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栖息地

各种书的读后感~

清明谷雨

pVniHmj.jpg

ISBN:9787553531885 作者:清明谷雨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6 阅读日期:2025.6.27~6.28 编号:570

酸涩口的暗恋小说真的蛮对我胃口的,特别是经过了磨难之后开出的花也感觉特别美丽和完美。 作为追逐者和守护者的陈勉真的让人很痛心,那种只想着付出不需要任何回报,战战兢兢的,奉献自身的爱意实在异常澎湃,但是又逼着自己克制感情,不越雷池一步,隐忍而又强烈的爱意若不被对方感知的确是极度遗憾的事情。 被追逐的人赵声阁,纵然是天之骄子,却在幼年的时候被剥夺了个人意愿,只能成为家族权力地位金钱延续的工具,当成年后逐渐摆脱了家族的桎梏立于不败之地的时候,也早已失去了感情。 两个人之间的拉扯看得我这个老母亲揪心不已(虽然也有很多的糖啦),这个作者的文笔实在好,很多经典的场景都让我想一再回味,难得这次有正版出版。可惜的是为了符合某些旋律,很多爱情被强硬地转为了友情,味道差了不少,只能自己对照着网络的版本一点点地加调料,啧啧。

[日] 江户川乱步

pVeTtxS.jpg

ISBN:9787559672667 作者: [日] 江户川乱步 译者:冷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 阅读日期:20251.14~6.25 编号:569

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这一本书竟然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通常类型小说我基本上都看得比较快,不过这本书因为是短篇中篇的集合,所以的确有时候看着看着就会停下来速度一直不太快就是了~

江户川乱步的故事在书写的年代应该算是开创性的,只是来到现在的话,读者看推理故事看得比较多了,对于作案手法有了阅读积累,就显得独步的故事没有那么惊艳了。不过其中的几个故事,作者把场景描写得十分恐怖跟慑人,非常经典。

想起来之前收集的乱步异人馆漫画,把故事的精髓都画出来了。想寻求刺激的时候可以重温哈哈。

##书摘 阴兽 一个侦探得到过多的证据,就要提高警惕 2025-01-14 21:40:30

第二种不妨称为侦探型,这类小说家心理健康,对罪犯的内心描写没有兴趣,只喜欢描写推理的过程,这样才能彰显其在逻辑方面的才能。 2025-01-14 20:24:03

对犯人的残酷内心做一番细致的描绘 2025-01-14 20:23:54

人间椅子 望老师不吝赐教。先此致谢,不尽欲言。 我喜欢这个结局哎,那为什么我印象中,是有另外一个人皮椅子的结局,难道存在于我的幻想中吗? 2025-01-18 00:12:23

百变艺人 “人皮面具”​。 可是身型,体态等,靠一张皮也无法完全改变呀 2025-01-25 13:22:51

大青虫 可是须永中尉这样的“奇迹”​,究竟是福气,还是悲哀呢? 2025-01-25 20:52:03

她在猜测着,他虽然变得有些呆傻,然而在他这种身体被废掉的人心里,也许有自己另外的一个世界,那是时子完全陌生的地方,而他乐得其所。这么想着想着,时子的心就悬了起来。 2025-01-25 20:48:43

一人双职 他感到自己太愚蠢了,简直是自食恶果。 哈哈哈抵啊!自己自愿跳入漩涡之中,还要使计把旁人也拉下来。 2025-03-13 15:55:55

人这种动物真是纠结,百无聊赖时,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2025-03-08 19:01:15

地狱的滑稽大师 可是我是一名侦探,深知分析案情,绝不能拘泥于表象,一定要洞穿问题的实质。 2025-03-20 23:20:16

人生总是有很多意外,而且总是以荒谬的形式出场,因此当悲剧来临的刹那,往往让人不知所措。 2025-03-20 20:34:22

红房子 哈哈,你们没有想到,我所讲的所有故事,都和这子弹一样是假的吧?还好,我比较擅长表演……看你们这么空虚,我所做的一切是不是让你们感到很有趣啊?” 这假话你最好说的是真的😒 2025-03-25 23:52:24

