献、理论,也那么西方中心主义。随着时间流逝,这本书的“缺陷”只会越来越多,他的不完美也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或许都没有那么重要。没有人能十全十美,也没有一本书能传递所有思想。但重要的是这些人和文字触碰到了你那颗仍有触动的心。 2025-04-08 21:32:34

谈起结构的不平等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但是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伤害却是在点滴的下意识中累积起来的。 2025-04-08 21:32:13

但相对《社会学的想象力》来说,《见树又见林》不仅仅是为学院里的人而写的书,更是为每一个可能被社会学触动的人而写的书。大学是精英主义的,但社会学应该属于全社会。 2025-04-08 21:31:54

当这些不同被放大定性之后,社会就成了一个初始设定不公平的《大富翁》游戏:有的人生来统治,有的人生来被统治。但如果规则不公平得太直白,就没有人会老老实实遵守规则了,所以这个游戏中除了直接惩罚管制外,还有许多障眼法——如让底层白人把矛盾转嫁到黑人和移民身上;让底层男性把焦虑转嫁到女性和性少数群体身上;又或是跟大家说,资本的饼做大了自然能分给更多的人,但问题的症结不是资源的有限,而是做饼、分饼,甚至认证什么是“饼”的规则·· 2025-04-08 21:31:26

艾伦·约翰逊把现行的社会制度比作《大富翁》游戏。这个游戏的底层逻辑就是占领与争夺别人的资源。《大富翁》的游戏规则可以激起人性中的自私,所以哪怕是跟自己的孩子玩这个游戏,作者也不会让出自己的领地。我们的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这样的《大富翁》游戏。更可悲的是,它可能连《大富翁》游戏都不如。毕竟大部分游戏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但现实却充满了暴力的欺瞒和谎言。 2025-04-08 21:30:50

我的观众绝称不上多,但是偶尔也会有人留言,说因为我,Ta们`开始对社会学感兴趣,想读社会学。这些话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支撑。但我总是难免担心,就算这些赤诚的心突破重重阻力如愿学到了社会学,Ta们学到的又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学呢?

我怕Ta们只学到一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自恃中立客观,但总站在权力那边。我更怕Ta们遇见没有学识却被制度庇护的人,被迫在师生关系中习得如何更好地服从权力。 2025-04-08 21:30:27

所谓的善,不仅仅是看见自己身上的委屈和压迫,更是用这样的心境去理解每一种边缘处境,在不同的十字路口,都尽力选择“阻力更大的那一条路”并“站在弱者那一边”。社会学能帮我们见树又见林,让我们看见个人与结构之间的联系、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社会学不是助我们向上攀爬的阶梯,而是勇于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而“甘心做一颗鸡蛋对抗高墙”的信念。

中文版序 唐凌 2025-04-08 21:29:53

引言生活、实践与承诺001 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要如何参与其中即使是在邻里、家庭或者我们工作学习的地方。 2025-04-08 22:27:41 · P2

我之所以实践社会学有很多原因。我这么做是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不必要的痛苦,如果想要对此有所作为,就必须了解痛苦的来源。 2025-04-08 22:27:32 · P2

第一章森林、树木和一件事 当特权群体的成员被要求审视由于属于该特定群体而获得的利益与其他群体为此付出的代价时,为什么他们会生气。例如,当女性谈论性别歧视对她们的影响时,个人主义思想会鼓励男性将其视为人身攻击:“如果女性受到了压迫,那么我不就成了想要压迫她们的邪恶压迫者?”因为男性都不愿意把自己看成坏人,因为大多数男性可能不会有意识地以压迫性的方式对待女性,所以男性可能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指责。 2025-04-08 22:36:39

由于特权群体的成员往往不愿意审视特权和压迫,女性黑人、拉丁裔美国人、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残疾人工人等从属群体(subordinate groups)可能也不会主动提到这些问题。他们知道,挑战现状和冒犯别人的行为很容易被特权报复。因此,典型的模式是在两个同样无效的选项之间做选择:要么陷入内疚、指责和辩护的循环,要么彻底回避谈论特权问题,而不是审视特权和压迫的现实。无论如何,破坏性的模式及其后果仍将持续。 2025-04-08 22:32:06 · P9

所以,个人主义是一种鼓励我们完全以个人内心活动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成长并生活在一个个人主义思想占据主流的社会,那么“社会就是人群”这个观念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人之间的差异,以及把这些个人与其他个人、群体和社会联系起来的社会关系。的确,如果没有参与的人,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关系,但人不等于社会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本书书名借用了“见树不见林”这句谚语。在某种意义上,森林是个体树木的集合,但又不止于此。森林是彼此之间存在特定关系的树木的集合,你无法通过观察单棵树来判断这种关系。 2025-04-08 22:46:43 · P12

森林是更大的东西,了解树木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正是这些关系造就了森林。关注“更大的东西”——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还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们与它的关系,就是实践社会学的核心。

如果社会学只能教大家一件事,一件对我们理解社会生活影响最深远的事,我相信就是:我们总是参与比自身更大的东西,如果想要理解社会生活,想要理解社会生活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就必须理解我们参与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参与其中。 2025-04-08 22:48:04 · P13

例如,公司有时候被称为“大家庭”,但如果看看家庭和公司作为社会系统实际上是如何建构的,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观念有多么不切实际。家庭通常不会在经济困难或想要提高利润时解雇它的成员,也通常不会根据体格强弱或能力高低分配餐桌上的食物。`但一直以来,企业为了提高股息和股票价值而裁员。通常情况下,高层管理者会从每年的公司利润中拿走巨大的份额,甚至还会让企业“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失业。 2025-04-08 22:55:55 · P14

社会学实践最重要的基础可能是,个人主义视角是错误的,而它主导着目前关于社会生活的思考。

个人主义模型具有误导性,因为它鼓励我们从一个过于狭隘的角度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经验,以至于忽略了大多数正在发生的事情。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只通过观察个人来理解社会系统中发生的事情。 2025-04-08 23:08:39 · P21

人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会影响自杀率或我们所做的和体验的几乎所有事情,从性爱、上班到死亡,而我们如何才能看到这种关系?

我们不能只观察个人来判断系统发生了什么,同样地我们也不能只观察系统来判断个人发生了什么。

我们总是参与到某个系统中,所以当有人驾驶飞机撞向大楼,或者投掷一枚把数千人烧成灰烬的炸弹,仅仅通过问“什么样的人能做出这种事情”,是无法解释这种行为的。 2025-04-08 23:17:55 · P24

正如哈里·布罗德所说: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存在放弃特权以身处系统“之外”。人总是在系统之内。唯一的问题是,人是否以挑战或加强现状的方式成为系统的一部分。特权不是我要的东西,因此也不是我可以选择不要的东西。特权是社会给我的东西,除非改变给我特权的制度,否则社会将继续给我特权,而我将继续有特权,无论我的意图多么高尚和平等。 2025-04-08 23:31:54 · P28

换句话说,社会学实践让我意识到我被卷入了比自身更大的东西,从而让我不再感到内疚和自责,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我创造的,也不是我的错。但与此同时,它让我意识到我可以选择如何参与到这个世界中,这些选择有多重要,以及为什么重要。我没有理由仅仅因为我是白人而感到内疚,但也没有理由认为种族主义和白人特权与我无关。 2025-04-08 23:32:50 · P29

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严和尊重;但只有属于特定社会类别的部分人得到了,于是一个压迫性的特权系统开始生效。 2025-04-08 23:32:18 · P29

把问题上升到系统层面并不意味着我们忽略了个人。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因为社会学实践看待社会生活的视角是系统和人对系统的参与。人们经常错误地把问题归咎于社会,或者错误地把问题归咎于个人。但社会生活不是这样的。社会或个人的选择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因为社会和个人只存在于相互关系中。 2025-04-08 23:43:10 · P33

