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

Posted on 6月 4, 2024 前言

开始以前,你需要知道本文所讨论的方案,想要规避的风险是:

人民币汇率长期/短期贬值 国内银行账户被限制转账/提现 国内银行爆雷 资金出境/外汇政策继续紧缩 中国个人外汇政策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1995年:停止使用 外汇券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承诺逐步放开外汇管制 2003年:开始允许个人持有外汇,但购买仍有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额度,需要提供各种证明审批 2006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宣布,自2007年2月1日起,个人每年可兑换等值5万美元外汇的政策 2016年:加强了对个人购汇的监管,要求填写用途声明等,禁止直接电汇给券商 可以看到,个人真正有一定自由地的换取外汇的时间,从2007年至今(2024),不过短短17年

本文讨论的方案不能应对的风险:

通胀风险 需要一定的投资知识,本文不涉及 战争风险 参考俄乌战争,全世界金融业对俄罗斯公民账户的封锁和限制

适合人群:

人在国内,有一定存款,但想要规避以上提及的风险 有计划在一段时间内移民,资金想在准备阶段出海

不适合人群:

认为人民币汇率将长期上涨 未来国内有大额支出计划,例如购置房产等 超过300万人民币资产需要转移

声明: 美国降息在即,将来汇率如何,我也不知,本文只是分享一些个人想法,诸位风险自担。

方案讨论

针对上述风险,一般容易想到几种方案: 🔒 国内银行人民币存款/理财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毕竟在A股传销P2P资金盘银行爆雷轮流收割的大环境下,你越理财,财越离你。

此方案无可厚非,不懂的情况下不瞎折腾是很好的理财方案了。

另外衰退时代,现金为王,此方案更是无可指摘。

我不会劝这部分人贸然去改变自己的方案,但是,我仍要给些建议:

如果你的资产,活期+定期「存款」超过50万。建议分多家银行存 因为单家银行 PBOC的存款保险上限是50万,即一家银行爆雷,央行可以托底你能拿回50万 切记今天没有任何「理财产品」是刚性兑付的,即银行暴雷,银行法律上也没有任何赔付的责任 区分理财和存款的方法很简单,看产品合同里,有没有「定期存款」这四个字,如果没有,一律属于「理财产品」 资金只建议存在11家银行,除此以外的银行最好少放或不放资金。 六大国有行:工农、中、建、交、邮储 五大股份行:招商、兴业、浦发、中信、民生

🔒 国内银行购买外币存款/理财

为了避免人民币的汇率贬值,我也见到一些朋友,在各自的银行兑换为美元后赚取利息。

这确实是一种方案,但是你要知道国内银行的外币存款:

有转出限制/限额 不在存款保护范围 可以被强制结汇 理论上 实例只见过以前微博有人求助说从海外转给父母的美元被强制换成人民币

🇭🇰 存在香港银行/理财/券商

今年最潮最in时尚单品,大家有用没用都爱赴港开个卡。

港卡好处确实很多,我也推荐你有条件就开几个。它的好处其他地方已经讲得够多,这里不再赘述,至于我会如何使用,详细的后面会讲。

这里就讲一些好处之外的地方:

国安法通过后,香港越来越安全,大家伙跨境保护你的资金很容易。 近日已经有些在香港券商炒股的朋友,受到税款补缴通知。 港资中资券商拉个清单太简单了。 虽然海外证券投资征税目前在国内无法可依,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居民不得投资未经开放的境外项目,如果征税那就意味着变相承认居民境外资产的合法性了。

香港近年又荣升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故不推荐将大额资金长期存放在这里。 🌐 转移到海外银行

如果人目前在国内,可以合法地开到的银行账户只有那几个。 之后的章节会详细介绍。

讲一讲这些银行的通病吧:

存款保护只有最高12w美元左右 风控莫名其妙,直接关户寄支票,典型的就是ocbc 往其他国家/地区转账需要不菲的电汇费 换汇汇率一个比一个差

综上,我只会将这些银行,作为转移路径上的一环,而不会作为终点,存放大笔存款。

注意⚠️: 开卡近年已成显学,各种开卡走资云居民教程层出不穷,各种云上神仙,各显大能。 如果通过伪造证明强行开户,关户算是轻的,吃个CIFAS就得不偿失了 ,我是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

持有其他避险资产 💰 实体黄金

一直有“盛世古玩,乱世黄金 ”的说法。

并且,无论是近代的萨拉热窝围城战,俄乌战争, 还是津巴布韦、阿根廷、斯里兰卡的经济崩溃, 实际经验都表明,当地经济崩溃后,平民之间物资交易真正的硬通货只有两个:美元和黄金。

但是我仍然强烈不建议(居住在中国的)普通人囤积持有黄金避险。 战争?

虽然开头说过本文不期望规避战争风险,但是这里也稍微给担心战争风险的朋友说下,当你的居住地有战争风险时,首先应该做的是:逃。 而不是想着靠你囤积的物资、黄金、美元美滋滋开启末世种田生活。

有战争风险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携带重要物品逃出危险地带,也许有顾虑(工作、房子等等),如果留下来,将来付出的代价绝对要超过你此时放弃不了的。 (可以回忆一下,如果在大瘟疫时代,封城的消息传出,而你选择留守)

黄金显然不便携:

如果逃往其他城市: 假设是乘坐公共交通,带着金砖,就算路上没被打劫,安检也过不了 假设自驾,一路顺利通过各种关卡,也没被打劫,你逃到安全的地区,黄金也作用不大 如果想要逃往其他国家,各国出入境都有严格的黄金检测和管控,反而会拖延你的时间,给你带来其他麻烦 况且你逃到安全的国家,黄金也作用不大

对冲人民币/法币普通贬值?

实体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缺点包括,但不限于:

买卖差价大 线下门店,无论是是购买还是回收都有数不清的门道和坑 保存时可能的损耗 流动性非常差 风险和收益比很差 很容易被抄家

经济崩盘?

假如没有战争,也不期望它有良好的收益,只是一觉醒来,普普通通的经济崩了,那岂不是派上用场了?

