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化]Battery!公式guidebook制作者访谈——望月智充 来自11月发售的动画指南:角川公式

日亚也发售了kindle版。

汉校润都是我一个人,我是谁我在哪日语是什么,语死早和通篇YY,欢迎捉虫。

相关链接:望月智充在《Animage》6月号的访谈

译后感:

公式访谈讲清楚了一件事:望月聚聚想怎么做小说改编动画。所有的忿忿不平(至少我)都因此迎刃而解。

对比电影版和电视剧版,动画最大的魔改是展西的恶行暴露之处,却罕见地加上豪把巧带回家疗伤的片段。按照望月的观点,这段应该是表现豪的性格的重要片段之一(个人理解);而豪大魔王是关键角色怎么能删他戏呢咳。

在动画即将开播时,《达芬奇(ダ ヴィンチ)》8月号有一小段里望月聚聚提到,四季变换如同巧和豪的关系一样有着各种变化,要注意本作的风景描写。现在看来,那也许暗合了他不会像其他改编作一样比如物语系列和四叠半神话大系,让角色絮絮叨叨地独白(这也是我比较碎碎念的地方)。简直能看到望月聚聚摩拳擦掌搞个实验创新片的兴奋劲儿。很好,有个性,我欣赏。所以这就是你让千住明大大偷懒的理由?

是时候重吸一次Battery!了。


Staff访谈

望月智充(监督.脚本.音响监督)

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听到涛声》等,擅长描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的望月智充监督。他谈论了Battery是怎样描写少年的。

登场人物中的keyman是永仓豪

——什么时候读的原作?

望月 最初是在小说还连载、未完结的时候看的。长子从图书馆借的书,和他一起看了。

——担任监督后应该又看了一遍小说吧。感觉动画化容易吗?

望月 说到是容易还是困难,果然还是容易。真诚的普通人的普通的故事,个人来说比较容易。至今制作的《听见涛声》《绝对少年》《江户盗贼团五叶》之类的,也是那样的作品。因为还不如说我对那种只有动画才能做到的、表现鲜明的大规模故事比较棘手。

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听到涛声》的时候,曾经被宫崎骏先生质疑了“你明明很年轻、却喜欢那种粪剧吗?”虽然普通人的戏剧被说成“粪剧”,但做这种不像动画的、没有破天荒的动作和荒谬的世界观的东西才有趣啊。所以在自己心中Battery算是容易动画化的作品。

——原作浅野敦子先生有对动画化提什么要求吗?

望月 什么也没有。“不过度偏离原作的话,自由创作也不介意”浅野先生只说到这种程度,除此以外没有特别说什么。

——把浅野先生最畅销的小说动画化,没有困难的地方吗?

望月 如果原作是漫画的话,事先能一定程度上了解画风。然而小说的视觉形象只有封面插图而已,谁也没有角色形象,所以不得不从设计角色和造型开始。这部作品的粉丝很多,因此无论设计怎样的角色,如果有符合他们设想的人、也会有感到不符合的人。所以在那时,和角色原案的志村贵子先生和角色设计的草间先生一起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尽可能无损于原作形象的角色是怎样的?”试着总结的话,不如说那也正像是这部动画的一切。

——设计角色时,监督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吗?

望月 向志村先生说明了角色性格、之后就是请看了小说自由创作这样的预约,没有特殊要求。豪某种程度上体格高大、比如脸很粗糙这样的没有要求过。

然后,讨论了让海音寺戴眼镜吧、瑞垣是中学毕业后就不想打高中棒球之类的设定所以社团活动结束后头发应该会长长吧让他留长发试试之类的。瑞垣是容易刻画的角色。他虽然和门胁是青梅竹马、两个人一直一起打棒球;但实际上讨厌门胁,又无法忍住不说出口。他就是那种意义上容易理解的角色。

即使看了小说、脑海中也不能明确地浮现出角色的脸;但是一看到志村先生的画,反倒让我理解了“啊,就是这群少年”,有这样的感觉。这部作品中的角色都是普通人,没有强烈的个性。所以志村先生的画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样的角色”,一看到她提交的原案我立刻采纳了。

——说到其中最难刻画的角色是?

望月 最搞不懂的是永仓豪呢。原田巧是有点吊梢眼、自我主义、被要求“你稍微剪剪头发”这样的头发有点长的形象;而豪是个怎样的家伙,这是思考得最多的。因为虽然比巧体格更高大、但又有很多纤细的部分,也不是同样身为捕手的伴宙太(《巨人之星》)*那样的角色。

(*伴宙太:体重100kg,身材高大,运动神经发达、100米11秒9的跑步速度,记忆力优秀;作为捕手,肩膀强壮、接球技术也好,然而领导投手、掌控全场的头脑力接近于零,被认为不可能在职业棒球里担任正捕手。译自日文维基)

巧执行着一贯的行为模式,不是豪、瑞垣和展西那样有人类感情展开的人。所以只能按照一贯的“巧”来描写巧,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种意义上,考虑得多的也是豪。

——给声优们的演技指导好像也很难呢。

望月 实际上这次没怎么做演技指导,然而其中纠正得最多的、“这里再用一点这种语气”说的最多的,几乎都是豪。由于至今为止的戏剧性,如果清楚地表现出“这个角色是这样的人”,那个角色自然就会变成那样,因此其他角色的演技指导几乎没有必要。但是,豪果然很难表演。即使仅仅喊着“巧”,他的形象也会随着语气使用的不同而改变。所以我刻意要他重来很多次。在那种意义上,豪是这个作品的keyman呢。

——说方言很费劲吗?