使事情更复杂也更有趣的是,在一些重要方面,我们并非都处于相同的情境。在每一个社会系统中,我们都占据不同的社会位置,所以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体验每一种情境。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它塑造,以不同的方式受到限制,因此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 2025-04-08 23:51:49 · P35

第二章文化:符号、观念和生活的材料

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当我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当我想到“雷声”这个词,那一刻我并不会觉得我被卷入了一个创造过程。我没有意识到我正在选择一个词语,并用它给这个声音附加一个特殊的含义。相反,我表现得仿佛词语和声音是同一件事——也就是说,声音就是“雷声”。

换句话说,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现实并不是声音本身(撞击我耳膜的运动的空气),而是我用于描述现实并使之有意义的词语和观念。这个现实是我头脑里的东西。 2025-04-10 21:06:29 · P39

人类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我们有能力利用文化创造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从无到有地构建我们的世界。我们所认为的大部分现实,构成它的并不是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人们发展出来的有关事物的观念,即他们认为的事物的样子。文化把所有这些观念集合在一起。文化是我们理解事物(包括我们自身)所需的工具。 2025-04-10 21:07:22 · P40

符号使文化成为可能,因为我们用符号赋予事物超越其原本含义的意义。我们用符号搭建句子,用句子搭建如下观念:“雷声意味着暴雨即将来临”或“资本主义是世界上最好的经济系统”。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当我们给某样东西起了名字——比如“雷声”——我们就与它建立了一种关系。 2025-04-10 21:15:27 · P41

第二章文化:符号、观念和生活的材料

正如哲学家苏珊·朗格所言,使用符号建构现实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核心: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一小部分的现实是真实发生的;更大的现实是与他眼前的景象和声音有关的想象··这意味着他的世界比他周围的刺激更大,而衡量这个世界的尺度是他连贯而稳定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动物的环境由作用于他感官的事物构成·他生活的世界不是由连续的空间和时间构成,即使他不在场或不感兴趣,这个世界也充满了事件;他的“世界”是零碎的和断续的,随着他的活动而产生和消解。一个人的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世界上的事件也是彼此接合的;无论它们的联系多么迂回,但在时间和空间的大框架之内,联系永远存在……世界是属人的世界。 2025-04-10 21:18:55 · P42

爱是关于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思考我们和感受我们——这些都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一个人可以说,“我爱你”或“我深深地爱着你”,但这些词语并不是爱或爱意。它们是关于爱和爱意的语言。 2025-04-10 21:21:34 · P44

每种文化的第一个目标都是提供一种方法,让人们知道什么被认为是真的,什么被认为是假的,这就是信念的意义请注意“什么被认为是真的”和“什么是真的”之间的区别。因为在一种文化或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历史时期可能被视为神话、幻想或宣传。例如,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上帝存在的观点显然是真的;但对于禅宗信徒、儒士和万物有灵论者,上帝的观念并不属于宗教生活或者其他任何东西。 2025-04-10 21:30:15 · P46

例如,国家在政治上是民主的,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是民主的经济对等物——这在美国文化中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信念非常强大,以至于没有哪个政治家敢否认;他们知道,哪怕仅仅暗示资本主义可能存在根本性的错误,也无异于政治自杀。如果哪位政治家提出下面的观点,他就绝没有希望当选:在实践中,资本主义绝不是民主的,因为它把经济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企业主要,甚至只对少数人来说是“自由的”。`质疑基本信念和神圣制度的政治家会面临“不忠诚”的批评,甚至被指控为异端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这些批评主要来自大众传媒、企业领导、私人资助的智库以及其他的政客和政府官员,他们都希望维持现状(包括权力和财富的不平衡分配),因为任何挑战现状的行为都会激怒他们所依赖的上层阶级。 2025-04-10 21:47:25 · P49

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常常会让我们陷入麻烦,但我们眼皮子底下的事情,包括我们自以为知道但实际上不知道的事情,可能更严重。我们寄希望于它是真实的,为它辩护,而没有考虑到我们有可能错了。 2025-04-10 21:38:20 · P49

我看到的其他文化越多,我就越能意识到,我自己的文化只是一种文化而已;我也就越能明白,事物不仅仅是它们本身的样子,也是我的文化赋予它们的样子。我还可以看到,我总是从我的文化提供的有限选项中做出选择。这表明我们从未有过真正的“自由”选择。正如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指出的,在谈到价值的时候,“我们可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但不能决定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获得的价值观以一种隐秘的方式限制了我们,直到我们走出去,意识到它们并非全部的可能。 2025-04-10 22:03:12 · P53

伟大的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这种“我们”的集体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也是控制人们行为的唯一途径。`这种集体意识就是“道德”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一套如何成为好人的规则,也是一种有关社会系统以及构成它的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共同意识。正是从这种“我们”和“它”的共同意识中,道德获得了大部分的力量和权威,因为违反道德规则有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系统——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归属感。从涂尔干的社会学视角来看,关于道德最重要的不是行为,而是当人们支持群体、社区或社会的道德规则时,把人们与系统联系起来的依恋感。如果没有这一点,人就会感到迷茫,系统就会崩溃。 2025-04-10 22:34:07 · P60

如果道德在本质上有关归属,那么被视为“外人”的人就会被当成违反道德准则的“越轨者”。这就是被污名化的结果:人们被当成越轨者,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在各种形式的社会不平等和压迫中,这一点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在许多方面,种族、性别、族群、性取向、残疾状况和宗教等特征经常被用来界定越轨者的类别,主导群体把他们视为“外人”。他们无法获得归属带来的正常的、日常的好处:比如在商店里受到礼貌的对待和尊重,可以找到住处,安全地在街上行走,或者获得一份反映他们能力的工作。 2025-04-11 15:46:19 · P61

从理论上讲,保护私有财产的规范有利于所有拥有私人财产的人,无论是我的iPad还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油井。你拥有的财产越多,你从这些规范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但是,当财产成为特权和压迫系统的基础时,保护就具有更大的意义。当拥有财产赋予人们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时,任何保护产权的规范也就保护了权力和特权的不平等,以及人们可以利用权力和特权做的事情。 2025-04-11 15:56:47 · P64

异性恋男性可能会鄙视同性恋男性,并把这种感觉与某种信念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它们使同性恋男性在异性恋男性眼中是可鄙的。异性恋男性还可能利用损害和压迫同性恋男性的规范来表达他们的鄙视。 2025-04-11 16:06:17 · P66

这种动态发生在许多形式的社会不平等中——文化刻板印象认为,社会位置较低的人通常比社会位置较高的人更情绪化,这种认知可以用来对付社会位置较低的人。例如,当黑人或女性对工作场所的歧视表达愤怒,可能会引发人们关于黑人和女性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过于情绪化,容易失控所以需要被人控制。这反过来又用于论证他们不适合更高的位置,因为他们没有表现出合适的态度。 2025-04-11 16:19:57 · P69

通常情况下,男性被允许和被鼓励的情绪只有一种,那就是愤怒,因为愤怒就像情绪上的超然,让他们更容易行使权力和控制。许多文化把男子气概和领导能力等同于男性表现出“不带情绪”状态的能力,因此任何渴望这些位置的人,都会被迫采取这种态度。这种态度既包含了情绪上的超然,也包含了一种文化信念,即不要让各种情绪影响判断和决定。它还涉及这样一种价值:“面无表情”优于“情绪化”——前者属于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后者属于刻板印象中的女性。结果,在文化上被鼓励要“情绪化”的女性,如果想在男性主导的商业和专业领域获得重视和成功,就需要培养一种“不带情绪”的态度。 2025-04-11 16:15:26 · P69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不带情绪”这样的东西,因为“无动于衷”和“深受感动”或“暴怒”一样,是一种情绪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说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他们正在体验一种平淡的空虚,这是一种明显的情绪状态,尽管他们可能不会这么说。 2025-04-11 16:10:19 · P69