一般大家都愚昧地信奉这么一条原则,就是认为犯罪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因为法律会对所有的杀人者一视同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我刚才给大家举的那两个例子,就有很多的杀人行为并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025-03-25 23:44:52

我一直认为世上的一切都乏善可陈,在这个世上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2025-03-25 23:40:52

与画中人同行的人 我觉得,面对一种莫名的恐惧时,不能逃避,只能逼近它。 2025-04-25 12:46:03

D坂杀人案 人类的观察力和记忆一点儿都不可信 2025-05-25 16:10:11

这地方太小,连坐垫都没有。你瞧瞧哪本书比较软,就拿来当坐垫吧!实在不好意思。” 2025-05-25 16:05:46

四面墙和纸门旁边都堆满了书,差不多顶到了天花板。除了书,房间里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日常用具。他晚上怎么休息呢?我一头雾水。 2025-05-25 16:05:41

心理测验 你忽略了这一点。你只是想着要让自己回答得尽量快些,殊不知速度太快也是致命的表现。 2025-06-25 16:16:43

三重旋涡 心怀仇恨的人无法遏制自己的仇恨,被恨的人却往往毫不知情。 2025-06-25 18:50:02

[日]桐生操

pVZxDK0.jpg

ISBN:9787505727830 作者:[日]桐生操(堤幸子、上田加代子) 原作名:本当は恐ろしいグリム童話 译者:霍涛、陈兴华译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3年 阅读时间:2025年6月~6月23日 编号:568

这本书我记得我是初中看的,标题应该也是类似于这个,说的是初版格林童话的故事。我有点记忆模糊了,印象最深的还是觉得这些故事一点都不适合给儿童看,因为充斥着各种情色、暴虐、乱伦、滥交等要素。 不确定出版的这个格林童话是日本作家的还原还是魔改,不过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老少皆宜的版本应该也是修改过很多次的了。

在这一本格林童话里,白雪公主并不是被继母所迫害,而是亲生母亲想要杀她。原因主要是出于嫉妒——女儿和国王乱伦。当时我看到真的炸裂三观。

然后灰姑娘则正常一点。仙女教母没有出现,出现的是曾经受过灰姑娘母亲恩惠的人。她通过母亲给她的钱进行投资,攒了一大笔钱,所以回来报恩。这个故事在整本书里逻辑性最强,而且没有很多那种“奇奇怪怪”东西。

睡美人这个故事非常黄暴,因为情节设置是这样子的,让睡美人陷入睡眠的不是真正的纺锤,而是她被男性强奸。而之后王子和公主的婚后生活是一地鸡毛(沉睡百年之后与社会脱节的公主这一点呢倒是让人觉得还蛮可信的)。

最后一个故事杜松树非常的残暴,继母把孩子杀了之后煮成肉汤让其父亲喝。我真是觉得无论是真是假想出这些情节还想让儿童看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啊……感觉这个版本的格林童话只能当做是猎奇故事来看了。

不过呢,这本书在每一个故事后都有资料的搜集和心理方向的分析,这点又让我感觉作者不是在乱写乱改。

[日]若桑绿

pVErIoR.jpg

ISBN:9787559681584 作者:[日]若桑绿 原作名:お姫様とジェンダー:アニメで学ぶ男と女のジェンダー学入門 译者:董纾含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5-2 阅读日期:2025.5.16~6.17 编号:567

这本书以四五十年代迪士尼的几个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为线索,串起整个脉络,批判了公主这一身份和她们的被动等待。我本来觉得这个作者写得有点浅显,但是看到结尾标注的日期,这本书成书于2002年,至今已经是23年了,想见当时对于倡导女性独立,“结婚不是最终目的”的想法其实已经是比较超前了。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和二十几年前对比,性别平权、男女平等这些议题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进展。书里提到的性骚扰、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等等的现象仍然存在。感觉比起让女性觉醒,多开阔思维,男性才应该是被改造,需要上课的对象吧。

然后还想到,迪士尼在这十几二十年发展的对于公主相关命题的电影跟以前也有很大的区别,更加强调公主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强调个性,包括不再被动等待,让她们主动出击;包括拥有力量感等等。反倒是现实中的女性还没有动画中的女性那么进步……

