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本》读书笔记 第三、四章

第三章 本章节前半部分太过technical所以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即便账面上这些不良资产已经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被转移走,银行仍然面临着源自这些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只是用明确无疑的坏账换来了一块价值并不确定的资产。

按照北欧国家和美国的模式,国家财政不仅为坏银行提供注资,还提供了融资帮助,让好银行不再保有不良贷款的敞口,坏账最终成为国家财政的问题,由国家税收买单。但在中国,只要政府仍然依靠银行为体制内的资产管理公司融资,那么就并无大碍,中国的监管者对银行持支持态度,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是体制内国有企业,其所发行的债券也有些半主权债的意味,因此信用风险可以被避免。但一旦这些银行到国际市场上市,接受了境外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国际上的审计人员一定会质疑这些债券的价值问题。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约为50亿美元,而他们已发行债券的总额为1050亿美元,并且其购买的资产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在2009年时无力偿还债务,该怎么办呢。

900年代的不良贷款问题还没有解决,08-100年的信贷狂欢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未来将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形成压力。有些媒体将这次的信贷狂潮比作“大跃进”,只是这一次高速铁路网络和大片鬼城代替了大炼钢铁的高炉。正如一位官员曾经简单地说:在短期内这些项目都没有现金流。换句话说,这些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大约是地方层面50%的融资贷款,都已经违约了。2011年中期,当时的中国铁道部已经过于雄心勃勃了,它已经负债约1.98万亿人民币,而项目的营运现金流却是负的。

更令人惊叹的是,以上资产泡沫的估计仅仅考虑了银行信贷对地方实体的支持,并未考虑到国有企业贷款、房地产融资和底下金融市场,以及中国铁道部的举债。11年5月,当中国人民银行的社会融资规模相关数据公布之时,这个画面才逐渐展开。这个统计口径不仅包括了银行贷款,还包括了其他融资工具,包括证券化贷款。央行得出的结论是,09年和10年,总融资规模均达到了14万亿元,这个数字几乎是简单估计2010年银行信贷7.9万亿规模的两倍。更令人费解的是,当时的中国银监会主席声称有3万亿银行资金并未实际流向用款企业,而是转入了高利贷市场,但就在两天后,他自己管理的银监会就否认了他的言论。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央行数据仍有遗漏,并得出结论:中国信贷增长远超GDP增长速度,2011年融资总规模达到18万亿元,高出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3.5万亿元,达到了GDP的42%。如果这个数据是准确的,那么可谓是大而无当,引发很多问题,资产管理公司还会像原先计划的那样逐渐完成其使命并寿终正寝吗?如果它们的坐拥如此重要,那么他们还怎么能够被允许远赴香港IPO上市呢?财政部还能再打多少次“欠条”呢?

中央对失败的金融交易的管理是没有问题的吗?毕竟中国有资金实力来吸收这种规模的损失,如果它决定这样做的话。中国的“国家队”和新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头条新闻,试图挑战美国作为国际贸易货币的主导地位;但很少听到中国银行业的动作,为什么?08年美国金融巨头最窘迫的时候,中国的银行没有提出用现金收购,反而唯一的动作就是在南非的小收购以及收购加州一个社区银行……

花奴话说,如果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估值是真实的,而银行规模已经如此巨大,为什么中国银行业务模式不能出口呢?

中国银行实际上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他们长期生长在与外界隔离的体制内部,经营完全依赖与政府指导与支持,既没有创造性,也没有创新性,市值并不代表其潜在价值创造的估值方法,而是巧妙地操纵结果。

有种观点认为,由于中国银行主要信贷客户是国企,因此没必要去学习美国模式。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因为国企通常都会拖欠贷款,而银行高管们心知肚明。公众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质疑银行资产负债表和其收益的质量。国际股票市场及其大部分的年轻金融分析师们都持有一种观点,那就是并不能把中国的银行当做独立机构看待,实际上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代表,这使其拥有了相应的价值以及信誉。无论如何,如果中国政府放松警惕,认为四大银行其实是世界一流的,鼓励他们拓展国际市场,这会是非常危险的。

过去几年中,中国的银行纷纷进入消费业务:信用卡和借记卡,汽车贷款和抵押贷款在本国广大的沿海地区已经十分常见。08年以来出口的崩溃揭示了中国出口依赖型经济模式的巨大弱点,如果政府巨额新疆出口外向型经济转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国内储蓄率会下降,例如家庭存款。那么这样以来银行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中国庞大的金融体系能够有今天,几乎完全依赖于英勇的中国人民而造就的高储蓄率,他们是唯一非国有资金来源。如果中国人开始像美国人那样对借贷和消费充满热情的话会对中国银行资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四章 在中国,对问题的人是不能停留在表面,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词在其他国家表示某种含义,就认为这个词在中国也表示同样的含义是行不通的。金融模式改革者为了减少集中在银行的金融风险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然而中国的债券市场仍然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第一,利率结构受管制,第二,投资者基本上局限于各大银行。

中国债券市场缺乏其他主要国际资本市场拥有的必要的市场要素:由市场对风险进行衡量并且将评估出的风险量化融入资产价格计算的能力。风险意味着价格;资本和其他东西一样都存在响应的价格。然而在中国,只有政府而不是市场通过收益曲线来确定无风险融资成本究竟为何,而政府决定的依据是基于银行融资的成本,也就是一年期的银行存款的利率。在公司债发行的初级市场上,承销费用和债券价格也往往以银行贷款为参照,而并非市场真正的需求。正由于此,发行企业在新发行债券是因为发行价被人为压低所造成的损失需要通过市场以外的其他手段来进行额外弥补,比如获准进行一定量的外汇交易。

这里的发行价指的是发行利率;债券价格通常和利率成反比,即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在中国债券市场,因为参照银行贷款利率,债券在初级市场的发行利率被设置过低(因为对风险的评估过低)因此初级市场的债券价格则过高,而二级市场因为依据市场需求对风险评估相对高,导致二级市场的债券价格反而更低,因此承销商往往不愿意在二级市场出售债券了,而选择一直持有到债券到期日。

为什么从政府到老百姓都对债券提不起兴趣呢,因为政府和央企领导们认为股票市场为央企提供了大量的“免费”资本:通过股票筹集的资本是无需偿还的。

沿袭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则,利率并不反映市场的资金供需,债券定价也因此并不反映真实市场的价格;领导人们认为他们在衡量风险和定价的问题上比任何市场更有效。08年国际金融体系的几近崩溃的事实更是坚定了他们这一信念。

为什么中国还需要债券市场?或者说,为什么中国需要当前这样一个原始状态的债券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