简而言之,人类是一个笨拙而受限的群体。

但我们发明物质文化的能力大大弥补了这些限制,这是祸福相依的。它是一种福祉,因为我们可以做一些远远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创造性的事情。它也是一个祸根,因为我们可以利用物质文化造成超乎想象的破坏。人类污染和破坏地

55球(使之无法维持生命)的能力非常强大和复杂,以至于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这种破坏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使用科技的能力不仅可以消灭所有我们讨厌的物种,还可以屠杀大量的其他人类——这种消灭和屠杀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2025-04-11 16:24:43 · P71

媒体力量影响最深远的运用不在于印刷什么、拍摄什么或广播什么,而在于没有印刷什么、没有拍摄什么和没有广播什么。 2025-04-11 16:33:40 · P75

无论是在家庭里、在工作中、在网络上还是在整个社会,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文化建构的现实之盒里。我们很少看到盒子之外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盒子的存在,仿佛我们看到的就已经是全部。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想象更多的东西,我们首先要看清楚它的本质。换句话说,要看到盒子之外,我们首先必须认真地看一看盒子本身。这是社会学实践敦促我们做的。 2025-04-11 16:45:21 · P78

时钟时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帮助我们适应别人对我们的期望。

时间的作用在于它促成了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结构感。 2025-04-12 19:25:40 · P83

社会结构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有关如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组织关系。

其次,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分配。 2025-04-12 19:27:07 · P84

结构的概念是社会学实践的关键,因为它指出了是什么让社会生活的形态变得熟悉和可预测。 2025-04-12 19:26:10 · P84

身份是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我们参与社会系统的方式就是占有一个或多个身份。 2025-04-12 20:50:16 · P85

从结构视角来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性关系不可能是平等的,因为角色定义了他们在系统中的位置,而这些角色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因此不可能实现平等。 2025-04-12 21:00:32 · P90

绝大多数的性骚扰和性剥削都是男性对女性实施的,这个事实表明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特别是考虑到这种模式在工作场所、家庭等各种系统中非常普遍。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男性——和非常少的女性——违反了支配教师角色的规范,仅仅通过研究教师角色和学校系统是找不到这个原因的。我们必须考察作为一种身份的性别,以及促使男性不顾人们对教师的期望骚扰和剥削女性的最小阻力路径。 2025-04-12 21:02:38 · P91

第三章社会生活的结构

例如,许多心理治疗师绝不会在没有看到家庭其他成员的情况下治疗青少年患者,因为他们知道个人问题不会凭空发生。我们内心的情感生活从来不只是内心的情感生活——它们总是与社会背景有关。 2025-04-13 13:27:45 · P92

例如,电影、电视、音乐、电子游戏和其他形式的流行文化,通常将控制和施暴的能力美化为“真男人”的关键特征,并把不符合标准的男人诋毁为“懦夫”。即便是总统也担心被视为软弱,因此可能会做一些愚蠢的事情,比如为了不留下软弱和犹豫的印象,他们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发动战争。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虐待伴侣和孩子,这并不令人惊讶。那些在家庭决策方面权力比妻子更大的男性,那些因为失业而不符合“养家者”的文化标准的男性,尤其可能有虐待的行为。 2025-04-13 13:28:14 · P93

第三章社会生活的结构

豕庭系统中的权力结构创造了更有可能发生暴力的最小阻力路径。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支持女性独立和性别平等的社会,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重视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和安全的社会,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用控制、支配和施暴的能力检验男子气概的社会,那么男性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就不会像在现在的美国这么流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社会的错,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追究个人施暴者的责任。但它确实意味着,如果想改变普遍存在的虐待行为的模式,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模式如何与最小阻力路径联系在一起,以及人们如何选择是否遵循最小阻力路径。 2025-04-13 13:39:23 · P94

“这个东西是每个人都应该想要拥有的”——但只有少数人买得起。共有的价值和不平等的机会分配结合在一起,这使得社会鼓励人们欲求的东西很相似,而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获得他们欲求东西的能力,却有很大的差异。 2025-04-13 13:45:24 · P95

以盗窃、抢劫和毒品交易为例,人们犯下这些罪行是为了得到他们想要却买不起的东西。违法者参与的社会是不是促进了这种行为,仿佛它是一条最小阻力路径?罗伯特·默顿的越轨和机会结构理论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是的。”

默顿指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非常重视积累财产。人们把美好生活描述为充满了各种商品,购物和消费通常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和生活感觉更良好。无论你属于哪个社会阶级,都不可能摆脱源源不断的广告及其潜在的信息:去买那些你没有的东西,这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的个人问题。 2025-04-13 13:41:57 · P95

社会鼓励人们欲求的东西,以及获得它的合法机会,这两者的分配差距越大,越轨行为就越有可能发生,无论是以创造的、反抗的还是脱离的方式。这并不意味着高犯罪率完全是因为人们缺少他们欲求的东西。相反,高犯罪率是因为人们缺少他们周围其他人拥有的东西,也缺少他们的文化认为他们应该拥有的东西。 2025-04-13 13:47:29 · P96

权力是社会学实践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最难处理的概念之一,因为权力的定义有很多种。

标准定义来自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尤以关于官僚制的前瞻性著作而知名。韦伯认为,官僚制是一种组织和运用某种特定权力的方式,他的著作正确地预测了官僚制将成为社会机构的主导形式,几乎涉及学校、宗教、政府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韦伯将权力定义为不顾反对地控制事件、资源和人民的能力——换句话说,权力是一种控制、强制和统治的手段。 2025-04-15 18:46:30 · P102

在19世纪中后大期广泛地推行公立学校后,假期的安排是根据家庭在种植和收获季节对儿童劳动力的需求,这就是学校在夏天放假的原因。 2025-04-15 18:55:11 · P104

偏见与社会的结构层面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角色结构——谁可以做什么——以及权力、声望等资源和奖励的分配;若非如此,偏见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经济和法律系统、政治权力、儿童在学校里的待遇和行人在街上的待遇、医疗保健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各种社会服务,这些方面存在着系统性的不平等模式;若非如此,偏见就只会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在这个意义上,种族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感觉方式。种族主义是整个社会系统结构的组成部分,它以牺牲其他群本为代价,赋予某些群体特权和权力。 2025-04-15 19:06:08 · P110

卡尔·马克思最早认真地探讨了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关于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系统如何运作的分析中,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资本主义的组织围绕着下面几样东西之间的核心关系:(1)机器、工具、工厂等生产资料;(2)拥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人(资本家、公司经营者和投资者);(3)不拥有或控制生产资料,但利用生产资料创造财富从而换取工资的工人。资本家从这种安排中获利,因为他们占有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工人则竭尽全力地保住自己生产出来的价值,从而获得他们的所需。所以,在除掉材料成本和其他费用之后,如果工人生产了价值五百万美元的商品,他们只能保留其中的一部分价值,其余的归资本家和投资者所有。 2025-04-15 19:13:23 · P114

考虑到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关系,我们需要拓展从第一章开头提出的社会学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个人总是参与到比自身更大的东西,那些“更大的东西”——那些系统——也参与到比自身更大的东西。在社会学实践的时候,我们必须从不同的层面考虑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必须看到群体与机构、社区的关系,机构、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参与其中。 2025-04-15 20:06:47 · P119

第四章人口和人类生态学:人、空间和场所

正如已故的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经典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说,如果没有一个受保护的工作空间,女性作家就无法发展她们的艺术,这是历史上很少有女性成为杰出作家的原因。

