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其刃・『東京國立博物館150周年特別展』NHK關聯番組及本體作風說明

※ 聽譯自翻水平有限,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2022年東京國立博物館150周年展出館藏的全部89件國寶,NHK配合宣傳的番組裏🍍出鏡了3次,在刀劍部中僅次於三日月宗近,將它作爲武士時代理想武器的典型代表重點介紹。

字幕姑且按解說翻譯了,但是足利將軍家傳來品這一點存疑,連是否經由織田信長賜給德川家康也不能100%確信(見「大般若其刃・身份危機?—— 轉手史(戰國部分)和刀號疑問」)。當然爲了擡身價,許多名刀在傳承上都存在水分,甚至包括明顯的造假,🍍算是身世比較清白的。長船派確實受室町幕府扶持,雖然那是自兼光開始,作爲足利尊氏的番鍛冶。兼光是景光之子長光之孫,也許🍍恰好作爲祖傳寶物(?)被徒孫獻上給將軍,可能性是比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攀龍附鳳要高一些。因爲這層關係,加上本家臺帳的主張,🍍常被當作足利將軍家的代表(比如說2019年九州博物館的展覽「室町将軍- 戦乱と美の足利十五代」就是🍍出差去展的),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證明這就是史實。至於宮本昌孝的小說「剣豪将軍義輝」寫🍍是足利義輝愛刀,就和司馬遼太郎寫菊一文字是沖田總司愛刀是臆想。

刃文介紹比較粗略(畢竟是入門類節目),可以一句話概括爲長光的特徵性華麗刃文由「互の目刃」和「乱刃」複雜交匯而成。雖然對「互の目刃」和「乱刃」做了說明,但不知道爲什麼作爲主體打底的「丁子刃」提了一下卻完全沒有解釋,也許是剪輯疏忽?「丁子刃」指形狀像丁香花蕾的刃文。「互の目刃」的說明不夠清晰,可能描述成以一定間隔相連的圓頭山峯更形象一些。刃文樣式除了「丁子互の目」和「丁子乱れ」,還有一種沒提到的「蛙子丁子」:從屬於丁子樣式下的二級分類,指上寬下窄,丁子的燒頭部分膨大,像蝌蚪形態的刃文。 視頻介紹說刃文的風格樣式迎合當時的審美,給人這樣一種印象:刃文的功能僅限於觀賞層面上的裝飾。但實際上刃文(匂口)還能反映出刀的實用性能。因爲刃文位於刀身(珠光體結構)到刀刃(馬氏體結構)之間的過渡區域,刃區部位硬度高的情況下仍要保持其他部位的良好韌性,剛柔並濟,關鍵就是對過渡區域進行覆土燒刃的淬火處理,淬火改變了礦鐵材料的晶體結構。 匂口指刃文境界線的狀態(刃文區域由於珠光體和馬氏體混合,整體呈現出白色霧狀形態,這種形態叫匂),好的匂口不能有雜亂沸斑,必須緊實分明粗細連貫一致,也就是說匂口決定了刀工技藝的優劣,它是材料內部結構變化的視覺反饋。而影響匂口好壞的因素很複雜,除了淬火還包括礦鐵的選取及軟硬配比,地肌的折疊鍛鍊等等。其中地肌是重中之重。 備前傳名刀的數量遠遠壓倒其他流派(其中長光的作品中有國寶6振,重文28振,重美40振,是目前刀匠中名品最多的),正是因爲燒製過程中沒有失掉刀作爲武器的本質。幕末新新刀時期,常見刀匠故意打出大塊面的地肌,再混入雜鐵以做出繁複的刃文變化,這樣的刀看上去花哨,實則華而不實本末倒置。可見刃文風格華麗與否並不是名刀之所以爲名刀的決定因素,刃文的藝術價值也不僅僅在於形式美。拿視頻中提到的兩種刃文來舉例:「丁子刃」的部分在刀刃砍出崩口時容易形成三角形的「刃切」,從而繼續斷裂;而「互の目刃」的部分則會形成半圓形的「刃毀」,不容易繼續斷裂,兩者複雜交匯形成華麗刃文有助於提升刀體的耐久度,也就是說刃文同時具有功能主義的美學價值。 🍍能活過關東大地震,一方面是運氣足夠好(估計擠壓彎折的幅度並不大);一方面也是燒製質量過硬(掰直後看不出痕跡,還把矯正的木器具掰斷了,說明硬度高的同時韌性很好),側面證明孩子應該是能打的。當然這種所謂的能打僅限於低防禦肉搏戰,面對重甲就很吃癟。這也是爲什麼像🍍這樣的名刀通常沒有任何實戰記錄的原因:按當時實戰性能最高規格打造的貴價品,除了個別大戶(比如上衫謙信)以外,一般捨不得拿去戰場砍豁口,更多是作爲表彰勇猛武將武勳的賞賜,就是所謂的送禮只送腦白金(大誤 和🍍做對比的平安時代的三日月宗近顯然更不是實戰的料(有一種說法是鍛造三日月的礦鐵質地較軟,也就是俗話說的身嬌體軟易推倒),你刀遊戲數值就是在閉眼瞎寫,居然打擊數值比🍍要高?簡直在搞笑……嘛,你刀遊戲數值根本沒用就是了。