书摘

第一章 应该如何在女子大学教授性别学 在讲义开头,我想还是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性别”。我们人类是通过雌雄异体的性活动来实现生殖的,从生殖功能看,人类存在解剖学意义上的雄性、雌性两种类型。这种因生理学层面的不同而产生的雄性和雌性,属于与生俱来的“性别/sex”,被称为“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

然而,在数万年的变迁中,人类发展出了和其他动物不同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文化。而且在动物性的性别差异之上,还建构了文化、社会、政治,乃至心理学方面的性别差异。这被称为gender,和sex是不同的。 2025-05-16 11:14:46 · P3

也就是说,因为拥有可以生孩子的身体功能,女性就被决定了只能围着生孩子、养孩子、做家务转,被圈进了家庭这样一个“私有领域”中。之所以用“圈进”这样的表达,是因为社会并不是直接在女性脖子上套了绳子,把她们绑走,而是“圈起来”,让她们只能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前进,并且还要加以诱导,让她们不停地向着决定好的方向前进。比如,倘若没有为女性的自力更生提供合理的职场环境和切实的工作条件,那女性就只能去结婚,因为那样显然更轻松。 2025-05-16 13:48:23 · P4

然而,那时候女性发出的声音还太过微小。当时还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则是建立在阶级差异之上。欧洲的天主教和日本的佛教,都在以宗教的名义传播女性是“罪孽深重的性别”的观念。歧视女性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女性的声音往往惨遭埋没。在任何宗教中,教主、最高的神、地位最高的宗教学家全都是男性,从中我们不难明白:这些宗教全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 2025-05-16 13:53:53 · P7

一个社会倘若不尊重孕育生命的性别,那么生命的数量必然不会再增长。 2025-05-16 14:07:18 · P10

那么,关于父权制,我们可以将它描述成一个在社会各个结构和家庭中,由男性掌握核心权力的社会,一个地位、财产、姓氏、祭祀(礼拜祖先和宗教)等均由男性传承的社会,其中女性和儿童的地位均位于男性之下,处于社会的边缘。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源自男女两性自然的能力差距。因为从个人角度看,有的是拥有卓越智慧和体能的女性。而制度、习惯思想、道德则必须塑造出我在前文提到的所谓“女性的职责和性格”。以上种种,都在努力将女性圈在生殖和私人领域内,也就是说,按照性别维持着整个社会的秩序。 2025-05-16 14:11:29 · P13

在一个国家中,一半的国民生来就是另一半国民的仆人或助手,国家无法保证她们有尊严地自由生活的权利,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产生的能量自然也就只有一半。如果在家庭中,只有男性掌握经济大权,支配所有家人,那么这个家庭中的成员们也将不再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一名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处于受父亲支配的地位,那么在她心里,拥有家庭、生育子女就等同于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这必然会导致再生产(生命的生产)减退,人口减少,女性丧失希望和独立性。由失去了这些的女性养大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必然是萎缩的、荒芜的,全人类最终将对未来的幸福和发展丧失一切信心。 2025-05-16 14:13:15 · P14

道林指出,正如《灰姑娘》中十分典型的表现,女性往往会有将自身的幸福和人生方向委于他人的倾向。而这种心理倾向,就是“灰姑娘情结”。道林认为,在这种情结下,女性就算遇到机会,也会恐惧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抓住它。她们往往会有“对成功心怀不安”的倾向。这一类的性别规范从外部就将我们束缚住,同时也对我们的内在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关注性别能让我们发现,即便是在公开的层面做到了平等,可这种内在的束缚仍旧没有消失;也能让我们发现这种束缚正凌驾于公开层面之上,阻挡着现实的变化;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对这种束缚发起挑战。 2025-05-16 14:26:48 · P27

第二章 公主故事和性别

必须改变这个“失去性魅力、失去生殖功能的女人就是废品”的男性社会。性价值并不等同于人的价值,无论男女,这一点都是一样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让年轻女性去思考自己漫长人生的真正活法是什么。如果一半的人类,她们的后半生都是被践踏的、是不幸的,那这个社会显然不是什么像样的社会。它不过是一个以肉体和性价值为基准的社会,是雄性动物的社会。它与进步的、拥有平等尊严的人类社会相去甚远。无法改变这种状态,将会为我们的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025-05-17 16:44:16 · P47