每一个社会情境都有一种生态视角。例如,典型的教室安排是为了加强教师的权威:学生的椅子都朝向老师,这样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比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困难。在法庭和教堂里,法官和神职人员通常被置于其他人之上,这种物理安排强调并强化了权力和地位的差异。 2025-04-16 16:28:36 · P123

种族、阶级和族群的居住隔离是另一种生态安排,它更深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特别是延续了特权和压迫。`物理隔离更容易维持刻板印象;导致不平等的社区服务分配,比如学校和治安保护;通过使工人阶级和下层阶级无法获得远离中心城区的更好的工作,为机会的不平等分配提供了物理层面的原因。隔离也会塑造行为模式,比如犯罪受害者的模式。举个例子,在美国,大多数暴力犯罪发生在种族内部,因为种族内部的物理接触比种族之间的更加普遍。类似的动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部分暴力发生在家庭和其他亲密关系中,而不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2025-04-16 16:35:01 · P124

因此,在印度农业经济史上,牛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动物。但是,从生态视角来看,牛的神圣地位更加复杂,还涉及印度的气候,包括周期性的干旱与毁灭性的饥荒。如果农民在这一时期把吃牛肉作为最后手段,他们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解决食物问题,但这种做法会毁了他们在雨季恢复种植庄稼时所需要的工具。在如此绝望的时刻,是什么力量足以让家庭抵抗吃牛肉的诱惑?哈里斯回答说,印度的文化演进通过赋予牛一个神圣的地位——这是任何宗教人士都不敢侵犯的——从而保护牛,进而保护印度人的长期福利。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西方人眼中对动物蛋白的非理性浪费可能是对艰难环境的一种适应。 2025-04-19 19:06:41 · P126

就这一点而言,大自然并不会把人类看得比任何其他物种更重要。生命就是生命。如果我们考察地球四十六亿年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主导生态系统的是被人类文化归类为“低等生命形式”的生物。据我们所知,地球历史上的最初二十六亿年根本没有生命,而在接下来的十亿年只有简单的细菌和藻类。单细胞原生动物直到八亿年前才出现(当时地球历史已经过去了80%),多细胞蓝藻直到六亿年前才出现。我们认为的植物只有大约五亿年的历史,哺乳动物只有两亿年的历史。简而言之,在地球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不过是从没有生命的状态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沼泽”。直到最近的过去——相对来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地球才开始看起来像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自然”。 2025-04-19 19:11:01 · P128

认为自己有权随心所欲地对待地球,是一种傲慢。但是,认为自己有权定义什么是值得保护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傲慢。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不知不觉地把人类的价值强加于非人类的世界。 2025-04-19 19:15:44 · P129

第五章我们、它和社会互动

但是,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参与社会生活,这两者的界限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清晰。 2025-04-20 17:21:26 · P153

我们是文化的客体:文化观念描述了、评价了、限制了我们的身份、思考感受和行为。我们也是文化的主体:我们有信念、价值、期望、感觉、目的,会写作、谈话、思考、梦想。 2025-04-20 17:21:48 · P155

语言学家德博拉·坦嫩写了几本关于女人和男人如何相互交谈的书。'她注意到,男性倾向于以提升自己地位的方式说话:他们比女性更有可能在谈话中途打断对方,使用攻击性的语言和语调,避免做任何可能暗示他们缺乏控制力的事情,比如问路或者在回答问题时说“不知道”。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以支持人际关系的方式互动: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认真倾听,等待自己的发言机会而不是打断别人,避免语言攻击,敢于承认自己的疑惑。坦嫩解释说,这些模式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在同性群体中玩耍,被他们的同伴社会化,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互动。坦嫩认为,他们相当于在不同的文化中成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行为。 2025-04-20 17:33:02 · P160

社会不平等的大结构作为整个社会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作用。这些系统有无数种方式限制和损害人们的生活,但它们通常不采取公开和故意的伤害形式。相反,它们的发生是通过特定的用词、语调、沉默或转移目光的时机,或者一个看似无辜的问题。由于这些模式,主导群体的成员甚至很难意识到自己拥有特权,也更难意识到他们的特权让其他人付出的代价。也是由于这些模式,从属群体的成员很难忍受微小的日常排斥和侮辱,其中任何一种都不会造成很大的重负,但积累起来就成了一种负担。这种负担的名字就是“压迫”。 2025-04-20 17:39:36 · P164

第六章事情不是你所见

“我爱你”是一种强大的述行语言,远远超过了交换赞美和愉悦的想法。在可能演变为恋爱的关系(例如,不同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中,第一次说“我爱你”不仅仅是让对方感觉良好的方式。它也是一种改变关系的邀请。如果我们回应“我也爱你”,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已经改变了我们与另一个人的关系。突然之间,连接我们的期望和理解发生了变化。例如,可能会在恋爱中增加性的维度,或者在各种情境中对那个人有高于其他人的偏好和忠诚。对方可能期望与我们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甚至是一种永久的关系,包括共同生活或者组建婚姻和家庭。 2025-05-10 18:56:26 · P171

社会学通常实践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首和则先将其视为社会问题`,否则我们就会提出错误的问题,并在数错误的方向上寻找变革的愿景。 2025-05-10 19:04:47 · P178

我们必须从这样的一个社会学事实入手:不平等的模式既源于个人参与,也源于社会系统的组织方式。只关注其中一个而忽略另一个,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2025-05-10 19:11:36 · P184

一种类别的人是否隐形,取决于他们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在特权系统中,从属群体的成员所做的损害群体形象的事情很可能会被注意到,并被描绘成整个群体的特征,因为它支持了一种观点:该群体低人一等,应该居于从属地位。相反,他们所做的改善群体形象的事情往往被忽视,或者被认为只是反映了特殊的个人。 2025-05-10 20:10:24 · P189

需要强调的是,在英国人征服爱尔兰人和对北美非洲人进行奴役之前,种族的文化概念,包括把“白人”和“有色人种”的类别作为优等和劣等的社会标志,并不存在。 2025-05-10 20:27:57 · P201

第七章作为世界观的社会学:白人特权从哪里来

世界观很难改变

白人特权的历史依赖于“种族”观念,尤其是“白人”观念的文化发明,这是欧洲世界观彻底转变的一部分。它帮助创造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现实:奴隶制这样的制度不仅“合理”,而且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甚至被认为是符合上帝旨意的美德。 2025-05-10 20:40:42 · P208

第七章作为世界观的社会学:白人特权从哪里来195 由于不存在典型的具有暴力倾向或喜欢骚扰的男性,所以尽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本人是一个危险个体,但也没有任何迹象可以向她保证我不是危险个体。同样,她会成为潜在的目标,是因为性骚扰和暴力的受害者通常都是女性。简而言之,在父权制社会中,我的男性身份足以让我成为一种威胁,而她的女性身份足以让她感觉自己很容易被选为目标。 2025-05-10 20:48:19 · P213

他们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才能和勤奋,希望用这一点解释他们获得的东西和应得的东西。但他们忽略了自己相对于白人女性和有色人种的社会优势,那些人和他们一样有才能,和他们一样勤奋。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通常设置在其他人前面的障碍限制了其参与竞争。 2025-05-10 20:52:37 · P214

结语我们到底是谁? 通过这种方式,社会学实践不断地把我们引向一个事实:所有事物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任何经历、任何行动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任何事情都具有根本的关系性。全球经济不仅关系到国家和资本流动,也关系到家庭、社区、街区、事业前景、压力、餐桌上的争论,以及深夜的担忧。像贫困这样的重大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选择如何生活,也涉及他们参与的系统——系统决定了他们可以选择的选项,也决定了他们可以遵循的最小阻力路径。两个人在人行道上擦肩而过或者两个人发生了交谈,像这样看似简单而不起眼的事情,其结果却非常不简单,因为它的发生与更大的背景有关,这个背景塑造了它的进程,赋予了它意义。 2025-05-10 20:56:07 · P216