经济好的时候,黄金回收的各方玩家都能各种割你,经济崩了,他们会突然变得有良心吗?

你说就想换点吃的用的,被坑也认,Fine , 那也行吧。 🪙 虚拟货币

本文语境下,读者可能主要期待虚拟货币用于以下用途: 用来转移资金

用虚拟货币转移资金最大的缺点,可能是比较反直觉的,就是资金容量小,额度低。

如果既不认识已经持有大量虚拟货币的可信任的朋友,又没有其他渠道, 留给普通人的选择几乎只有一个: 交易所OTC。

这种方式买个几万块人民币的USDT, 反诈热线可能就要找上门了。 严重点的冻银行账户,冻数字货币交易所账户。

不是说额度就一定是几万块人民币,这个处于灰色地带,不可控因素太多,额度不透明,几千块可能就寄,几十万可能也没管你。

其他缺点:

购买过程,你需要给OTC商户提交各种隐私信息 OTC商可能各种手段欺骗 近年已有判例,OTC涉及“非法买卖外汇罪” 假如有计划移民,资金来源非常重要,涉及到完税证明、资金来源证明各种材料,虚拟货币会模糊来源,需要的资料将会更多更复杂

用来对冲人民币/法币普通贬值

一般来说,认为持有虚拟货币作为避险资产的好处:

匿名 其实交易所里你的资料是直通晶哥,IP + 链上地址 + 个人信息,都是强绑定强监控 不走交易所的方法,门槛高,损耗大 便携,只需要实体或虚拟的助记词/私钥 便于存储,只需要实体或虚拟的助记词/私钥 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存放在交易所,被随意冻结账户/交易所破产屡见不鲜 自行保存,最保险的方式,门槛较高,私钥保存不当/被盗也很常见 无需许可 除了BTC, 其他链有标记/封锁地址的先例 保值/升值 如果是小白,觉得BTC会升值,完全可以去美股购买BTC相关的ETF,专业机构帮忙保管,券商大都比币圈交易所安全靠谱 如果单纯持有美元稳定币(USDT/USDC),出入金损耗很大,不如持有美元放在安全平台,还有利息收

如果在了解各种风险,并掌握一定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去持有一些虚拟货币,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毕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房产

房产是最典型的风险资产,这里为什么还提到呢,主要是想推荐一篇文章,供计划或者已经持有房产的朋友参考。

穿越回1993年在日本买房如何处理下跌风险?

假设你:

保留现在的记忆 通晓过去和未来 掌握大量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工 穿越回1993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第3年,今年是中国房价下跌的第几年?) 但必须在该年购买日本的房产

怎么做才能对冲资产贬值的风险?

答案是不能,你只能从几个差的选择中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差的。 我的方案

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近年流行起来的 ABC 投资策略, 即Anything But China.

只是本文不谈投资,只谈避险。ABC策略,我觉得同样适用于资产的避险方案。

但是前面讨论了那么多方案,港卡港行也不行,海外银行也不推荐,那么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是海外券商—— 盈透证券( IBKR )。 方案简述

方案: 国内资金通过海外银行中转,将大头资金转移/储存到盈透,主要持有美元。

国内银行只留应急资金(6~12个月生活费),平时消费主要使用境内收入(增量流动资金),或者使用海外银行附带的卡。

理由 安全性和优势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避险,即安全是第一顺位,所以先看存款保护:

盈透证券有限公司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授权,且是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的成员。

您托管在IBLLC的证券(或充当股票空头或期权持仓的保证金的现金余额)受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最高50万美元(现金额度25万美元)的保护,且根据盈透证券有限公司与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Lloyd’s of London)1的承销商协定的超SIPC赔额政策,证券账户还享有额外最高达3000万美元(现金额度90万美元)的保护,总限额为一亿五千万美元。

可以说它的安全性超过绝大部分普通银行。确认了安全问题,我们再来看其他的主要好处:

大陆身份远程可开 利息,超过1w美元的现金部分, 5%的利息 每月第一笔出金免费 出金和入金支持世界上绝大部分主流国家当地的免费 「本地支付网络 」,比如: 欧元区的SEPA 英镑的FPS 港币的FPS(转数快) 美元的ACH 点差(Spread)极小,以及最优的外汇汇率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炒股,也不炒外汇,只是想把钱存在安全的地方,吃一些安全的利息,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假如你是一个有计划移民的人

这意味着:

在你的备润而未润的阶段: 可以先行在海外有一个安全的资金去处 可以提前使用自己每年5w美元的购汇额度,此额度不可累积,每年清零,不用就会被浪费掉 假设准备阶段为两年,这可以在完全合法便利的额度内,先出去10w美金,人未动,钱已远 如果你计划留学,将来需要汇学费给学校,则可以免电汇费 以 最优汇率 换取当地货币汇款给学校 到达目的国家后,求求放弃你的银联卡ATM取现吧,ibkr 同样可以免电汇费、以最优汇率换当地货币,以当地快捷免费的银行通道,出金到你当地的银行账户, 还没有额度限制 ibkr的月结单完全可以作为完备的资金证明来源(英文) 在你成为目的国家的税务居民之前(180天到数年不等),他们不会征收你ibkr账户中的资本利得税 许多国家对于新移民的海外收入部分(成为税务居民之后),一般会有一段时间的免税期,只要不将得利汇入本国,则不征税

假如你并无移民计划

这个方案除了可以帮你规避前面提到的所有风险,还能:

强大的存款保险,并有高于国内银行的利息 如果不想持有美元,可以用很好的汇率兑换持有离岸人民币

💱 购汇和资金出境

境内人民币不允许直接汇出境外,所以必须先在国内银行购汇,换成其他货币后汇出。 应该换什么货币?

无论你想要最终持有什么币种,第一步的购汇,只推荐你的中转银行所在地,或者说中转银行支持的 「本地支付网络 」支持的币种。

比如你要经过一家英国银行转到IBKR, 那么你应该在国内购汇时选择「英镑£」,用SWIFT「电汇」到英国银行, 然后英国银行使用「FPS」通道转账到IBKR。

如果你要经香港银行中转,那么在国内应该购买「港币」汇出。

其他国家的银行同理。

image

这样做的好处:

只需要一次「电汇」,避免了中转行到IBKR的二次电汇费 使用目标行的当地货币,可以尽量少经过「中间行」 众所周知,电汇时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行,每经过一个中间行,就会收取一次费用

一年到底可以出去多少钱?

