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a.study

适合独学的日语学习书

今天说到朋友送给我的这套凡人社出版的日语学习书,《日本語で考えたくなる 科学の問い》,我又翻出来看了两章。

它在封面的介绍是“适合日本语学校、大学、高等学校和独学”。

我也看过真正的语校教材,其实还是偏“实用”,让人快速掌握可以立即使用的日本语,对主题的讨论非常基本浅显。

而这套真的可以说是培养素质教育和思考能力,发现社会课题,并深入探讨。

上册涵盖了“群体、商业、科技、艺术”,比如科技会深入回顾IT发展的历史,受到什么样的思潮影响,伴随的社会运动,可以了解日本社会,也了解全世界所处的时间节点。

就算是当作普通读物也并不枯燥,甚至纳入的资讯和知识非常新,非常值得一看。可能对于考学的学习者来说也会有帮助!

ChatGPT推荐的日语学习书

在一次使用ChatGPT的时候,它推荐了我读过的日语轻小说,于是我留意看了一遍它提供的数据,发现紧跟流行趋势。我挑了其中感兴趣的两本,《今日も言い訳しながら生きてます》《日本語のトリセツ 取扱い説明書》,去图书馆借阅了,觉得很适合语言学习者阅读,而我和ChatGPT聊的也是通过阅读精进日语能力的话题。

《今日も言い訳しながら生きてます》是韩国插画家 Ha Wan(하완) 的新作日文译本,这位作家的title是日韩畅销书作家,还是个男的,但因为我喜欢essay,比较轻量,并且也想知道什么内容能在韩国和日本同时流行,于是就看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小说以外的韩国文学书籍,它不像小说一样建立一个纯粹的、更接近作者内心的小世界,和真实世界有一定隔阂,而是以作者为方法和坐标,尽情去描述他周围的一切,可以借此了解他所在的那个时空中的社会。其实也没有差很多,几乎就是平行的,所以看到他在思考的事物,会有强烈共鸣。

对应书名里的词组,其实社会中常见的是“言い訳しない”,指的是不要找借口、不要解释自己的错误,而是直接采取对策,甚至有“言い訳病”的说法,所以可见“言い訳しながら生きて”是一种多么反常识的抉择。但我非常理解这种说法,我甚至觉得活着就是寻求一套自己的解释,如果没有建立这套解释,“活”就没有了意义,换言之也就是活不下去了。所以我觉得书名应该是这个意思。

作者在开篇还提到一种“格付けテスト”,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指的是将人物化,按照价值、能力、地位和阶级来分类的一种测试。他说如果你在网上看到这种测试,不要去测比较好,因为十之八九会因此变得忧郁。

もし、あなたがネットで格付けテストを探そうと思ったならやめにほうがいい。十中八九、ゆううつになるから。

差不多就是这样,我读书的时候就是这样积累的,我觉得后期的日语学习可能更多就是这样、凭兴趣建立起一些新的知识,教学没办法全部教给你。

再说说另一本《日本語のトリセツ 取扱い説明書》,这是一本比较经典的日语学习小书,很早就出版了,比较实用,就是给出问题案例,然后相应地给出例文参考。

怎么学都可以,也可以等遇到相应问题的时候查索引,看看准确的写作方法,都是非常基本、但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

开篇讲了日语写作和正确格式和标点符号,紧跟着就是丁寧語的使用,给了一段小说《雪国》的开头,让读者改成丁寧語。就是写作业,但还让人怪想写的。

我在翻这本书的时候,在结尾的出版信息里不知怎么就看到了“凡人社”,这家相当有名,但我几乎没有看到网上分享怎么学日语的人提起过。最早是我朋友介绍给我的,还带我去逛过!并且把她学日语的时候在“凡人社”买的书借给了我。(非常厚实,等我看完来分享!)

“凡人社”的slogan是:世界の日本語教育に貢献するにほんごの凡人社。所以它真的是专注于日本语教育,出版了很多厉害的日语学习书,店内还经常有日本语教师培养计划的招募广告。

2025年7月10日

日商簿记2级一次合格的经验谈

6月初我一次合格了日商簿记2级,学习备考总共花了2-3个月的时间。按合格必要的学习时间350时来算,大概平均每天学3-4小时。

其实以前的我想不到自己会考这个,我本科就读新闻系,跟会计离得很远,选修法律和经济培养方向时,我都一度因为学姐说很难,于是避开了经济,选择法律。

但是来日第一年的会社生活帮助我了解了日本的商业活动,学习了一些基本经营常识,自然也接触了簿记知识。刚开始很苦手,真正学起来却觉得有意思,一次合格后对于数字和数学也有了一点自信心,一般计算类的考试其实是难不倒文科生的,它的公式更加依靠记忆,而且记住了就能拿分。

老实说我还没有检验到这个资格证是否“有用”,因为网上热门帖子都是在说对于求职有好处,或者直接泼冷水说没用,但对于我自己而言,只是恰巧走到了那里,真要说有什么用,就是我不学这个也仍然要学日语,所以用日语来学簿记,反而是增进日语学习的一个好办法。