[法]奥蕾莉亚·勃朗

pEOYtu6.jpg

ISBN:9787222230583 原作名: Tu Seras Un Homme -féministe- mon Fils ! 作者: [法]奥蕾莉亚·勃朗 译者:于歌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1 阅读日期:2025.3.18~5.9 编号:559

猫头鹰书店三月份的共读书我拖拉到五月份才看完哈哈~

除了各种网络小说占据了时间这个原因外,书中提到的内容会让我看一段时间就歇一歇——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对待看着就很让人难受。

看完之后我十分认同作者以及一些女性主义者的观点,改变这个充斥性别歧视、厌女症、性别刻板印象、性暴力、有毒的男性气质等性别不平等问题的社会,只靠女性是很难完成的,毕竟这不是一个仅存女性的社会,不是吗?当有更多的男性能与女性一起投入到平权运动时(男性也能获益,因为这种不平等对男性来讲也是毒害和桎梏)平权的世界才能更早实现。

摘录

无目录 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的权力都是由男性来掌控的。八千多年来,这一系统建立在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之上,而这样的意识形态又“反哺”了以下观念:女性劣于男性,男女之间就该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在性别歧视的表象之下,权力本身才是问题的核心。

2025-03-28 15:23:40 · P4

我们同样也清楚,必须瓦解整个性别歧视系统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平等。需要强调的是,真正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我们彼此之间的绝对一致。平等不等于“完全一样”,恰恰相反,它不会让我们的差异(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假定的差异)成为不平等、歧视和暴力的借口。因此,女性主义者要求的就是平等:不仅要求权利平等,也要求在现实中、日常里的各领域都平等。

2025-03-28 15:26:12 · P5

我们当然明白,不是所有男人都是欺凌者或强奸犯(还算走运)。在这里我们谈论的不是作为“个体”的男性,而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男性。需要更进一步指出的是:在他们之中,有些人由于肤色、性取向、贫穷或者残疾等问题,同样承受着社会支配的恶果。

2025-03-28 15:24:15 · P5

男性统治在赋予男孩们一定社会特权的同时,也同样给他们设置了陷阱。从孩提时代起,他们就被要求表现得“像男人一样,做真正的男人”,为此他们必须不断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因为我们希望他们是强大的、坚强的(尤其是不要“娘娘腔”),所以我们拒绝赋予他们脆弱和敏感的权利。被严苛的“不准软弱,永远坚强”的原则所束缚,男孩们被迫压抑自己的情感,也不得不为了避免被认为“女性化”而放弃投身于多个活动领域。这种对男性气质的极端标准化不仅是暴力侵害女性行为的根源,实际上也在折磨着男性。

2025-03-28 15:26:57 · P9

她们(指女性主义母亲)也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担心不知道如何与儿子打交道。伊丽莎白告诉我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在不贬损和不打击孩子的前提下传给女儿成为独立强大女性的秘诀,要比促使儿子质疑他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容易得多。

2025-03-28 15:28:38 · P21

对于她们的儿子,这些家长有两点格外重视。

首先是参与家务劳动。这已然是一场小革命了!“让这些未来的男人自主地完成他们本应完成的家务,是她们那代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卡米耶·马斯克莱对此强调。

其次是与暴力的关系。这些家长不希望激发儿子的侵略性。

2025-03-28 15:31:16 · P30

如今,我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无论男女,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想为将来培养出什么样的男性?不强暴、鄙视、殴打女人的男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还有更高的期待,即希望男孩们成长为这样的男人:他至少能意识到性别中的支配关系,并尽力去做出改变。是的,我们雄心勃勃,想要培养出反对性别歧视的儿子,一个女性主义男孩。

2025-03-28 15:29:51 · P36

在我们的社会中,性别构建了一个人的首要身份。性别甚至比年龄或性格更能定义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

2025-03-28 14:48:38 · P40

从出生起,男孩和女孩就被区别对待了。我们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归类到了不同的标签里,而正是这些标签让我们看到了差异——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差异。

2025-03-28 14:52:00 · P43

即便是教育专家也不能避免偏见和性别歧视。而且,他们的建议不是圣旨。

2025-03-28 14:56:44 · P46

同样,成年人很少和男孩分享他们的情绪状态和感受,反而更习惯向女孩表达。法国社会事务总监察局指出:“在男孩们身上,唯一能被容忍的情绪就是愤怒。

2025-03-28 14:58:20 · P47

如果我们希望用无差别的方式抚养男孩和女孩,我们就必须先意识到并理解——每个人都有“性别偏见”。以此为前提,我们才能分辨哪些是我们的条件反射,哪些是孩子真正的人格和需求。当一个婴儿在啼哭时,不能只因为他是个男孩就断定他在表达“愤怒”!

2025-03-28 14:59:56 · P48

2.不!男孩的大脑并不是被设计出来读路线图的

卡特琳·维达尔补充说:“在我们的一生中,大脑会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取决于我们的经历、学习情况、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大脑在任何年龄段都具有可塑性。” 2025-04-23 16:57:26 · P55

让我们记住,科学研究不是中立的。它既摆脱不了特定时代的争议,也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它是由人类主导的,而且多半是由那些身居高位的男性主导的,而这些男性多少都会以严谨的态度···和偏见为标准,去选择各式各样的研究主题和方法20。与诸多其他领域一样,科学也难逃性别歧视。 2025-04-23 17:01:59 · P57

问题是,尽管这些刻板印象毫无科学依据,但它们最终都塑造了它们所声称的那种现实。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威胁”:当个体成为负面描述的对象时,他会将负面描述内化,而这种内化会削弱他的表现。这就像某种皮格马利翁效应,刻板印象成为一种自证预言。 2025-04-23 17:06:35 · P58

性别并不是二元的

女孩或男孩?问题并不总是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正如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最近的一篇文章22中回顾的那样,我们现在知道,人类不是只分为染色体组成为“XX”的女性和“XY”的男性这两类的。在法国,约有40万人具有非典型遗传基因组,如5X、4X、YYX、YY、XXY(而且,其性征并不一定都很明显)23。间性人占全球出生人口的1%—2%,他们的生殖器不能被明确地定义为“男性的”或“女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男孩没有阴茎(一些男孩则长有子宫),一些女孩的睾酮水平很高(但却不会来月经)。 2025-04-23 17:11:00 · P61

让男孩们远离成见就是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贝内迪克特·菲凯还表示:“孩子们越少陷入性别歧视的刻板印象,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就越好。”当他们拥有更多的兴趣,就会在更多的领域感到自在,也就会较少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束缚。简而言之,他们能够更加茁壮地成长。 2025-04-23 17:10:02 · P61

4.男孩也可以选择粉色 玩具行业开始出现越来越明确的性别划分,早先曾是“中性”的玩具,后被划分到了或“女性”或“男性”的世界中。转折点出现在1990年代,用营销术语来说,就是玩具市场开始进行“细分。

通过根据小消费者的性别来细分市场,一个品牌的同一种产品可以销售两次,利润也成倍增加。 2025-04-25 13:16:37 · P74

让我们不要再像看到外星人那样看待喜欢粉红色的男孩了。爱一种颜色胜过另一种颜色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面对这种情况时,请审视一下自己的反应,不要感到惊讶,甚至发出嘲笑。

让我们不歧视那些穿“少女色”的男孩。他们这么做不是软弱或自卑的表现。正相反,在当下,一个男孩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在此起彼伏的笑声中继续穿着粉红色的运动衫。 2025-04-25 13:22:07 · P78

