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倾情感型 来自于《荣格心理学》

外倾情感

外倾情感型的人对于外部世界非常有兴趣,他们将其大部分的精力都贡献在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上 外倾型的情感是一种用于适应的工具,已经被分化了出来,不具有内倾思维型那种深层情感的“真正的激情” >激情是基本的本能力量,是人所共有的东西,纯属个人特有的成分是非常少的,只有已分化出来的东西才属于个体。所以,一旦进入最深层的激情,在“人性的,太过于人性的”东西之中,所有类型的区分都会立刻消失。我认为,外倾情感型的情感已经分化出来了,所以他最有资格宣称自己拥有个人化的情感 >>外倾情感型在他的思维方面也陷入了与内倾型相同的错觉。他的思维也是相当折磨人的。他将自己与周围的人们尤其与内倾思维型的人所表现的思维相比较。结果得出了很少有人与他的思维相同的结论;于是,他可能认为这种思维是他独有的,或者他自己作为原创性思想家创造了这种思维,或许他也可能认为没有人像他这样思考从而全面地压抑自己的思想。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思维,只不过很少有人拿出来说而已 优势功能通常表现的都是意识人格,是他的目的、他的意识和他的成就,而劣势功能是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东西。它们不仅引起谬误,例如口误和笔误,而且还会因自身的轻度意识而促使主体做出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的决定。这种情形的典型范例就是外倾情感型,因为这种人非常喜欢与其周围的人和物保持一种美好的情感联系,然而也会有一种极不圆滑的观念在那里出现。这些观念在他的低级思维和潜意识思维之中根深蒂固 外倾态度中的情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换句话说,就是客体在这类情感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它与客观的价值相一致。假如在某人看来,情感是主观的东西,那么他就无法直接地理解外倾情感的性质,因为外倾情感已经竭尽全力地脱离了主观因素的范畴,并且完全地屈从于客体的影响并以此来代替了它与主观因索的关系。 >即使在它好像表现出了具体客体本质的某种独立性的地方,它也仍然无法从某种传统或约定俗成的标准的控制中摆脱出来 >>例如,当我使用“美丽的”或“好的”这样的表语时,我就会感觉到被约束,因为我说客体是“美丽的”或“好的”并非出自我的主观情感的认知,而是因为这样做是恰当的和得体的,因为一种对立的观念会对一般的情感环境造成干扰,所以自然就会恰当。像这样的情感判断绝不是冒牌货或是说谎者,它只仅仅是一种适应的行为而已。 >>>例如,一幅图画被称作美丽的,是因为这幅图画悬挂在起居室并有名家签名,或许是因为使用“丑陋的”这一表语可能会触怒收藏这幅画的那家人,或许是因为拜访者想要善意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 如果任这一过程继续下去,就会导致一种奇怪的自相矛盾的情感分离的出现;每一客体都会被情感价值将所有客体情感牢牢握在手中。 >于是就产生了内在的或彼此不相容的种种联系。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受到充分强调的主体,那么,要发生这种心理失常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存留最后一丝痕迹的真正的个人观点也会受到压抑,主体完全被个体的情感过程所淹没,以致观察者感觉它似乎已不再是情感的主体,而只是一种情感过程了。 >在这种情形下,情感那原有的人类热情已经完全丧失了,人类会觉得它总是装模作样,它让人类感觉到的是一种装腔作势、出尔反尔,根本无法信赖,严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明显的歇斯底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