我们通常说的5 万美元外汇额度,是一个「便利额度」,并不是说每年购汇一定不能超过此额度,而是超过这个额度,需要提供一些证明去特别申请。

提醒一下这里说的额度限制,其实只是「购汇额度」,「汇出」并没有5w美元的额度限制。

也就是说,你可以连续几年用完购汇额度,然后一次全部汇出, 但是不建议这样操作。

我们这里姑且认为,购汇额度 ≈ 汇出额度。

在不特别申请的情况下,每年换出去65w人民币还是比较容易的:

银行直接购汇额度:5w USD ≈ 35w CNY 熊猫速汇特别额度:30w CNY

其他对敲方案,此处不讨论。 汇款方案

前面提到了熊猫速汇, 但是它单笔限额3000美元,每笔手续费80块人民币。

假如换满30w 人民币额度,手续费要: (300000/21000) * 80 ≈ 1200 CNY, 比电汇费还贵一倍,还是挺疼的。

所以如果你的钱如果不是特别多,也不是特别急的情况,不需要一上来就用这个方式叠满额度,用银行额度先慢慢搬就可以。

目前汇出境外,有几种免电汇费的方案:

HSBC CN 卓越及以上汇款到 HSBC 全球各地区 国内中行汇款到中银香港 兴业银行最近一直有免电汇费的活动,似乎24年底结束 注意可能被收取中转行费用

这里最推荐第三种,理由:

兴业的活动没有限定目标行,可以汇到任何方便/喜欢的银行 兴业的「寰宇人生借记卡」可以较优的汇率购汇 汇丰购汇的汇率出名的差,而且HSBC CN的卓越也不是谁都能达到标准 中行境内支行可能卡你汇出, 香港支行可能卡你开户

Tips

可能可以帮你省下许多钱的Tips:

购汇可以多次,在每次汇率比较好的时候购入,积攒到一定数量,一起汇出,理由: 节省电汇费 平均汇率 节省汇出的次数额度 每人每年汇出千万不要超过4次,虽然这个没有明文规定,但超过了会特别麻烦,可能会再也无法汇款 购汇的时候,申报理由最好填写「私人旅游 」,别给银行找麻烦,银行也懒得找你麻烦 所有银行都忌讳的行为: 频繁大额,快进快出 大额经过中转行,我的建议是最少留存一周再转走 频繁非同名进出转账 IBKR也推出了付款功能,相当于给你颁发了一张可以消费的Debit Card,但是最好不要频繁使用,很容易关户的 IBKR只兑换外汇,不交易的话,容易关户

💳 境内生活消费

境内生活建议优先消费境内的增量/存量资金。

假如境内无增量的收入,又不想动用应急资金,又转出去了大部分资金,平时的生活开支怎么办呢? 卡种知识

首先普及一下基本的卡种知识: 卡种 说明 提款卡 Cash Card 只能用于ATM取款,无消费功能,ATM取款不占用外汇汇入的额度 借记卡 Debit Card 可用于消费,一般也可ATM取款,一般消费时,会优先消耗账户中支持的相同币种,故可避免货币转换费。 信用卡 Credit Card 有信用额度,可积累信用,除了大陆的全币种信用卡,绝大多数信用卡刷外币,除了汇损,都会收取货币转换费 具体方案

本文后面会还介绍一些海外银行,虽然他们大都有卡,但是由于汇率/费用等原因都不太推荐主力使用,但可以备用。

国内消费我的主力卡是香港卡,分别介绍一些情况: 消费人民币

假如消费人民币,以下方式推荐程度依次下降:

目前最强的是HSBC的Pulse信用卡,没有之一 人民币/港币双币种,意味着可以避开货币转换费和坑人的汇率 叠加各种活动,最高可以达到10+%的返现 缺点是不能绑支付宝和微信,Apple Pay/美团/淘宝/滴滴都没什么问题 HSBC降低了门槛,账户1w HKD以上基本就能获批 HSBC Red 信用卡 港币单币卡,意味着消费人民币有将近2%的货币转换费 + 汇损 好处是能绑支付宝和微信,并且能达到4%左右的返现,基本打平货币转换费 + 汇损 支持人民币的各种借记卡 先在账户中兑换好人民币 华美的银联卡 提款卡提现金: 现金消费 现金存入国内银行后消费 外汇汇入境内,再兑换人民币 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建议 大陆不光购汇有限制,外汇转入也有额度限制,同样是5w美元 一个冷知识:离岸人民币不能直接汇入境内 券商不能直接汇到国内银行,离岸人民币也不能直接汇到国内银行,汇入再换人民币要被剥几层皮 国内银行收到外汇可能会让你提供各种证明,可能需要线下去提交办理,不然冻结/退回

线上订阅服务付款,需要付其他货币

这个时候其实有些服务港卡不太灵的, 比如ChatGPT的会员等。

以下方式推荐程度依次下降,注意需要先在账户中,兑换需要消费的币种,不然会有转换费:

Wise 海外银行借记卡 香港借记卡

上面提到借记卡消费时,都最好先行在账户内兑换好目标货币,这时候IBKR就又派上用处了:

由于银行兑换外币的汇率都不太好,IBKR的汇率很好,每月第一笔出金免电汇费,这意味着,你可以每个月以很好的汇率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币,免费汇到自己的银行账户,用来消费。

如果都是小额的外币消费,还是优先用Wise吧,IBKR外汇虽然汇率最好,但是每笔兑换也要收取佣金,免费汇出的额度可以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 境外银行概览

众所周知,境内银行不可直接电汇到券商。 甚至汇款到一些境外银行也被限制(比如到velo)。

所以一定需要境外银行来中转,这时候境外银行账户就派上用场了。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银行账户这东西,在精不在多,够用就行。

但是随着个人需求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推移,期间不断眼睁睁地看着各种不错的银行/服务不再接受新用户,真正是「早申早享受,晚申干着急」。

如果把资金转移 (走资)当作一个游戏, 那么各种账户就是一个个功能不同的道具,很多还是限量限时的道具,你玩游戏的时候会嫌道具多吗?