5.玩洋娃娃与性取向无关

·社会性别:社会性别由社会构建,指社会认为适合来的

男性或女性的角色、行为、活动和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因文化和时代而异。不久前,法国人还认为穿裤子或从事医生职业是非女性化的!与作为生物学依据的生理性别不同,社会性别是一个文化过程,是一个等级分类系统,并且造就了男性相对于女性的优越性。

·性取向:性取向对应的是我们的肉体以及性的欲望。它并不取决于我们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你可以有男性生殖器,有被标记为“女性化”的品位,同时还是个彻底的异性恋。相反,你也可以在充满男子气概的同时,还是个同性恋者。) 2025-04-25 13:26:23 · P83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把玩具娃娃放到儿子的手中!玩娃娃对孩子的健康(和平等)是有好处的。对于那些仍然心存疑虑的人,我的回应是:这么做不会让男孩的生殖器脱落,也不会让他们变成同性恋。唯一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就是在未来他们会成为很称职的父亲! 2025-04-25 13:27:37 · P84

8.建议而非审查? 我们可能还没有拿到完美的女性主义父母使用手册,但我们至少要知道一件事:关键是扩增,而不是删减。我们要把重心放在建立快乐的女性主义亲子关系上,给孩子们提供最多的选择,而不是耗尽心力地审查。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必须获得更多的自由。关于平等的讨论固然很好,但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并不会直接成为性别歧视的目标,因此讨论最终也不会对其产生太大的影响。我们都很清楚,在父权制的社会中,最终会是男孩们胜出,但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会更不自由。给男孩们真正自由的前提,是要质疑性别带来的枷锁,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出一千零一种热情。要质疑性别带来的桎梏,就要开阔他们的视野,开拓他们的可能性。 2025-04-25 13:47:11 · P108

第三部分向平和的男性气质迈进 但是,正如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所说,这种认为男性优于女性的模式,是一个彻底的“陷阱”。因为男子气概不仅要求男性主宰他人(女性、同性恋者、“娘娘腔”),还要求男性牺牲自己的个性和感受,让他们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绝不能表现出丝毫软弱的迹象。一次又一次,他们必须证明自己从头到尾都是真正的男人,充满勇气。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要为自己的冒失承担后果,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或是对别人、对自己施以暴力。

2025-05-07 17:32:30 · P112

显然,男子气概是一种不可抵达的理想。“总是存在比自己更强大、更勇敢、更有活力的人。我们永远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让-雅克·库尔蒂纳继续说道。因为男子气概所要求的事不可能实现,因此它会引发巨大的脆弱性。无论它代表的是已经失去的力量,还是尚未找到的力量,它都注定永远处于危险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我们总是能听到关于“男子气概危机”的讨论。

2025-05-07 17:41:58 · P122

3.终结有毒的男性气质 近年来,一些研究让这个问题终于得以曝光2”:对男性来说,因为男子气概的要求几乎不可企及,且它将恐惧和脆弱污名化,使得男性放大了羞耻感,否认自己患有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相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许多男人(和男孩)宁愿让自己陷入沉默、对某些事物成瘾或转向暴力(包括针对自己的暴力)。请记住:在关于男子气概的假想中,做死人比当弱者强。这就是站在支配者一方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说男子气概给男性提供了一堆社会与经济的优势和特权,那么拥有男子气概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2025-05-07 18:40:08 · P129

2.破除对“性”的误读161 这表明女性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甚至是完全被忽视了,就连女性自己都没意识到。

这没什么好惊讶的。从古至今,女性的性行为一直被严格禁止,她们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男性很重视积累性经验,但女性就不可以,否则她们就会被归类为“随便的女孩”和“荡妇”。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标准”,即同样的行为,根据行为人所属的社会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的评判。“一个有过性经历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肮脏的’。但对男性来说,这都不是事!”克波特博士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观察到。

2025-05-09 17:14:22 · P166

Manspreading(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男性开腿”“男式占座”或更粗俗直接的“水晶睾丸综合征”)就是其中一种现象,即许多男人在公共场所坐下时,总是将双腿分得非常开,迫使他们邻座的人(更常见的是他们邻座的女性)缩成一团。

2025-05-09 17:16:48 · P168

而等孩子长大到一定年纪时,我们可以提醒他们一些简单的事实:

·女性也有欲望;

·女性与男性一样,有权享受自由;

·女性拥有亲密关系并不比男性可耻;

·男性并非都是性活跃的;

·男性也重视柔情;

·所有的取向都是值得尊重的。

2025-05-09 21:24:39 · P172

让我们与荡妇羞辱作斗争。“荡妇羞辱”(slut-shaming)一词由北美女性主义者提出,意为“对女性的污名化”,包括因女性的行为和衣着而诋毁她或损坏她的名声。

通常这些困扰着女孩的“坏名声”都是由很小的事情引起的,如穿着、言行等。荡妇羞辱的想法正是来源于认同一些女性是值得尊重的,而另一些不值得。顺着这个逻辑得到的结果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女性即便受到侮辱、殴打,甚至被逼自杀,她也不该抱怨(“她不该穿成那样”“谁让她不检点的”···)。

我们轻蔑地谈论一些女孩时,就是在向孩子们暗示,外表性感或情感经历丰富的女孩不值得被尊重。很显然这是一个问题。

2025-05-09 21:23:01 · P172

3.针对男孩的性暴力 另一方面,不像我们常听到的那样,强奸不是情感受挫的结果。在1990年对114名被判强奸罪的男性进行的研究显示,89%的人表示他们在被拘留前每星期至少发生两次性行为。另一些实验,例如四名美国研究员在2004年进行的实验“也表明,导致强奸倾向的根本原因是对支配的憧憬,而不是满足性快感的想法。换句话说,侵害者进行强奸不是出于性冲动或性需要,而是出于对控制的渴望。诺埃米·勒纳尔在她的文章《终结强奸文化》中强调:“其他研究表明,倾向于实施性暴力或已经实施过性暴力的男性会都被权力所吸引,并自动将权力与性关联。”

2025-05-09 21:33:32 · P178

**“同意”的五项原则

·同意是自愿的:屈服(面对权威或某人的勒索)不是同意。

·同意是明确的:没有说出“同意”就意味着不同意。因此如果存有疑问,最好询问此人是否同意。

·同意者需要有做出同意决定的能力: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在睡觉、醉酒、失去意识或无法表达(例如由于事故或残疾)时,就意味着对方没有能力同意。

·同意是具体的:同意指在某个具体的时刻准许某人进行某种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某次同意过某事,就意味着下一次我们还会继续同意。

·同意是可撤销的:我们有权在任何阶段撤销或拒绝进一步行动。**

2025-05-09 21:36:57 · P183

3.来自男性的声音 通过拒绝让自己受制于性别的枷锁这些男人可以培养出一种从容的男性气质,摆脱必须有所成就的义务。这是一种不需要通过贬低女性以拔高自己的男性气质,一种最终使真正平等的世界成为可能的男性气质。

2025-05-09 22:35:48 · P227

结语再见!男孩工厂 性别刻板印象会限制男孩的眼界,但通过日复一日地解构性别定型观念,我们可以控制性别刻板印象的有害影响。通过打破性别歧视的禁锢,男孩更有机会探索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充分开发潜力、表达个性。通过远离神圣不可侵犯的男子气概模式,远离它对表现力和支配力的崇拜,可以防止男孩落入有毒的男性气质的陷阱。通过揭开男女关系的神秘面纱,他可以与异性建立更丰富、更平等的关系。以平权的观念养育男孩,不只是教会他什么是性别歧视,更是提供给他成长为一个更自由的男人的可能。他可以以多元的、无偏见的方式活出自己,既不歧视异己,也不畏惧平等。简而言之,他可以成为有可能改变世界的男人。

2025-05-09 22:38:04 · P231

[日] 今村昌弘

pEb8vTA.jpg

ISBN:9787559664037 原作名: 兇人邸の殺人 作者: [日] 今村昌弘 译者:吕灵芝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2-9 阅读日期:2025.4.19~5.2 编号:558

虽然阅读时间跨越了两个月,但真正阅读的部分基本上是在5月2号。推理小说花点时间集中在一天看完可能性很大~

回归正题,故事内容是叶村让和剑崎比留子这两个主角参与了一个任务委托,他们需要查清一个名叫“凶人馆”的建筑中不断消失的工作人员的去向以及整个事情的真相。没 想到在大家进入馆的第一天便接连死去了好几个人。他们都是被一个凶悍的巨人怪物杀死,其后更被斩断了头颅放进了一个叫“首冢”的地方。更令人不安的是,除了被怪物杀死外,还发现了疑似被人杀手的受害者,大家的处境变得尤为艰难……

怪物的身份是谁,这个隐藏在一群人之中的“幸存生还者”——四十年前的研究对象,拥有异于常人的力量的人,又是谁呢?