女人只要把男人搞到手,就能衣食不愁,然而男人却必须去经营自己的事业。搞得到男人的女人不需要再研究什么学问。通过这番逻辑,他们聪明地将那些有可能成为自己对手的女生排除在外。 2025-05-17 16:48:15 · P51

要形成一个生存于公共领域中的人格,需要满足几大条件。第一,从形成这一公共领域的集团整体去考虑,生成自己属于该集体的自觉。也就是说,自己在其中不属于任何一种特权性质的存在,而是属于集体中的一分子。第二,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又保有足够的尊严,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身处整体也不会丧失自己的独特性。第三,肩负维护整体的责任,同时还要不断向这个整体输出自己的意见,保持整体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2025-05-17 16:59:16 · P59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希望这个社会不要再对女性强调“女人这一生必须结婚,只有结婚才是女人唯一的幸福”。结婚可能会让女人幸福,但也可能导致不幸。幸福的模样千人千面,每个人的幸福都不相同。社会应该告诉女性:要去追求自己梦想中幸福的模样。 2025-05-17 17:03:30 · P64

德国心理学家荣格及其学派的众多心理学者也对童话做出了诸多分析。童话和神话一样,都是能够快速解释民族深层心理的关键。 2025-05-17 17:12:01 · P69

而另一边,在美国圣母大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又于菲尔丁研究所取得临床心理学学位的女性主义咨询师马多娜·科尔本施拉格,在她的著作《吻别睡美人——童话与女性的社会神话》中写到:这种“沉睡”,象征了父权制强迫青春期少女接受被动的“性”,阻碍她们去拥有主体性的人生,逼迫她们以完全被动的形态深陷一种等待男性来爱自己的状态中(参考本书《阅读<睡美人>》一章内容)。 2025-05-17 17:13:47 · P71

第三章 阅读《白雪公主》

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将女性和母亲完全对等,当女性被这样的决定论打上印记时,一旦她们无法爱上自己的孩子,就会深陷绝望和自责中。 2025-06-06 21:31:21 · P94

女性围绕“美貌”展开的争夺战,从古代神话开始就已存在。自古希腊神话中“帕里斯的审判”`起,西方世界已经将这种“争艳”视作非常普遍的现象。由男性去审判女性中谁最美的制度古已有之,且早已成为习惯。现代的选美比赛就是典型。因为所有的选美比赛,都是按照男性视角下女性的理想程度、以外貌美为主的性吸引力,以及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气质,为参赛的女性排序。这种比赛无视了每个女性个人的价值和本性,以及她们作为人的尊严,将她们硬放进一些规定好的条条框框里去评判。所以在性别进步的国家,选美比赛是被废止的。 2025-06-06 21:33:51 · P96

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是要由我们每个人亲手创造的。面对本就存在的“善”和“恶”的标准,我们不该毫无批判意识,全盘接受。力量更强、更有责任感的女性会被评价成“没有女性气质”,“不生孩子的女性”会被扣上“恶女”的帽子。然而,这些其实并非普遍性的善恶,它们只是过去的时代制造出的一些共同观念而已。在以后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并通过这些判断来实现自我。一切都要由作为主体的我们自身来下判断和做决定。 2025-06-06 21:44:39 · P101

过去的文化和精神科学促使女性与女性斗争,把女性放在一个彼此争夺的位置上。“女人的敌人是女人”这种固定观念(刻板印象),是一种有效分割、统治女性的政治战略。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不是“圣女”,当然也不是“恶魔、女巫、恶女”。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一些模子罢了。现实中的我们更加复杂、更加多面,而且个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2025-06-06 21:43:39 · P101

“因此,童话传说中母亲的形象才分裂成了两种,也就是负责养育的‘好妈妈’和负责破坏的‘坏妈妈’。前者被认为是真正的母亲,后者则同没有母爱的其他女性——原型中的继母相关联··‘好妈妈’实际上是神话的‘内投’(将和自己无关的事项当成和自己有关的精神作用),‘坏妈妈’则是针对现实中母亲的缺陷所进行的空想上的批判——也就是说,她是我们自身恐惧的投射。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精神病患者中,压倒性的大多数都将母亲当成是‘邪恶’的代表。” 2025-06-06 21:46:58 · P103