许多玩卡的玩家们,把云开户,得到各种特殊卡面的卡片,当成了现实世界的昆特牌搜集游戏(

image 香港若干银行

赴港办理的攻略很多很好很详细,大家随便搜下就好。

我的建议:

「 HSBC HK」必办,其他看自身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国资商业银行(招商永隆)、国有银行(中银香港、工银亚洲),外资银行, 虚拟银行再各备一个。

无需出境办理HSBC香港账户的方法:

先通过「雇员计划」或者存 50万人民币,开通「HSBC CN」卓越资格,然后要求RM给你开通香港的账户 线上开「HSBC Expat 」(离岸泽西岛账户), 存5w英镑 ,然后要求RM给你开通香港的账户

Tips :

50万人民币资金的占用,开通前可以谈的,有朋友谈下来只需要在账户里存几个月,之后取走也可以保持卓越资格 这50万人民币,不一定非要是存款,购买股票债券也算,可以提高一些资金使用效率 「一地卓越,全球卓越」,存款存在HSBC HK也可以维持卓越资格(HK的要求是等值100万港币) 就算达不到卓越标准,赴港开通「HSBC One」影响也不大 珍惜自己的账户, 这里只推荐开通「HSBC HK」, 其他地区的账户没特殊需求别折腾了, 小心「一地关户,全球关户」

海外银行概览

这里仅列出:

支持中国大陆身份 远程/线上开户 无需中介

的银行。

特殊的HSBC, 或者其他更小的野鸡账户这里不列出。 银行 地区 推荐货币 本地支付网络 存款保护 卡片 备注 推荐指数 iFAST

奕丰环球 🇬🇧 英镑 FPS £85,000 无 – 2024年2月支持了FPS – 无最低存款要求,无转账限额 – 可接送各种资金 – 注意iFAST Global ETF Bank 是假的 🌟🌟🌟🌟 Wise 🇬🇧 英镑/欧元 多种 据称不同于传统银行,不会借出存款,所以不存在不能兑付的问题,也不需要存款保护
– 虚拟借记卡 – 大陆户无实体卡 – 向支付宝转账,立即到帐 – 提供10个国家的虚拟银行账号用于收款 – 新开账户美元账户不能ACH – 不能直接从境内银行汇款/激活 🌟🌟🌟 East West Bank 华美银行 🇺🇸 美元 ACH /Zelle $ 250,000 – 实体Visa借记卡 – 信用卡 – 实体借记银联卡 – 和被薅烂的华美 velo不一样 – 要求最低存款1500美刀,不足扣5美刀每月 – 很多国内银行,不允许汇到华美 – 不要 ITIN 等 🌟🌟🌟 Dukascopy 杜高斯贝 🇨🇭 欧元 SEPA CHF 100,000 Visa 借记卡 (虚拟+实体,均有月费) – 总存款不能超过5w美金,需要联系客服提额 – 季度资金转移限额只有4k 美金,提额需要联系客户提交收入证明

🌟🌟🌟 Swissquote 瑞讯 🇨🇭 欧元 SEPA CHF 100,000 – 实体借记卡 – 信用卡 – 严格说算是外汇平台带了个银行账户 – 最低入金1000美金,不活跃每月收取10 美金管理费,需要经常交易 – 什么钱都收,只要汇进去就收,币圈交易所的大额也收 – 钱进去不卡你,出的时候各种限制 – 一些银行不接受它的转账 – 它很忌讳客户跟美国账户有联系 🌟🌟 OCBC 华侨银行 🇸🇬 新加坡元 无 S$ 100,000

外币存款、双币投资、结构性存款及其他投资产品均不受保。 Visa 借记卡 (虚拟+实体) – 超级喜欢寄信,什么都要往住所寄信 – 风控很迷,很容易关户,一旦关户新加坡六大本地银行都会把你拉黑 – 搭配长桥新加坡还算能用 – 半年内入金 1000 新币 – SSA 账户日均存款小于 2 万新币,每月 10 新币服务费, – 实体卡需要开通360 Account ,最低初始存款为 1000 新币 – 长时间余额为0,会被关户 🌟🌟 Flowbank 🇨🇭 🚫 🚫 🚫 🚫 – 2024 年6 月12 日破产 🚫 若干格鲁吉亚银行 🇬🇪 🚫 🚫 🚫 🚫 – 基本跟他们有交集的银行账户,就等着关户吧 🚫 美国其他银行 🇺🇸 🚫 🚫 🚫 🚫 – 除了华美和HSBC US, 基本都需要ITTN, 不光付出较多成本和精力,还有税收等问题,不建议无特殊需求的人去折腾 🚫 🔗 最后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使用我的推荐链接开户IBKR。

这样你可以得到IBKR的股票奖励,具体是入金金额的1%,最大 1,000美元等值的IBKR 股票, 即一年内转入 10w美元就可以拿满(我最多可以得到价值200美元股票) 。

他们家的奖励是可以不用把钱放进去一整年, 如果在一年内资金有进有出,会按照净入金的金额来算。

所以拿这个奖励还有一些小技巧:

开户可以尽快存入100 美元, 一年的计时不是从开户而是从拿到第一笔奖励开始

这个时候可以有两个方案:

如果你在意资金的利用率,或者锁定期, 可以在开户第一个年的最后 2,3 个星期再转入 ,同样可以拿到奖励,拿到后即可转出资金做你自己的事。当然这样可能变成2年才能卖出股票,实际拿到钱 如果你本身就看好IBKR的 股票,也可以在一年的等待期内抄底,选一个 IBKR跌的惨的时期转入 10w 拿满奖励的股票

https://weblog.contained.love/posts/its-my-money/

任何货币都会贬值,如果你把10000元借给别人30年,用屁股思考都知30年后这10000元的购买力会怎样。最近大清发行10~30年超长期国债,据说年利率才2.5%左右(偶有上浮),实在是低到搞笑。