—————————— 以下剧透

在真相揭晓的时候的确觉得很感人啊。表面上的杀戮背后却是遵守约定的保护。这个怪物在几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女孩,被人为的病毒感染之后,不定时会出现幻觉,把人看成了大肆扰乱的猴子,为了保护她认定的伙伴和家人,必须要把这些猴子杀死! 最后凶手的牺牲诡计也是很绝。把钥匙含在嘴里,通过怪物杀死人后会斩首并带回“首冢”的习惯把钥匙“运送”到主角手上。

对于这个故事推理的部分,我看得有点头晕,因为看的是电子版,要配合地形图和每个人的行动轨迹,我就懒得翻来翻去了,只能说看了个大概。不过故事背景的设计,包括里面的回忆等等,我都觉得作者写得很好~到结局泪目了。

J.K. Rowling / Jim Kay

pEbSh9K.jpg pEbSWh6.jpg

ISBN:9781781100080/ 9781408845653 作者: J.K.Rowling 出版社:Pottermore/Bloomsbury Children's Books 阅读时间:2025.4.3~5.1 编号:557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部,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从电子版到后面买的英版的彩绘版本,终于看完了!撒花~~(感觉看英文的实体书比电子版的阅读速度要快,可能是因为看实体书的时候查阅单词的次数频率降低了就一直在不停地翻页)

真的很佩服罗琳对于角色塑造的能力,从我们熟知的铁三角,校长,院长,海格,多比,甚至日记本中的记忆(那个里德尔)角色性格很鲜明!看完之后有点迫不及待想要重温电影,也非常期待剧场版的出现。 (看一下五一能不能把第三本也看一点,要追上猫头鹰书店大家的进度啦~)

书摘

Chapter 1 – The Worst Birthday Dudley had said the very thing Harry had been thinking himself … maybe he didn’t have any friends at Hogwarts … 2025-04-03 21:54:23 ‘Jiggery pokery!’ said Harry in a fierce voice. ‘Hocus pocus … squiggly wiggly …’ 2025-04-03 21:52:41 Underage wizards weren’t allowed to use magic outside school. 2025-04-03 21:48:29 Harry left through the back door. It was a brilliant, sunny day. He crossed the lawn, slumped down on the garden bench and sang under his breath, ‘Happy birthday to me … happy birthday to me …’ 2025-04-03 21:47:21 This was too much for both Aunt Petunia and Harry. Aunt Petunia burst into tears and hugged her son, while Harry ducked under the table so they wouldn’t see him laughing. 2025-04-03 21:43:52 and somehow – nobody understood why – Voldemort’s powers had been destroyed the instant he had failed to kill Harry. 2025-04-03 21:35:59 Harry, on the other hand, was small and skinny, with brilliant green eyes and jet-black hair that was always untidy. He wore round glasses, and on his forehead was a thin, lightning-shaped scar. 2025-04-03 21:31:58 Harry looked nothing like the rest of the family. 2025-04-03 21:31:52 The Dursleys were what wizards called Muggles (not a drop of magical blood in their veins) and as far as they were concerned, having a wizard in the family was a matter of deepest shame. 2025-04-03 21:18:43 He missed Hogwarts so much it was like having a constant stomach ache. He missed the castle, with its secret passageways and ghosts, his lessons (though perhaps not Snape, the Potions master), the post arriving by owl, eating banquets in the Great Hall, sleeping in his four-poster bed in the tower dormitory, visiting the gamekeeper, Hagrid, in his cabin in the grounds next to the Forbidden Forest and, especially, Quidditch,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the wizarding world (six tall goalposts, four flying balls and fourteen players on broomsticks). 2025-04-03 21:15:54 Ever since Harry had come home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Uncle Vernon had been treating him like a bomb that might go off at any moment, because Harry wasn’t a normal boy. As a matter of fact, he was as not normal as it is possible to be. 2025-04-03 21:04:59 belch 打嗝 2025-04-03 20:47:34

Chapter 2 – Dobby's Warning She ruffled her feathers and gave him a look of deep disgust. 2025-04-03 22:27:56 Harry Potter asks if he can help Dobby … Dobby has heard of your greatness, sir, but of your goodness, Dobby never knew …’ 2025-04-03 22:12:01 Sit down,’ said Harry politely, pointing at the bed.To his horror, the elf burst into tears – very noisy tears.‘S-sit down!’ he wailed. ‘Never … never ever …’Harry thought he heard the voices downstairs falter.‘I’m sorry,’ he whispered, ‘I didn’t mean to offend you or anything.’‘Offend Dobby!’ choked the elf. ‘Dobby has never been asked to sit down by a wizard – like an equal –’ 2025-04-03 22:00:11 Harry noticed that it was wearing what looked like an old pillowcase, with rips for arm and leg holes. 2025-04-03 21:57:37 Chapter 3 – The Burrow ‘It’s a bit small,’ said Ron quickly. ‘Not like that room you had with the Muggles. And I’m right underneath the ghoul in the attic, he’s always banging on the pipes and groaning …’But Harry, grinning widely, said, ‘This is the best house I’ve ever been in.’Ron’s ears went pink. 2025-04-05 14:07:29 Bless them, they’ll go to any lengths to ignore magic, even if it’s staring them in the face … 2025-04-05 14:00:03 At that moment, there was a diversion in the form of a small, red-headed figure in a long nightdress, who appeared in the kitchen, gave a small squeal, and ran out again. 2025-04-05 11:33:10 She flicked her wand casually at the washing-up in the sink, which began to clean itself, clinking gently in the background. 2025-04-05 11:32:23 The clock on the wall opposite him had only one hand and no numbers at all. Written around the edge were things like ‘Time to make tea’, ‘Time to feed the chickens’ and ‘You’re late’. 2025-04-04 23:37:42 All three of Mrs Weasley’s sons were taller than she was, but they cowered as her rage broke over them. 2025-04-04 23:35:40 Lower and lower went the flying car. The edge of a brilliant red sun was now gleaming through the trees. 2025-04-04 23:31:59 A faint pinkish glow was visible along the horizon to the east. 2025-04-04 23:31:33

Chapter 3 – The Burrow Yeah, Dad’s mad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Muggles, our shed’s full of Muggle stuff. 2025-04-04 23:30:41 Draco Malfoy made Dudley Dursley look like a kind, thoughtful and sensitive boy. 2025-04-04 23:26:40 Harry couldn’t believe it – he was free. He wound down the window, the night air whipping his hair, and looked back at the shrinking rooftops of Privet Drive. Uncle Vernon, Aunt Petunia and Dudley were all hanging, dumbstruck, out of Harry’s window. 2025-04-03 22:47:43 ‘A lot of wizards think it’s a waste of time, knowing this sort of Muggle trick,’ said Fred, ‘but we feel they’re skills worth learning, even if they are a bit slow.’ 2025-04-03 22:43:54 ‘Stop gibbering,’ said Ron, ‘we’ve come to take you home with us.’‘But you can’t magic me out either –’‘We don’t need to,’ said Ron, jerking his head towards the front seats and grinning. ‘You forget who I’ve got with me.’ 2025-04-03 22:41:55