还有很糟糕的一点,母亲这种“以他者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让女性陷入一种由男性掌控的组织结构中。女性会为了获得男性的青睐和爱意拼尽全力,从而损伤女性之间的友情和联系。因为女性被禁止实现自我、改善自己,以及从那种状态中脱身,也就是说,女性是被禁止实现“超越”的,所以她们就会希望所有女性都和自己一样,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她们会嫉妒其他优秀的同性飞跃这些界限,她们需要将所有女性都平均化,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她们的妒意才会那么重。在此,科尔本施拉格尖锐地指出:一个女性让另一个女性吃下的“毒苹果”,指的正是这种“嫉妒”。 2025-06-06 21:50:32 · P104

父权社会强制女性去付出无私的、献身的爱——在母性神话中,女性必须无私奉献自己。父权社会迫使女性遵循外部强行赋予她们的价值观去生活,而这种价值观和她们的内在意志毫无关系。如此一来,这些被强迫无私献身的女性,就会形成一种既要压迫自己,也要压迫女儿的行为结构。科尔本施拉格认为,“一些在塑造自我之前先生了孩子的女性,是无法养育出自主的女儿的”。 2025-06-06 21:48:25 · P104

毋庸置疑,这个理想社会就是父权制的社会。很多学生虽然欣赏这个故事,但同时也注意到了其中潜藏着的意识形态。这告诉我们:不要对媒体传播的内容囫囵吞枣,要客观地去调查“谁”“在何时”“面向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去制造这些内容。要看清楚,什么媒体都不是“纯白”的,其背后一定隐藏了政治性、社会性的信息(意义的传达)。学习这些是拥有主体性生活的必要训练。 2025-06-06 21:55:45 · P109

第四章 阅读《灰姑娘》

“王子并不爱灰姑娘这个人。”这其实是一句相当苦涩的批判:它指出,男性是凭性方面的喜好去审视女性的,他们并没有把女性当成一个具体的人去看待。 2025-06-14 09:45:15 · P129

第五章 阅读《睡美人》

放在当下的教育中也是一样。性方面的东西基本被藏起来不谈,这对当下的小孩来说其实是很危险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的教育,都不谈及性方面的教育。等到了性成熟的年纪,这些孩子会变得没有任何主见,不是吗?没有相关的知识,就不会产生思考,也不会采取行动,所以只能仰赖肉体。如果把被男人爱当成人生的全部,那如果那个男人不再爱自己,人生岂不是一片虚无了吗?(I·J) 2025-06-15 13:20:25 · P152

只要我们的社会还是男性中心的社会,我们的文化还是对男性的性暴力特性基本持肯定态度的文化,那这样的性犯罪就绝不可能消失。

在这种男性中心的社会中,文化和教育全部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并不会教育男性“绝对不能暴力侵犯女性”。只有女孩才会被教育“独自走在森林里会被袭击”,被教育“男人是狼”。可是,到了男人这边,他们却没有受过“人不能做狼”的教育。女性也是拥有人的尊严和权利的、独立的存在,男女的性关系,是要建立在平等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必须让大家接受这样的教育,或者不如说,是必须让男孩知道这一点。 2025-06-15 13:24:57 · P154

第六章 《情话童真》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从中世纪起流传至今的“印记”清理干净。否则,21世纪女性的生活能力就无法建构起来。学生们其实一直以来都非常相信,王子总有一天会出现,然后自己的人生就会迎来重大的转折。但事实自然并非如此。王子可能会来,也可能不来。就算来了,真正和自己共度一生的可能也不是王子。而且,那王子究竟是真正的王子还是叫花子,也不好说,一切全凭偶然相遇。重要的是,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不要把人生托付到偶然和等待上,要自己认真去描绘幸福生活的蓝图才行。 2025-06-17 18:30:19 · P178

结 语 公主啊,靠自己觉醒过来吧

正是因为女性被认定是愚蠢的、仅凭“性”而存在的,所以在遇见拥有强大自我的女性时,人们才会感到无法理解。 2025-06-17 19:12:32 · P202

[日] 连城三纪彦

pVkryIx.jpg

ISBN:9787513351973 作者:[日] 连城三纪彦 原作名:瓦斯灯 译者:吴春燕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6 阅读日期:2025.6.8-6.11 编号:566