把钱润到OCBC的朋友大概知道,该行有个货币市场基金(MMF)叫LionGlobal SGD Money Market SGD。我粗略估算一下,感觉其年收益率大致是超过3%

2022年以来美元利息超高,人所共知。中国内地各银行给出的美元存款利息其实仍很可怜。但在2024年间,不少香港银行对大额美元存单给出颇高的年利率。其实无论存款抑或债券,你有本事买的多,所获利息率就越优厚。而大额存款与短期债券(高信用的,不是中共那种垃圾地方债),其实就是MMF的主要收入来源。可能是为了与一年期大额定存争生意,短债的年利率一般与前者持平。如果你粗算一下中国境内一些MMF的年收益率(如支付宝之流),该数字不会超过2%。

近日看到香港一些券商出售的美元MMF,其年化收益率有些超过5%,可惜我选择的新加坡券商无法购买它们。

幸好,美国股票交易所中有一些短期债券ETF,我粗略估计其年收益率,大约也有5.2%。总之现在人民币超不值钱,把钱换成高息货币润到国外才是正途。 我在另一篇短文列出了这些ETF的代码:SHV、GSY、USFR、SGOV

最后,钱润不出国的人也有补救办法——用墙内网络银行买美元外汇,然后用这笔外汇投资该网络银行推销的美元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声称有5%以上,估计就是投资短期美债获益。当然,在中国买这些有政策风险,因为共产党只需一声令下即可充公各位的外汇(强制用官方脱离市场价格的汇率结汇)。另外,各银行也有它自己的外汇额度,一旦超额它就会停止出售产品。

中括号内为股票/基金代码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投资一篮子全世界主要大公司的股票。

Vanguard-总体国际股票ETF[VXUS]:投资一揽子美国以外各国重要公司的股票。走势与美股大盘总体吻合,但涨跌均和缓。

Vanguard-整体股市ETF[VTI]:投资一篮子美国股票,代表美股总体走势。 iShares-核心标普美股总体市场ETF[ITOT]与VTI差不多。

Invesco-纳斯达克100指数ETF[QQQ]:紧盯纳斯达克100指数(即该股市中100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的基金,即纳指100涨跌多少,它就涨跌多少。波动比较大。

日本汇率对冲股票ETF[DXJ]:日本经济有强劲复苏的迹象,日经指数突破30年来新高,这个基金是间接投资日股好选择。其特点是对冲了日元贬值的汇率风险,与日本股市总体走势一样。注意:它投资对象与日经225指数成分股不完全一样,专注于那些日系的国际性企业,剔除那些专注于本土业务的日企。

印度股市ETF-iShares MSCI[INDA]:2024年印度股市一直在涨。如果你相信印度的长远发展潜力,可以买入。

特别推荐: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相信股神巴菲特,相信价值投资。BRK分A股与B股,A股价值几十万美元/股,B股则更亲民,目前也达到几百美元/股。穷人可以买碎股,即几十元,一两百元亦可投资。尽管在科技股疯涨之际,你或许会发现BRK在下跌,但在更多时候,它是每天百分之零点二、零点三地慢涨。当美股狂泻时,BRK只会小泻。美股不上不下,今天涨明天跌时,BRK稳步往上苟。三个月下来,保证有钱赚。总之,傻子买美股首选1:BRK.B,首选2:VTI。

如果你认为稳字第一,不想担惊受怕忍耐亏损,试试iShares-MSCI美国最低波动率因子ETF[USMV]。它购买了一篮子价格超稳定的股票,不会大涨大跌,像蜗牛一样慢慢向上爬。据说年收益率也有10%,比存定期好多了。

以下四个所谓因子投资,个人认为没卵用,仅作标记 AVUV美国小型价值股ETF【因子投资】 DFSV美国小型价值股ETF【因子投资】 AVDV或DFIV国际股市小型价值股【因子投资】。这四个因子投资ETF波动均偏大,据说长期收益比VTI高。

以下为5个超短期债券ETF,有人将其看成一种另类货币市场基金。其价格以一个月为单位循环变动。通常每月分红前一天价格最高,分红后价格最低,其中的差价实为每股分红金额。个人感觉,必须持有1个月以上获2次分红后才有抛售价值(因买卖均有交易费用)。

WisdomTree-浮动利率公债ETF[USFR]:投资美国短期浮动利息公债。 Invesco-超短期债券主动型ETF[GSY]:投资高信用的美国公司短期固定收益债券。 iShares短期美國国債ETF[SHV]:投资美国超短期公债。 美国国债1-3月ETF-SPDR[BIL] 增强型短期到期主动型ETF-PIMCO[MINT]

简单对比感觉GSY收益高一点点。

记录少量垃圾债ETF。垃圾债一般由那些发展前景不太明朗之企业发行,故信用评级较低。与之相对,其利息比较高,年收益甚至达到8%。垃圾债的票面价值因投机者操控而有涨跌,如果其发行公司出大问题,债券价格自然暴跌。当然,ETF基金通过入手一篮子债券来对冲风险。下面两个垃圾债ETF,在1~2年间之价格波动基本徘徊在1元以内,利息亦高.在股市大跌时,这个基金跌幅总体较小,却可以提供稳定收入,有多余资金时配置一些也无妨。 Invesco-高级信贷ETF[BKLN]【流通量大,推荐】 SPDR-投资组合高收益债券ETF[SPHY]

Panagram Bbb-B Clo[CLOZ]:投资BBB到B级别的类公司债产品,每月利率也比较高,股价比BKLN平稳。 说起来,GSY收益高那么一点,似乎缘于它配置了一些CLO资产。追求比债券更高收益,又害怕股价下跌的人可以考虑CLO类资产。