望月 因为巧的母亲的扮演者乃神亚衣子先生是冈山县出身,所以拜托她指导方言。她在台本上写了口音,自己录音后交给各位声优,还做了预习。那些和冈山腔有关的正确与否,我一概不知,所以全盘托付给她。

虽然原作也说着冈山腔,但动画的表现更强烈。我认为,小说因为只有文字、会出现意义不明的情况,所以会避免表现强烈的冈山腔;但是动画可以连那个部分也表现出来。嘛,老实说,虽然偶尔也存在搞不懂到底说了什么的部分(笑),但那就是那个吧。

为了表现出像是自然的中学生的社团活动

——说说由于动画化而特别留意的创造性一面

望月 决定将Battery动画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两件事。首先,向许多人说明了分镜剧本:在棒球练习和做投接球场面之类里,不用慢动作和静止帧*。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运动番,他们无论如何也要避免静止画面、用慢动作表现出很帅气的场面。用大约2秒来尾随球的飞行之类的。但这个作品不会那样做,全都用真实速度在投球接球。实际上,如果使用静止帧和慢动作之类的,既拖时间、作画也很轻松,但以前开始那种模式的运动番就很多,所以不想这样做。因为有和日常生活并列的棒球场面,也基本是用真实速度在打棒球,所以不使用角色曲之类的、使他们认真在设定好的背景里面打棒球。这样就能表现出中学生社团活动应有的自然一面。然而假如那么做棒球的场面只有短短几秒而已。

(*静止帧,在动画里数秒间映像不动的画面,为了推进故事、能听到声音之类的情况较常见。)

还有一样,自己在写脚本的时候考虑的,完全不使用独白。它也有简化制作、使用廉价便利的价值。当然要用的时候还是会用,但说真的,不会很无聊吗?我以前就一直偷偷地想,使用角色“我现在超感动”这样的独白,实际上不是很无聊吗?现实中是不会明白别人正在想什么的。因为大家并不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除了从他的行为判断以外别无他法。我认为这部作品这样做也不错吧。

虽然小说充分描写了角色的内心情感,但这次省掉它,只描绘人物的行动。不理解他们在想什么也可以,只描绘全员的行动。所以这部作品一次也没有出现独白。

——也就是说,这次的作品并没有做那些易于理解角色心理的动画表现吧。

望月 是的。最近动画的新番开播了,想着从第一话开始看吧就看了动画,从突然解说开头的动画很多呢。像“我是OO高校、几年级的OOO”这种。(但)动画不会描写那句话所包含的世界观,而是在第一话的开头,“现在西历几年、这种东西侵略了地球”这样全部说明完了。那算个什么事啊。比如说多动一点、来开始动画不是很好吗。

在Battery里,旁白解说独白角色曲全都没有。只有最终话的一个地方,加入了球向巧搭话的片段。这样只放在一个地方既有趣又令人意外。虽然那个球的台词原作也有,但正因为长手长脚的球来搭话、“也有这样的场景”,想给予观众这种特别的感受。

没有设计每一话的最高}}}潮

——长篇小说浓缩在全11话里应该很困难吧,有从原作中省略掉的部分吗?

望月 由于原作是小说,每章有各自的主要叙述角色。比如如果某章是豪作叙述主体,就会有豪对于巧的个人独白。因为动画原则上不使用独白,所以省略那些却把大致剧情全部放进动画。虽然细节部分确实被省掉了许多。

因为原作有6卷,用11话做完真的不可能(笑)。但是,不做第2期一开始就是noitaminA的方针。原作已经完结了,所以动画也不要半途而废全部做完。在脚本的阶段就考虑为此到底怎么做才好。

之前决定的只用角色的行动来描绘故事也是原因之一。

——但感觉不到只是故事摘要。更不如说节拍很好、以一定的节奏推进着它。花了很多心思琢磨该省掉的地方吗?

望月 没有哦。只是追随着故事的流动、稍微精炼它的感觉而已。不过,原作的每个对话,比如瑞垣和海音寺打电话之类的非常长;而动画里也不可能打10分钟的电话,所以概括了那种部分。结果看起来好像还不错。

这部动画没有设计每话的高}}}潮点。因为分配长篇故事到11话,这话一定是这个主题,并没有这么做。所以,也没有第几话之类的,也没有副标题。每话都有这种值得一看的精彩场面——完全不会这样,只是前后衔接着的故事罢了。

这部Battery,既不是动作类也不是战斗类,所以想均一地制作完全部。只是追随着少年们一年间的原始状态的感觉。也没有由于某处是比赛的场景、所以作画上有变化,只想做成从哪里看都是同一部动画的一部分的作品。说到底原作也是花了6卷、较为朴实地展开故事的小说。那也是原因之一,目标是那种做法。

年少时代的一年浓度很不同

——那么,这部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望月 并不是“棒球”哦,因为棒球只是这部作品的道具。虽然在现在的自己看来中学生只是孩子,但他们一旦处于漩涡之中就会有很多烦恼,中学时代就是这种年代。这部作品就是截取那种咕噜咕噜喝水般的普通日本中学生的一年时间而已。

即使说是一年时间,年纪越小就越浓不是吗。年龄增长后,即使做一样的事情,也会没什么改变就结束了。现实也是那样吧,因为这一年制作着Battery就结束了。我觉得1年的浓度和年轻时候比起来完全不同。

自己只在小学中段住校了一年,然而不知为何对那时的朋友记得很清楚。不如说从那以后高中的朋友之类的几乎毫无记忆。虽然仅仅一年,但那时关系要好的朋友的名字和当时玩的游戏之类的依然记忆犹新。就是那样的不同。

——最后请向粉丝说句话。

望月 Battery是部粉丝很多的作品,对它的印象可能千人千面。即使对于这次的动画,如果恰好有符合心中形象的人,当然也会有感到违和的人。但是看到Battery的完成品、“啊、这样的也不错”,能产生那种想法的人多一个我们staff也会开心呢。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