《瓦斯灯》是一本以其中一篇短篇题目为书名的短篇故事集,继承了作者优雅和哀愁的文风,书中的几个故事感觉都笼罩在一股哀伤跟寂寞之中。 其中不乏有男女出轨,感情纠结、误会、背叛等桥段,甚至最后一篇最为疯狂的“致亲爱的S君”(有吃人情节)也浸满了作者独有的写作格调。在这些故事中存有模糊的部分,有反转和谜题,所以被新星出版社以推理小说的分类出版,就其语言来说貌似分在日本文学也是可以的。

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日本的某些心理还是蛮变态的。

书摘

虽然不想死了,但辰治也没有特别想活。(p85)

过于强烈的爱恋,有时就如同憎恶。(p139)

这座城市里结交的几位朋友都觉得我是地地道道的正人君子,尽管我时常因为那个欲望而忘记自己是个人。(p145)

[日] 田中达也

pVCyRgJ.jpg

ISBN:9787571439910 作者:[日] 田中达也 原作名:Osushi ga Fuku wo Kainikita 译者:张燚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 阅读日期:2025.6.3 编号:565

这个创作者创作的场景都好好玩呀。这本名字是“寿司的新披风”,还有一本《寿司的旅行》(以及《不可思议的整理》和《不可思议的相似》)还没到,先一本先看为敬~ 创作者赋予人们日常中见到的物品以人格,通过其他的微缩物品进行搭配,用可爱有趣又富含创意的方式还原人们的日常,仿佛真的存在一个这样充满生机的小小城市和居住其中的小小人儿。 几个“故事”是这样的,首先脱下“外衣”的寿司饭团进“服装店”买衣服,有金枪鱼、三文鱼、乌贼等外衣可供选择,用小小的衣架挂起来,真的备货丰富呢!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厚蛋烧哈哈。 第二个场景是甜筒买帽子,有奶油的,抹茶的还有糖豆等等…除此外,还有礼盒选和服,铅笔剪头发,烧卖蒸桑拿,香肠买汽车等等。每个场景都好可爱。

这本书虽然分在童书分类里,但是大人看也是可以的,感觉唤起成人的童心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pVCyLgH.jpg

pVCyq8e.jpg

pVCyOvd.jpg

pVCyjKA.jpg

[日] 麻耶雄嵩

pVpT1Gq.jpg

ISBN:9787020186778 作者:[日] 麻耶雄嵩 原作名:メルカトルかく語りき 译者:吕文开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7 阅读日期:2025.5.27~29 编号:564

这本书我印象中还是蛮高分的,难道是我记错了吗?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蛮失望的。作为一个经常看推理小说的人,我自己享受的是谜题解开后豁然开朗的那种感觉,但是这本书的故事是怎么做的呢?五个短篇之中起码留了两个故事是没有答案的!不像是其中一个故事《收束》那种有3种可能,只要再出现一个受害者,根据条件就能反推加害者,这种算是开放性的推理,那起码它是有一个结论是吧。但是其他的故事呢,虽然有受害者也能推断出不是自杀那就是凶杀案了,但是这个侦探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案子不存在凶手,然后整个故事就没了……没了!我请问呢?我真的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推理小说,要被气笑了。

可能是他的这种实验性的作品不适合我看吧,我也领略不到他的这种所谓“先锋”之处。然后也在想这个作者被称为麻神嘛,除了认为他很厉害之外,是不是也有一种可能某种程度来讲是神经的神呢……之前看《有暗之翼》给我的感觉还算是比较靠谱吧,没想到这一本这么奇怪。

另外,故事里面的麦卡托就像是一个S,而和他搭档的推理小说家美袋呢就是一个M。被如此毒舌地吐槽,也要为了素材跟在侦探的身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美袋你这么能忍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日]雨穴

pVSlxrq.jpg

ISBN:9787516841099 作者:[日] 雨穴 原作名:変な家 2 〜11の間取り図〜 译者:烨伊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3 阅读日期:2025.5.23~5.24 编号:563