Global X-利率变动优先股ETF[PFFV]。投资一些大公司的优先股,每月股息比较多(年利率约8%),股票本身涨幅则比较低。

如果投资本金少,其实没多少钱可赚,甚至连交易费用都顶不上。对这类短线投机者,建议放大胆量,从加杠杆的基金开始玩起,入手三倍做多纳斯达克指数[TQQQ]。

三倍做空富时中国50指数ETF[YANG]:对中国经济、香港股市都没有幻想的人,可买这个专门做空。这里做空的是50只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优质企业,如腾讯、阿里、建设银行之类,其表现与恒生指数负相关。香港虽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废墟,但仍是国际炒家上蹿下跳的乐土,偶尔还是会有热钱涌入,做一轮小牛。总之,港股不会短期内单方面狂跌,花钱做空中国是一个长期过程。 其实YANG反向对标的产品是YINN(三倍做多)。不加杠杆投资富时中国50指数的是iShares-中国大型股ETF[FXI],如果对香港股市存有希望,可以试试。 如果相信光——相信A股尚有希望——可以买Xtrackers-Harvest沪深300中国A股ETF[ASHR],iShares-MSCI中国A股ETF[CNYA]

总结:傻瓜式投资美股,如果不追求高收益,买入就懒得动,接受一年仅仅赚大约10%多点,推荐买巴菲特B股【BRK.b】、【VTI】、【USMV】。

LIONGLOBAL SGD MONEY MARKET A SGD 这些外国基金,不像国内那种可随时查询万分收益率,只好自己试记一下。 目标每天赚0.5元,万分收益估计为1.05(以后会变动)。 3月29日:4730.66元 4月03日:4733.67元 4月04日:4733.67元 4月05日:4734元 4月06日:4734元(周六) 4月09日:4735.34元 4月10日,4736.34元 平均每天赚0.39元,万分收益率估计为0.9892 4月12日,4737.01元 4月15日,4738.68元 4月16日,3746.70元 5月26日,3760.16元 5月28日,3762.27元 6月04日,3764.38元 6月15日,3768.08元 7月02日,3781.80元 7月31日,3786.03元 9月13日,3802.13元 9月20日,3805.03元 11月12日,3821.92元

能在OCBC买的信托产品

(LU0965509283) AB SICAV I Low Volatility Equity Ptf AD SGD H Dis
该基金的目标是通过选择低波动性股票来实现长期资本增值,主要还是优质美国科技股。涨跌均慢一点

(0P0000Y077) PIMCO GIS INCOME FUND E SGD-H DIST 主要投资发达国家债券。债券会因货币利息提高,股票价格高涨而下跌

(0P00006G04) LIONGLOBAL JAPAN GROWTH FUND (SGD HEDGED) 该基金专注于寻找在日本具有增长潜力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消费品、医疗保健等行业。投资组合可能涵盖大型、中型和小型市值的公司,以追求长期资本增值。【由于不是紧盯日经225成分股,收益恐怕不行】

(0P00006FZD.SI) LIONGLOBAL SGD MONEY MARKET A SGD 该基金投资于新加坡元计价的短期债务工具,如定期存款、商业票据和短期政府债券。该基金投资于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新加坡元计价债务工具。

Phillip Money Market Fund

有杠杆 NEXT FUNDS 日経平均レバレッジ・インデックス連動型上場投信(1570)— 2,583.9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88% 2倍杠杆 2000日元手續費,便宜可買3手【注意价格28480】 日経平均ブル2倍上場投信Nikkei225 Bull 2x 1579 —244.1億円—信託報酬 (税込)0.825% 上場インデックスファンド日経レバレッジ指数(1358)—34.2億円—信託報酬 (税込)0.77825% 2倍杠杆 楽天ETF-日経レバレッジ指数連動型Rakuten Nikkei 225 Leveraged 1458—149.8億円规模—信託報酬(税込)0.385% 2倍杠杆 Daiwa ETF Japan Nikkei 225 Leveraged 1365—純資産総額(2024/02/29) 62.1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825% 2倍杠杆

无杠杆 Daiwa Asset Management’s Daiwa ETF Nikkei 225 1320 —48,506.5億円 信託報酬(税込)0.132% Nomura Asset Management’s Nikkei 225 Exchange Traded Fund (NTETF) 2624 —381.91億円,信託報酬率(税込)年率0.132% iShares Core Nikkei 225(1329)—13,974.2億円—信託報酬(税込) 0.0495% 【半年分红】 NEXT FUNDS 日経225連動型上場投信(1321):野村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が管理しています。—106,520.1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11715% 2000日元交易費,價格高,買不動 上場インデックスファンド225(1330):日興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が管理しています。—51,578.3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106% 2000日元手續費,衹能買2手 MAXIS 日経225上場投信(1346):三菱UFJ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が管理しています1。— 25,934.7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132% 【半年分红】 上場インデックスファンド日経225(ミニ)(1578):日興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が管理しています。— 117.5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2475% 【半年分红】 One ETF 日経225(1369)。—4,326.1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1705%【半年分红】 SMDAM 日経225上場投信(1397):三井住友DS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が管理しています1。—1,862.1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154%【约半年分红】 NZAM 上場投信 日経225(2525):農林中金全共連アセットマネジメントが管理しています—2,371.1億円—信託報酬(税込)0.1485% 【半年分红】

ProShares二倍做空MSCI日本ETF(EWV)=ProShares UltraShort MSCI Japan ETF 在纽约交易所购买 NEXT FUNDS放空日經225交易所交易基金〈1571.JP〉 。注意这些做空型基金,目前表现很差。

一般还有180日元gst,总手续费达104人民币。比较之下还是日交所便宜许少

规模排序:1321>1330>1320>1346

“信託報酬率(税込)”是指投资基金的运营和管理费用,这是投资者间接承担的费用1。这些费用是从基金的资产(信托财产)中扣除的,由销售公司、委托公司、受托公司等各自收取作为业务报酬1。 信托报酬率通常以年率表示,例如年2%等1。实际上,它是通过日割计算,每天从信托财产中扣除1。例如,如果基准金额为2万日元,信托报酬率为2%(含税2.16%),那么每天的信托报酬金额为2万日元×(2.16%÷365天)=约1.2日元

美股DXJ ETF 追踪WisdomTree 日本对冲股票指数,投资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股息支付公司组成,包含丰田、三菱、三井住友、日本烟草、东京电子等,前十大部位约占30%,产业分布平均(工业24%、选择性消费18%、金融15%、资讯科技11%),并利用对日圆的避险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15美元手續費,投资1000新币的话,要涨2%才赚得返手续费。