Chapter 4 – At Flourish and Blotts ‘Leave him alone, he didn’t want all that!’ said Ginny. It was the first time she had spoken in front of Harry. She was glaring at Malfoy. 2025-04-05 21:50:56 Bill was the oldest Weasley brother. He and the next brother, Charlie, had already left Hogwarts. Harry had never met either of them, but knew that Charlie was in Romania, studying dragons, and Bill in Egypt, working for the wizards’ bank, Gringotts. 2025-04-05 14:21:19 What Harry found most unusual about life at Ron’s, however, wasn’t the talking mirror or the clanking ghoul: it was the fact that everybody there seemed to like him. 2025-04-05 14:09:57

Chapter 5 – The Whomping Willow Every year, this aged old hat, patched, frayed and dirty, sorted new students into the four Hogwarts houses (Gryffindor, Hufflepuff, Ravenclaw and Slytherin). 2025-04-06 14:18:13 Innumerable candles were hovering in mid-air over four long, crowded tables, making the golden plates and goblets sparkle. Overhead, the bewitched ceiling which always mirrored the sky outside, sparkled with stars. 2025-04-06 14:18:04 as the sun started to sink into their floor of cloud, staining it a deep pink. 2025-04-06 14:03:20 London was soon far behind them, replaced by neat green fields which gave way in turn to wide, purplish moors, villages with tiny toy churches and a great city alive with cars like multi-coloured ants. 2025-04-06 13:59:40 It was a different world. The wheels of the car skimmed the sea of fluffy cloud, the sky a bright, endless blue under the blinding white sun. 2025-04-06 11:35:26 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back to Hogwarts, but his month at The Burrow had been the happiest of his life. 2025-04-05 22:04:36

Chapter 6 – Gilderoy Lockhart ‘You could’ve fried an egg on your face,’ said Ron. ‘You’d better hope Creevey doesn’t meet Ginny, they’ll be starting a Harry Potter fan club.’ 2025-04-09 21:08:10 It was remarkable how he could show every one of those brilliant teeth even when he wasn’t talking. 2025-04-07 17:12:35

Chapter 7 – Mudbloods and Murmurs ‘Dirty blood, see. Common blood. It’s mad. Most wizards these days are half-blood anyway. If we hadn’t married Muggles we’d’ve died out.’ 2025-04-09 21:44:33 ‘An’ they haven’t invented a spell our Hermione can’t do,’ said Hagrid proudly, making Hermione go a brilliant shade of magenta. 2025-04-09 21:41:39

Chapter 8 – The Deathday Party ‘Trust me,’ said Ron. ‘We don’t want to be found here.’ 2025-04-15 21:12:36 ‘Shouldn’t we try and help –’ Harry began awkwardly. 2025-04-15 21:12:32 Rain was still lashing the windows, which were now inky black, but inside, all looked bright and cheerful. The firelight glowed over the countless squashy armchairs where people sat reading, talking, doing homework 2025-04-15 20:52:34 Amazed at his luck, Harry sped out of the office, up the corridor and back upstairs. To escape from Filch’s office without punishment was probably some kind of school record. 2025-04-15 20:47:13 Fred and George Weasley had an entire drawer to themselves. 2025-04-15 20:34:53 Chapter 9 –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What’s up?’ said Harry.‘I – don’t – like – spiders,’ said Ron tensely.‘I never knew that,’ said Hermione, looking at Ron in surprise. ‘You’ve used spiders in potions loads of times …’‘I don’t mind them dead,’ said Ron, who was carefully looking anywhere but at the window, ‘I just don’t like the way they move …’Hermione giggled. 2025-04-16 18:52:26

Chapter 9 –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I wouldn’t be in his house if you paid me. Honestly, if the Sorting Hat had tried to put me in Slytherin, I’d’ve got the train straight back home …’ 2025-04-16 18:48:52 Hogwarts was founded over a thousand years ago – the precise date is uncertain – by the four greatest witches and wizards of the age. The four school houses are named after them: Godric Gryffindor, Helga Hufflepuff, Rowena Ravenclaw and Salazar Slytherin. 2025-04-16 18:43:31 A Squib is someone who was born into a wizarding family but hasn’t got any magic powers. 2025-04-15 21:25:38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2025-04-15 21:23:34 Much as he detested Filch, Harry couldn’t help feeling a bit sorry for him, though not nearly as sorry as he felt for himself. If Dumbledore believed Filch, he would be expelled for sure. 2025-04-15 21:17:31

Chapter 10 – The Rogue Bludger But mostly, sir, life has improved for my kind since you triumphed over He Who Must Not Be Named. Harry Potter survived, and the Dark Lord’s power was broken, and it was a new dawn, sir 2025-04-17 22:47:52 Dobby can only be freed if his masters present him with clothes, sir. 2025-04-17 22:42:53 ‘This is all your fault,’ George said angrily to Wood. ‘“Get the Snitch or die trying” – what a stupid thing to tell him!’ 2025-04-16 19:56:48 ‘It’ll be down to you, Harry, to show them that a Seeker has to have something more than a rich father. Get to that Snitch before Malfoy or die trying, Harry, because we’ve got to win today, we’ve got to.’‘So no pressure, Harry,’ said Fred, winking at him. 2025-04-16 19:50:32 ‘I never thought I’d see the day when you’d be persuading us to break rules,’ said Ron. ‘All right, we’ll do it. But not toenails, OK?’ 2025-04-16 19:44:23 It was decorated with drawings of people halfway through transforming into other people. Harry sincerely hoped the artist had imagined the looks of intense pain on their faces. 2025-04-16 19:42:02

Chapter 11 – The Duelling Club ‘I spoke a different language? But – I didn’t realise – how can I speak a language without knowing I can speak it?’ 2025-04-21 15:56:15 Harry wasn’t sure what made him do it. He wasn’t even aware of deciding to do it. 2025-04-21 15:51:08 Who cares?’ said Harry and Ron together. 2025-04-21 15:39:54 If he doesn’t stop trying to save your life he’s going to kill you.’ 2025-04-17 23:02:51 Conjuring up portable, waterproof fires was a speciality of Hermione’s. 2025-04-17 23:00:09

Chapter 12 – The Polyjuice Potion Percy, who hadn’t noticed that Fred had bewitched his prefect badge so that it now read ‘Pinhead’, kept asking them all what they were sniggering at. 2025-04-21 17:39:13 Fred and George, however, found all this very funny. They went out of their way to march ahead of Harry down the corridors, shouting, ‘Make way for the heir of Slytherin, seriously evil wizard coming through …’ 2025-04-21 17:33:52 Harry didn’t mind; it made him feel better that Fred and George, at least, thought the idea of his being Slytherin’s heir was quite ludicrous. But their antics seemed to be aggravating Draco Malfoy, who looked increasingly sour each time he saw them at it. 2025-04-21 17:33:43

Chapter 14 – Cornelius Fudge ‘However,’ said Dumbledore, speaking very slowly and clearly, so that none of them could miss a word, ‘you will find that I will only truly have left this school when none here are loyal to me. You will also find that help will always be given at Hogwarts to those who ask for it.’ 2025-04-30 21:49:19

Chapter 18 – Dobby's Reward It is our choices, Harry,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far more than our abilities.’ 2025-05-01 22: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