去上海玩的时间间隙中看完的小说(回程的机场和飞机上看蛮多的~)。

延续怪屋系列第一部的风格,都是通过故事里人物探讨各种房屋平面图中隐藏的信息找到谜题的真相。比起第一部,第二部的谜题更加庞大,涉及的人物众多,跨越的年代也更宽,所以内容是比第一部更为丰富的。

将诈骗宗教和房屋建设结合起来感觉作者的脑洞真是非常大!控制他人的罪恶感,欺骗他们以特定的方式(金钱付出)可以洗涤罪孽,进而达到金钱诈骗和精神控制的目的,感觉世界上的邪教都应该被消灭。

期待这个作者出更多的系列!

[德]苏珊娜·雷布舍尔 著 [德]安妮·伯恩哈迪 绘

pEvVLF0.jpg

ISBN:9787520712491 作者:[德]苏珊娜·雷布舍尔 著 [德]安妮·伯恩哈迪 绘 译者:寇亦青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8 阅读日期:2025.5.16 编号:562

还蛮好玩的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古埃及科普书,里面有一些机关设置得甚是有趣。 我是因为要去上海看埃及展,于是临急抱佛脚看一看哈哈~感觉也颇多知识点的呢。

书摘

死者之城

王国时期,古埃及法老不再把陵墓造成金字塔的样子,因为新盗墓者很快便会盗走墓中陪葬的大量珍宝。诅咒和封印都无济于事。法老们在尼罗河西岸底比斯附近找到了新的墓址,普通人难以进入那个地方:以帝王谷和王后谷为代表的死者之城(大型墓地)出现了。陵墓被凿刻在悬崖峭壁之间,墓穴中点缀着绚丽的壁画。时至今日,考古学家还能在墓穴里找到王室成员和达官显贵的遗骸。有些陵墓甚至逃过了盗墓者的洗劫,例如,1922年发现了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考古学家还挖掘出动物的墓地——一只狗、六只猴子、三只鸭子和一只朱鹭。 2025-05-16 21:51:58

古埃及的法老为天神和自己建造恢宏的建筑,以此彰显自身的威仪。一个法老的伟大程度能用他一生落成的建筑衡量出来。拉美西斯二世在其执政的66年间建成了很多建筑,例如,以阿布辛贝勒神庙为代表的神庙、以培尔-拉美西斯为代表的城市,还有一些宫殿建筑。有“石针”之称的方尖碑也属于古埃及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它们通常有20米高,高高地耸立在神庙和陵墓的前方,金色的尖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按照古埃及的传说,从原初之水中升起的太阳神会驻足于方尖碑上。后来,方尖碑散落到世界各地,仅古罗马人就“掠夺”了13块方尖碑。 2025-05-16 21:46:22

在这些被称为“卡诺卜坛”的里面,存放着死者的内脏器官。这些器官也经过了防腐处理,因为死者在冥间也需要它们。每个内脏器官都由荷鲁斯的一个儿子负责守护,人们可以从“卡诺卜坛”盖子上的塑像辨认出他们(从左往右):长着豺狼脑袋的多姆泰夫负责守护胃,长着人首的艾姆谢特负责守护肝脏,长着鹰首的凯布山纳夫负责守护肠子,长着猴头的哈碧负责守护肺。 2025-05-16 21:32:16

制作木乃伊

古埃及人认为,死后的身体依旧是灵魂的住所,灵魂只是短暂地离开身体,当人得到救赎之后,它仍然会回来,因此死者家属有保护尸体不朽的责任,通过制作木乃伊可实现这一目的。防腐师负责制作木乃伊,这个职业在古埃及就像今天的殡仪员一样寻常。防腐师在被称为“死者之屋”的工作场所清洗尸体,取出死者的脑浆、身体里的液体和大部分内脏,保留心脏,在体内和脑壳内填入布条或者热的液体树脂,让死者的脸部不至于塌陷。

接着,将尸体脱水,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木乃伊化。尸体被放在泡碱粉里约35天。 2025-05-16 21:27:25