要注意基本金谁更多

https://cn.investing.com/etfs/japan-etfs

https://sc.macromicro.me/etf/us/screener

納斯達克ETF ProShares Ultra QQQ (QLD)2倍杠杆做多 尝试83元买入8个单位 ProShares UltraShort QQQ (QID)2倍杠杆做空 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I (QQQ)无杠杆

投入1991SGD,约等于1470美元。

vps最基本的作用是翻墙(?)。

所谓vps,可以理解成一个大企业,有几台超级电脑,这些超级电脑拥有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电脑内模拟(虚拟)出好多台小电脑。vps即Virtual Private Server(虚拟私人服务器)的意思。服务器即一台电脑。大企业可以把它拥有的vps租给用户使用,用户在家里电脑开一个客户端,敲几个命令可以远程操作自己的vps。

用vps翻墙,即是利用一些墙外的vps做中介,帮助你访问境外网络资源。

优秀的vps,自然是不能被墙,连接速度够快的vps。最近使用了一些vps服务,略有心得。

1、vultr。很出名的品牌,配置vps简单易理解,可惜全程操作为英文。服务器可以选择在好多区域,但亚洲的日本、新加坡ping值较高,用来翻墙也慢。比较快的是美国洛杉矶服务器。不过具体速度与国内网路有关。毕竟墙内想尽办法封锁境外网路,我用的某地家庭中国移动光纤,访问很多境外网站,总是偏慢,甚至无法访问。至于长城宽带更不必说,大概率无法访问外网。国内大学的校园网一般会较快。vultr的ip地址可能被微软拉黑,用它翻墙不能使用copilot。

2、亚马逊aws的EC2。aws的操作界面有中文,但功能多,菜单庞杂,有时令人大惑不解。EC2的vps开通之后,默认不用root登录。使用root需要在终端自己先开通,并更改root账号密码。此外,要在vps的安全组修改入站规则,否则无法翻墙。该产品可以用copilot,速度非常丝滑。但有些东西被限制部署,总体比较神经,价格也高。

3、alphavps。就是便宜,速度比较慢。 4、racknerd、ovhcloud

买vps,亚马逊价格略高,但上咸鱼可以找到一些低价买账号的人。vultr其实不贵,最低每月5美元,不过也可以去咸鱼碰运气,看有没人想转让账号。

不同的vps代理上网,有可能会封禁一些特定网站。比如vultr不能访问文库吧(wenku8),aws不能访问konachan。

在vps的Linux系统中,需要手动开启端口。比如你翻墙节点是4000端口,你也要开启该端口。命令为ufw allow 4000

傻瓜式配置翻墙节点办法——Link

另外,既然有了一个vps,不要浪费资源。可以用它搭建一个whoogle搜索引擎,过程毕竟简单,从此你不翻墙也可以用Google搜索。见——Link

因为安装whoogle而首先装了docker。docker类似一个底层平台,用它可以在vps上相对容易地添加其它软件,例如可以安装wordpress,打造自己的博客。基本看不懂的docker教程link

有野心的话,你自己在vps上搭建联邦宇宙实例,也挺有用。不过这种好像最好另买一个网路域名。

玩vps是自学Linux的最好平台,默认选择Debian或Ubuntu系统,相对容易使用。命令行只有主动玩几次,才会消除神秘感。不需要做什么技术大神,其实用多几次就熟了。

最近用vps搞的“大工程”,是用azuracast架设一个网络电台。原意是把硬盘中的音乐丢去一个服务器,方便我随时在不同设备都能听歌。后来发现azuracast挺好玩,于是用它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播放计划:某日某时放什么歌,某时转播新闻之类——成为了小有规模的电台。该软件还可以让不同用户通过电脑做直播节目(如一边放背景音乐,一边说话)。大胆的人确实可以做成一个有声有色的私人电台。另外它还可以做播客。

vps可以作为文件同步服务器使用,具体以docker部署syncthing最简单。

去年在学业上,算是有收获的一年,具体不展开写。

2023年,特意旁听了两学期español cursos.学习的基本逻辑是:我喜欢足球,世界上可能有一半最优秀的球员来自西语国家。我希望进一步了解他们。

现在决定,一边用网络翻译,一边用西班牙语写日记。

偶尔也顺便用日语写日记——目前用博书复习这种语言。其实过去3年,我也旁听过日语选修课。

在大学里面学小语种,一分钱不用花,听了就是赚——反正我就是根据这种小市民思想行动......唯一问题是,选修课只有最多2个学期,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则没有对应课程。

如果直接听外语学院的专业课,则大概率跟不上。无论如何,能够打好一些基础也不错。

据说,高速巴士是日本中小学生修学旅行常用的出行方式,理由无非是便宜。所以我凭印象搞了两张漫画里的有关情节。好像现在坐高速巴士去异世界的机率比较高......

test2 test1

高速巴士(こうそくバス、高速バス)应该是对标大陆的长途巴士,专做城际穿梭。当然,在日本这个狭小的国家,从东京都去横滨也能算城际长途......

不过一般讲到高速巴士,似乎主要指白天的昼行巴士。此外还有深夜以后出发的夜行巴士。我之前搞错行程,一度挖空心思想找夜行巴士,从羽田机场直达关西,故上网搜了好久——发现是没有!ない!