因爲和東博這次宣傳的側重點沒有關聯,「大般若」這個號的由來沒有提。倒也算詳略得當。


下面對🍍作風的常規描述進行補充說明(圖示使用了🍍的標準證件照和押形)。

造り込みは鎬造、庵棟。踏張つき。 刀姿は腰反り高く、切先は中切先詰まり猪首となる。

造型爲鎬造庵棟。踏張明顯。踏張的意思是刀身向下延伸到根部(刀鎺)位置微微外扒張開,像人叉開雙腳昂首挺立的姿態。踏張會隨着研磨等加工逐漸消失,踏張明顯說明刀的保存狀態良好,接近製作時的樣子。 刀姿的腰反很高,刃尖爲中切先豬首鋒。 上述外形都是鎌倉中期豪壯太刀姿的典型特徵,鎌倉時代的武士在戰場上多用一騎討ち決一勝負的緣故,這種姿態的太刀得以流行起來。

地鉄は小板目肌が詰み、地沸細かにつき、乱れ映りが立つ。

地鐵由綿密的小板目肌結成,地沸很細,有很明顯的乱れ映り。 板目肌指紋路像板目(偏離木材中心縱向切片時呈現的紋理)的地肌,小板目肌則說明地鐵質地優良。 沸是分佈在刀體上肉眼可見的白色顆粒,馬氏體結構——堅硬部分的視覺呈現。在刃文區域叫刃沸,在平地區域(平地指刀刃到刀鎬間的刀身中部區域)叫地沸。如果顆粒很大(荒沸或叢沸)則說明刀匠水平粗疏,因此地沸細也是好刀的特徵。 乱れ映り是地肌變化(地鉄の働き)的一種,指持刀在光照下晃動,平地區域在一定角度下會呈現和刃文形態幾乎一模一樣但比刃文淡的灰白色帶狀物,好似刃文的位移,又好似刃文的影子倒映在地肌上。乱れ映り也是備前刀(一文字和長船)的特徵,能呈現映り的刀相較無映り的刀剛度稍低且具有彈性。

刃文は高低のある丁子乱れを主体に蛙子、小互の目まじり、足・葉よく入り、ところどころ金筋入り、総体に匂口締まって冴える。 帽子は乱れ込んで先は小丸に返る。

刃文以高低錯落的丁子亂爲主體,蛙子和小互目混雜,有很多足和葉,還有金筋於各處分佈,總體上匂口較窄,在光照下反射很強很明亮,界限分明。 刃文樣式略過(見前文),足是從刃文向刃的方向伸出的細小線條,匂口延伸到刀刃的狀態,因此足的硬度比周圍稍低且韌性好,假如刃上出現縱向裂紋,那麼遇到足就不會繼續斷裂。葉和足的性質一樣但不和刃文相連。金筋是大量馬氏體結構的線狀紋路。 前文解釋了匂口決定刀的優劣,名刀多見「匂口冴える」這樣的描述。 帽子是亂刃返縮成小丸的樣式。帽子指橫手筋以上刀尖部分的刃文樣式。因爲淬火後鎬部遇冷收縮,而刃部晶體膨脹,帽子就會向棟的方向返縮。返縮弧度較小的稱爲小丸。

彫物表裏に棒樋を丸止めにする。 茎は生ぶで、先をわずかに切る。 鑢目は勝手下り。目釘孔2つ。 佩表に「長光」二字銘がある。

彫物爲表裏兩面都是棒狀的刀樋,末端爲圓形(丸止)。 刀莖幾乎爲生莖,前端被切了一點點。生莖指鍛造完畢後沒有加工過(比如磨上)的刀莖,代表刀保存完好,更有價值。 鑢目的樣式是勝手下り。有兩個目釘孔。鑢目是刻在刀莖表面的排線紋樣,作用是爲了增強摩擦使刀柄不易脫落。🍍的刀莖表面磨損得比較厲害,只能隱約看出靠近刀鎺位置有斜向下的排線走勢。圖例只畫了一小塊區域,實際應該覆蓋整個刀莖。勝手下り可能說明刀匠是左撇子。 佩表銘「長光」二字。刀的兩面分別叫佩表和佩裏,太刀的佩表是刀刃向下時刀莖處於左手邊的那面,和打刀正相反。

由緒有名頭(曾被戰國三巨頭之二持有,作爲武士魂的象徵與鍛造目的相匹配),實體鍛造精湛,在冷兵器退出實戰舞臺後作爲藝術品的價值仍然很高,這些就是🍍成爲名刀的理由。 曾經看到過有人說🍍的實體、立繪和CV風格迥異,不似同一個刃。但實體在刀姿外形上豪壯有力(符合武士時代的實戰需求),地肌鍛造精緻,刃文華麗不花俏;和立繪身強體壯虎背熊腰又兼具細緻講究的穿搭配件是一致的;miki的聲音也是強勢的同時又富於情感變化;三者都具有乍一看強力超A,但仔細觀察又都顯示出內在細膩不粗糙的共同特徵。


#本體考據 #大般若長光

 

若圖片視頻鏈接失效,請訪問鏡像站(需掛梯) / Contact me on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