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我一直是一个习惯性回避冲突的人。

不知道是因为某些童年经历,还是天性如此,我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是这样。假如朋友做了什么让我不舒服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说的。要是观点不一致,我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是敷衍过去。假如需要开口拒绝什么呢?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

在恋爱关系里,这种回避冲突的倾向似乎更为致命。几段感情结束的过程都非常类似:我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憋在心里,最后爆发了。


去年,我经历了两次分手。一次是和恋人,一次是和朋友。

两次的爆发都很类似。一件件曾经发生的小事不断涌入脑中,而最后我终于说出来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你之前为什么不告诉我”“说好有什么都要跟对方说的”。

后来我跟心理医生聊了这些。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有个词叫people pleaser,指的就是我这种习惯性取悦她人的人。心理医生告诉我,其实把小事藏在心里不告诉别人对她们是很不公平的。说出口是给她们改进的机会,因为不说出口的话,她们其实没有机会知道什么事情让我不舒服了,也没有机会进步。

这点我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转换视角以后,我好像明白了被分手的人经历的错愕和委屈。


没想到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破碎的友情以新的形式回来了,我又和别的朋友拉进距离。在这过程中不断有令人不快的小事发生。我提醒自己要把这些不舒服说出口,说出口才会有变化,但我还是做不到。

到底沟通这件事,哪里让我觉得如此困难呢?或许是未知的对话让我害怕。选择恰当的语言去表达就已经够难,况且我不知道对方会如何反应,沟通也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而且对方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小题大做呢?

我感觉到一层新的痛苦——它来源于我明知道应该去沟通,却不想去做。我宁愿自己继续把所有的事情都分装然后埋藏起来,尽管我明白这只是一步步接近那个爆发的时刻。


但就在最近,这种原地徘徊有了突破。

其实主动的是我的好朋友夏。随着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近,我们开始经常交流彼此的情绪还有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建立了对彼此的信任。只不过在我看来,她一直是更主动和坦诚的一方。

这种已经很理想的关系直到最近才经历了一些挑战。

就和之前一样,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发生了。一些边界被跨越,一些话在说出口后变了味,一些情绪发酵膨胀了。按照过去的模式,这些不愉快不会有机会被说出口。

这次却不一样。

夏说,前几天有发生一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我还是想告诉你,因为小事不说就会变成大事。

听她说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到不安。会回想过去,并思考事情的严重程度以及自己错在哪里。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的边界都不一样。冒犯到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并无所谓。甚至同样一件事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心境都可能让同一个人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也应该说吗?我想找到那个最新的瓶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它。我该怎么说?斟酌语言,选定语气,断句和连接都让我紧张。还好我的生活不是文艺电影,不用那么曲折迂回又神乎玄乎。我们的沟通很成功,彼此之间不仅有了更扎实的信任基础,还达成了新的共识。原来可以在聊完感觉这么轻松。原来在对方和我交流的时候,我可以好好倾听,可以表达歉意并努力改进。原来我会更了解对方的边界在哪里,有什么事情又是需要注意的。


记忆没有被整齐地版成书,而是更像海水。以前发生的事情有时会在很久以后慢慢浮上来,拍打海滩。我才意识到,过去阻碍我沟通的不单单是我自己,还有另一方。

有人因为我的一句话生气,冷脸把我当空气对待。我是恐慌。

有人在被我纠正以后有意或无意地马上忘记。我是疲惫。

有人不以为然,只专注解释自己的意图。我是无奈。

只要说一句轻松漂亮又正确的话——“你之前应该告诉我,我会改的”——就可以让我变得更渺小。原来我需要的不单单是去进行沟通,还有相互信任和包容的关系,以及愿意反思和进步的沟通对象,不论对方是朋友、恋人、还是家人。

我终于迈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小步。


听首歌吧,感谢它陪伴我写完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