高速大巴的车票,可在乘车点附近买,更多的是在网上买。初次抵达羽田机场T3航站楼的人,大概很容易见到几台巴士车票贩卖机。不过如果你在晚上才抵达的话,大概率是没票了。至于网购的话,似乎日本没有一个涵盖多数运输公司的网站,各公司有自己的网站, 最好自己google:高速バス 。这样看来,与中国那些城际大巴服务(野鸡车,比正规客运站便不少)有些类似。此外国内飞猪能提供有限的代订车票服务。以下是我找的少量网络资源:

日本政府網站JNTO提供了一個巴士網站指引 比較多個公司巴士價格的網站 JR巴士 一個英文網站 另一個看上去比較方便挑選巴士的站 沒用過1 專找夜行巴士

日本网站订票,需要你提供可用的日本电话号码及地址。日本人对这些信息处理得比较随便,你Google一间公司、酒店,把它的电话、地址填进去即可。我旅日期间租了一个可打电话的sim卡,住酒店、买车票都填它,但从来没人打电话给我。要注意,购票填写个人信息时,最重要的是写你的名字——一定要写上片假名。写得对不对无所谓(写得中二些亦可),但一定要有。因为这是上车前司机点名的唯一依据,否则你给司机看护照也没用。上车前司机会告诉你坐哪。

网络购票,日本的支付方法也有好几种,但个人觉得还是信用卡支付简单直接——填卡号、姓名、4位安全码、日期,根本无需短信验证——可能人家骗子没那么多吧。中国人申请信用卡的好像不流行,其实有一定收入基础就很容易搞到。其中visa与JCB卡的申请超简单,带着它们来日本消费,比什么支付宝爽得多。银联卡在日本吃不开的,切记!

如果我没搞错的话,日本没有中国大陆那种大型的长途巴士客运站。高速巴士的停靠站一般也是当地主要的电车站,JR站旁边某个地方,而且那里一般也是其它普通市内公交停靠的站台,看上去不怎么正式。在京都站上车时,我转了半小时,最后靠保安叔叔指示才在眼皮底下找到上车地点——因为太不起眼。我走近那里,才看到几张很长的打印纸,密密麻麻写着今晚有什么车在此停靠,有种浓厚的野鸡感。其实京都站也有一间巴士公司,提供一间小型售票厅。晚上去到那,看到屏幕上显示各种班次的车,但都不是夜行车,里面也早已下班。作为外国人,我一度误以为这个地方跟我网上预定的车有何联系,在里面浪费了几分钟。

关于坐车体验。之前在youtube看两个台湾人讲自己坐夜行巴士之体验有多好,拍到车上甚至送眼罩、耳塞,可换拖鞋之类的......我是没遇到了——估计是价格问题。第一次坐的是一排4座大巴,同国内大巴差不多,椅背甚至无法放低,乘坐空间狭小,十分不舒适。唯一特殊的是,与邻座之间可拉一张薄布帘,保持有限的隐私。第二次乘坐,宁愿多花钱也买了一排3座的大巴,舒适度马上提升两三个层次,尤其是可以小幅度放下椅背,方便躺一下。开车后,大巴马上关灯,车窗也是拉下窗帘,基本就是等睡着,日本的高速公路究竟长什么样也看不见。从京都到东京路上,会有大概3~4次停车小便时间。高速公路休息站的环境也不错,但每次仅限15分钟,其实也无暇一逛。且每次都担心找不到大巴(有时车特别多)。由于一晚下来强制惊醒3、4次,睡眠质量奇差。尽管坐夜行大巴节省了时间和住宿费,但很影响次日的精神。我是真的在次日下午睡倒,入夜后秒睡,错过了在京都的头一个夜晚。

夜行巴士配两名司机轮班。第一次坐时,遇到有女司机,在中国应该很少见。

之前paper.wr网站出问题,现在唯有跑路来此。 警告:本博客专写涉个人欲望及怪癖的东西!绝对不讲政治正确!

大陆的公用厕所,除少数高档消费场所的外,基本都弥漫着一股臭味。便盘内没有堆着一坨屎你都可以偷笑。相比之下,香港的公厕则干净得多,至今记得科技大学的马桶间有股强烈的漂白水味,它杜绝了臭气。至于日本公厕,其卫生程度已不值得谈论,更令人好奇的是那里几乎100%配备了智能马桶。

现在想起来,有两处公厕让人不太愉快。一个在二条城内,第二个在京都圆山公园外,都是很狭小,且没有智能马桶。除此以外的地方,从东京地铁站内,到京都大学,到3、400人民币一晚的民宿,均安装智能马桶。

这些马桶千奇百怪,一般公共场所如地铁站的会简陋些,可能没有马桶盖。私人地点的会豪华些,在水箱上面还有个小小的洗手池,每次冲水时洗手池旁的水龙头会自动出水,这些水会自己流入水箱用作冲厕。另外其座垫可能会自动加热。

智能马桶右手边一般是按键盘,酒店的厕所可能会在右边墙壁另装一个按键盘。按键的功能一般是冲水、除臭、加热、吹风以及喷水(洗下体)。可能对于大多数大陆人而言,喷水功能是最激动人心(好奇)的。我一开始觉得它很没用,完全冲不干净。后来用多几次熟悉操作,发现还蛮有趣。

要用好喷水功能,关键是根据自己需要,操作喷嘴位置(按键盘上有加减号调整档位),最好还要自身移动屁股配合喷水,以刚好射正肛门中间为宜——射中时会有小小的快感。有部分马桶(酒店中)甚至还有喷射阴户功能,默认喷射位置会更靠前。

喷完之后还剩擦拭工作,因为脏物已冲净,实际就是擦水而已。理论上可用吹风功能解决,但太耗时而显得鸡肋。日本的厕纸都是再生纸浆造的,加上可能为了减少材料消耗,故厕纸都非常薄——一眼看得出能快速溶于水。很多厕所都有提示:厕纸用过后直接丢厕所。很多中国的厕所反而相反,提醒厕纸不得丢厕所。

有些厕所的按键盘上还有一个喇叭按键,按下会响起冲水的录音。按个人理解,在外开大号时难免旁边厕间有人,每次听到对方那边传来放屁声或脏物落水声,心情多会难受。通过播放冲水声,大概是为掩盖这些噪音。

厕所按键

从厕所的状况,可以窥见中日之间国力与观念的差距。厕所臭不臭,无非是否愿意花钱请人频繁冲洗的问题(清洁用品也花钱)。有时中国人不差钱,问题在于他们是否重视这个大小便的问题,是否认为厕所的味道与自己有关。另外,中国人做工程偷工减料,有些新修的公共建筑富丽堂皇,其厕所之小便盘却天天漏水(尿?)。这些已涉及政治理念与法律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