神和动物

埃及的神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联。与神灵相关的动物经常被赋予特殊的能力。有时神会以动物的化身出现,太阳神凯布利就经常变成圣甲虫。有时只是神身体的某个部位呈现出动物的形态,例如,水神索贝克长着鳄鱼的头,古埃及人认为他是与原初之水有关的怪兽;战争之神荷鲁斯长着鹰的脑袋,象征豪迈与骄傲;在冥间称量死者心脏的“智慧之神”透特被认为与一种在尼罗河泛滥季出现的鸟——朱鹭有关。

由于与神的关联,鹰隼、朱鹭和鳄鱼也被神圣化,在陵墓中经常可以发现它们的木乃伊。 2025-05-16 21:20:42

宗教在古埃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法老作为至高神的代言人统治国家,但他本身并不是神,只有他的王位、王室信物和武器被看作是具有神的色彩的。法老和祭司努力保证天神们在凡间的舒适生活,以换取天神对凡人的庇护。

神庙有着严格的戒律,但祭司们可以结婚生子,可以把职务传给自己的儿子。只有最高祭司即大祭司是由法老任命的。高级祭司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不仅精通宗教事务,还擅长天文学和医学。

保持洁净是祭司的至高信条。他们必须白天沐浴两次,晚上沐浴两次,每两天彻底清除一次体毛。祭司只能穿亚麻的衣服,高级祭司在庆典活动中披豹皮。

2025-05-16 21:16:14

书吏

古埃及的书吏很受人尊重,他们不仅要能读会写,还必须口才好,懂得商业管理。书吏们在莎草纸上记录国内发生的大小事情,代人写遗嘱和书信。在古埃及,会写字的人很多,因为有经济条件的父母都会把孩子送去读书。

书吏的书写工具包括芦苇秆制成的苇笔、红墨水(用于强调某词)、黑墨水、写字垫板和水罐。用来写字的莎草纸是用莎草的茎制成的,莎草茎被切割、叠放、揉软、捶平,然后晒干并打光,制成纸张。德语里“纸”的词源即从莎草纸而来。 2025-05-16 21:11:48

金字塔的守卫者

位于埃及吉萨的金字塔墓区有一座神秘的巨像——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它矗立在沙漠之中,身形雄伟,沉默地凝视着远方。“斯芬克司”在古希腊语中的含义是“扼杀者”,但这个名字也有可能来源于古埃及语“活着的塑像”。无论如何,古埃及的斯芬克司都是能力和力量的象征。可惜它无法保护陵墓不受盗墓者的侵犯。由于金字塔频繁遭到洗劫,古埃及的统治者们试图寻找更安全的墓地。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们在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附近找到了新的墓址。其中的帝王谷和王后谷中有不计其数的陵墓,它们被打凿在悬崖峭壁之间,普通人难以进入。但盗墓者们还是找到了进入陵墓的办法,墓中的珍宝依旧难逃一劫。 2025-05-16 20:45:19

早期的国王

当一个地方定居的居民达到一定数量,他们就需要建立社会组织、制定一套法规和推举管理社会生活的首领。早期古埃及的农民们也是如此: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似乎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组织形态,早期的首领们还谋求建立国家。有趣的是,所有的统治者都有一个动物的名字,这也许是为了突出他们的特长和个性。据我们所知,最早的古埃及国王叫“蝎子王”他的墓穴有12间墓室,规模相当惊人,考古学家们在墓中发现了刻在骨签和象牙签上的象形文字,它们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古埃及文字。 2025-05-16 20:27:23

[日] 雨穴

pEjiput.jpg

ISBN:9787516835616 原作名: 変な家 作者: [美] 艾伦·G.约翰逊 译者:烨伊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7 阅读日期:2025.5.11~5.13 编号:561

《怪屋谜案》没有之前看的《怪画谜案》逻辑性强,很多推理也是推测,但是该说不说,雨穴营造恐怖气氛的能力非常出众,如果不是推理小说而是分类到恐怖小说的话这本书的评价可能也可以往上再提一提。

故事开篇是对房屋平面图的讨论,两层的楼的平面图单独看都没有异常(除了有一个有点奇怪的封起来的空间),但是当把这两层的图纸叠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个多出来的空间貌似是一个通道……随着推测的内容不断推进,一个令人震惊的假设出现了——这个奇怪构造的房屋是为了杀人而设的……

“怪屋谜案”系列还有第二部,感觉可以接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