我觉得如果只是学习,没有“考试合格”这个目标,你就想看什么看什么,看世界上最新的、最有意思的,或者最古老、所谓最“没用”的知识和资料也没关系,时间积累到了,你就是能习得,因为你已经投入进去了。但如果有“考试合格”这个目标,那么伴随的就是“越快取得越好”,唯一不变的就是掌握这些知识必要花费的时间,这时候拆分到每天去执行就变得重要,这其实是最难的。

因为一直以来学习都很懒散,不是那种执行目标很厉害的人,簿记2级备考直到最后一周我才进入状态,开始每天执行琐碎的事项。越临近考试,其实最重要的就不再是知识的摄取,而是稳定日常的建立,让你能够按部就班地度过那些被标记在日历上,似乎有点不同寻常的紧张的日子,度过那些时间,就像你平时练习的那样,其实考试就有很大概率合格,是“突发”最容易破坏这种成功率。

备考不只是学习安排,还包括饮食和睡眠的稳定性,考前两三天,我让chatgpt给我制定了睡眠和饮食安排,详细到包括考试当日起床后的流程。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这个,或者你们本来就执行日常执行得很好,但我必须设定程序,不然会紊乱,这一点比机器人还机器人。

考试当天我就按流程执行,考场非常小,机房里大家坐得很近,我瞬间就心跳加速感觉平静不下来了,但好在座位上有耳麦,我戴上后就只听得见自己的声音,然后稳定下来开始考试。

虽然一次合格了,但我觉得题目还挺难的,连续几年net考试合格率都很高,似乎就有意识地在调整题库,使得合格率稳定在35%左右。根据日本商工会所的统计,合格率这几年就是一直在下降。

我并不抗拒参加这种“合格”考试,因为它不是选拔,不需要你很努力很努力,且最终结果还要看和你一起竞争的人努力程度,如果别人更努力,你就会失败,也就是常说的“卷”。但合格考试只需要你按照自己的节奏,遵循它提出的——学习这些知识通过考试必要花费的时间,那么就有非常大的概率通过考试。

我并不是小红书爆款,教你一个月或一周通过考试,我也没有那种能力。但我想说通过这些合格考试还真的很简单,只要你真的去学,学满掌握相关知识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可以通过的。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学习方法,我觉得很多时候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执行力。你问这个怎么学,那个怎么学,不如直接去学就明白了。无论考什么都是通用的!祝愿大家各种考试都顺利。

JLPT散步结束了!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和考试经验。

我大学本科非语言专业出身,这三年间也没有上过日语课,学习资料就是网上能找到的一切能听能看的日语新闻、播客、动画、日剧、电影、小说,对什么感兴趣看什么。说实话这就需要摄入的量足够充裕,才能够覆盖N1考试合格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因为没有定向瞄准N1到底会考什么。

如果是要以快速通过考试为目标,或许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如果目标是想要流畅地说日语、在日本自由生活,以及用日语快速地掌握其他东西,那么这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法。为了考试学的那个日语,除了特定环境会用到,其实很大程度上它就很难再流动和往前精进了。过了N1,但去电影院听不懂电影,也是会发生的。

说到用日语快速地掌握其他东西,在今年参加N1考试以前,我就学了日商簿记2级并一次合格,当时看一些日本人考簿记2级的相关blog分享,有人总结,簿记考试其实更多是国语(日本语)的理解能力。相应的,备考簿记2级也会提升日语能力,当时真的读了很多东西,并且要准确理解意思,不然无法解题。结果就是再读小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读得越来越快,对于N1阅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中文母语者来说,只要掌握了阅读,通过N1的概率会很高。

“学习”拆解到执行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更适合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是起得很早的人,我喜欢在早上做完自己的事,我不上SNS,不发动态,也不和人聊天,就这么自己待着,我的主要学习任务也安排在早上,而且朋友们找我一般是从下午开始,所以我也不会被打断。

当有一个“目标”的时候,chatgpt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助手,它会知道达到那个目标需要什么。除了学习,我还关注备考期间的饮食、睡眠,为了健康和平静的心情我真的会好好执行,如果突然生病了或者情绪大爆发,对我来说很有毁灭性,有可能就功亏一篑,很不划算,所以我宁愿一点一点做,不要因为做太多而垮掉。

接下来就来重点说说考试!因为大部分人面对考试都是非常紧张的,不然它怎么会叫“考试”呢。

长大到现在,考过的试不计其数,也不是说就不怕考试了,但我觉得我应该算是理解了考试:最好就是平常地度过那一天,像平时练习的那样。那么建立稳定的日常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才会说饮食和睡眠也要放在备考安排里。而且像JLPT这样大型的考试,你面对那么多人和你一起涌进教室又涌出,压力是很大的,突发状况也很容易发生,很容易影响心态。

我的需求就是,希望在离家近的地方考试,不要去太陌生的地方。所以我会早点报名,于是7月就分到步行离家15分钟以内的考场。如果你在日本考试,考场是根据报名时间就近安排的,会优先分配离住址较近的考场。如果你不在日本考,也要早点报名,早点调查比较适合自己的考点。

在考试前几天,最好就将作息调整到和考试一致,让自己能够在当天自然地重复日常流程,寻常度过考试。我比较幸运的是,N1提前到9:00,和我的作息习惯是一致的,我平时习惯早起,并且习惯在早上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

如果你的作息和考试安排的作息相差很大,建议调整一下,否则一下子更改日常,不习惯的话很大程度会影响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