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自我分析」

在李爽君最近的一期视频BV1tR4y117pz里,她再次提到了自我分析的谬误/不可能性,这也并不是第一次了。

我对此种观点也是

非常但不完全
认同的,毕竟这是来自
拉康大他者
的观点。

在第二期研讨班中,拉康引述了一封弗洛伊德的信:

我只能借助于客观获得的知识(作为陌生人)来分析自己。真正的自我分析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会有疾病。由于我仍然在病人们身上发现困惑,他们也必然会在我的自我分析中牵制我。

——弗洛伊德,《第 75 封信》

并如此评论道:

这就是他对自己分析的局限性的定义——他只能理解他在病例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他以巨大的智慧发现一条新路的时候——鉴于其时间较早,这是特别精确的证词——他自己指出,他的自我分析并不是一个直觉过程,一个在他自己内心的占卜式映射,它(自我分析)与内省无关。

——拉康,《弗洛伊德理论与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 拉康研讨班第二期 中英对照版 (SEMINARⅡ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在芬克对拉康文集的解读中,详细阐述了其中原因:

Representation without affect is thus sterile.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terility of so-called self-analysis: One tells oneself lovely stories about the past, one analyzes one's dreams and fantasies to oneself or on paper, but nothing happens, nothing changes. It is all very informative and interesting, and one remembers all kinds of things about one's past, but there is no metamorphosis. Affect is rarely brought into play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another person to whom one addresses all of these thoughts, dreams, and fantasies.

—Bruce Fink, Lacan to the Letter: Reading Ecrits Closely

在一个有效的分析中,表征和情感是缺一不可的。无论自我分析是在脑中还是纸上,都是缺乏情感要素的。仅凭分析解读表征是无法引发任何改变的,而情感又很难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显现。

芬克还在上下文中加以解释道:

It is only when the patient is able to articulate his history and feel something at the same time—some emotion or affect—that change occurs.

Freud had already grappled with where to locate representation and affect. He came up with various overlapping topographies of the mind, assigning representation to the ego and affect to the id.

Lacan translates Freud's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between representation and affect a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libido, between signifier and jouissance.

在表述自己的历史的同时还能感到情绪或情感,只有这样改变才会发生。 弗洛伊德把表征归入自我、情感归入本我,而拉康把表征归入象征界 (语言/能指) 、情感归入实在界 (驱力/原乐) 。

在《拉康派临床精神分析导论》中,芬克调侃了执着于自我分析的强迫症:

The obsessive attempts to neutralize the Other. The more obsessive he is, the less likely he is to go into analysis. For to go into analysis is to enlist the help of another person, someon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specialized knowledge-in short, a symbolic Other. The obsessive is the one who, after attending weeks of classes on Freudian theory and practice, continues to say, “I still think 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work out their problems on their own.” He may, intellectually, come to accept the existence of the unconscious, but not the notion that it is inaccessible without someone else’s help. He realizes he has problems, but engages only in “self-analysis,” keeping a journal, writing down his dreams, and so on.

—Bruce Fink, 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Technique

强迫症试图消灭大他者,越是强迫症就越会回避去做分析,因为那是在向一个符号性大他者求助。一个参加过几周弗洛伊德取向培训课的强迫症会不停地说:“我就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尽管他在智性上能够接受无意识的存在,但在观念上不会认可那是仅凭自己无法企及的。他察觉到自己的问题,但只是进行“自我分析”——写写日记,记录一下梦境之类的。

显然,强迫症患者是难以从自我分析中获益的,日记和解梦也并非有效的方法。而这种强迫症式的自我分析就像爽君说的“看肚脐眼”那样,其实是自我遮蔽。并且,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把握的。

在《拉康派分析技术基础》中,芬克谈及了分析师的自我分析:

One’s own analysis, no matter how far-reaching, is nevertheless not sufficient in practice to allow the analyst to eliminate all traces of his or her countertransference,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theoretical blinders, so to speak. Lacan included many things in his definition of countertransference as “the sum total of the analyst’s biases, passions, and difficulties, or even of his inadequate information, at any given moment in the dialectical process.” Although one’s own analysis ma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one’s passions, it may have a lesser impact on one’s biases and a still lesser impact on one’s “informa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analyst must engage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self-analysis , regularly review cases, study myriad areas of human experience, and continue to seek out supervision for many years. This seems far more likely to limit the possibly nefarious effects of the analyst’s countertransference than strict adherence to some fixed session length.

—Bruce Fink, 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 Lacanian Approach for Practitioners

自我分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全部的反移情的,尤其是对那些不懂理论的分析师。即使自我分析可以引发强烈的情感,但对纠正偏见的效果较小,这意味着需要长期持续的自我分析、案例覆盘、人类研究以及长年接受督导。如此才能有效降低反移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比起单纯依靠固定的分析疗程要好得多。

克服自身带来的各种反移情是分析师的重要工作,而自我分析在其中也有其作用和地位。相比拉康的完全否定,芬克对于分析师的自我分析是部分认可的。

芬克的这种观点其实是绕过了拉康,直接

回到了弗洛伊德 (拉康:???)

In self-analysis the danger of incompleteness is particularly great. One is too soon satisfied with a part explanation, behind which resistance may easily be keeping back something that is more important perhaps. 自我分析中最大的危险就是半途而废,人通常会过早的满足于部分的解释,而在这个阻抗的背后却可能掩藏着更重要的东西。

—Freud

True self-analysis is impossible; otherwise there would be no [neurotic] illness. 真正的自我分析是不可能的;不然神经症就不会存在了。

—Freud

芬克对弗爷的第二句话是如此解读的:

Just as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one to recognize and change the symbolic coordinates and determinants of one’s own symptoms and repetitive patterns without the help of an analyst—which is why full-blown self-analysis is impossible —it is well nigh impossible to step back from a case both personally and conceptually and reformulate it from a thoroughly new point of view without the help of someone else: a supervisor.

这里可以把爽君提出的伪主体问题套用在文本中的症状上,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结论——自己 (伪主体) 看不到自己 (位置) 。因此,芬克建议分析师去找督导而爽君建议患者去找分析师。

而对于弗爷的前一句话——如何突破阻抗、发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尽管无法真正彻底,但也可以相对完整的完成一次自我分析。芬克在他的另一本《日常弗洛伊德临床技术导论》里给予了更多解读:

We certainly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Freud was inadequately analyzed, since he engaged only in self-analysis. Self-analysis (notwithstanding Karen Horney’s [1942] assertions) is incapable of going very far for numerous reasons—we need someone else to call our precipitated and/or convenient conclusions into question, someone else to project our own doubts and self-critiques onto, someone to hear and repeat back to us our own slips and double entendres, and so on—and Freud, who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had a real analysis in 1900 because he was the only analyst on the planet at the time, can nevertheless be taken to task for never having done a proper analysis with someone he himself (or one of his trainees) had trained when he did have the chance later on.

—Bruce Fink, 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Freud Techniques for Everyday Practice

有另一个人做镜子让我们投射、给我们反馈当然是最好的,但弗爷是当时地球上唯一的分析师,他能借以提高自身水平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我分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尽管他深知自我分析的弊端,还是很重视分析师培训中的长期自我分析。这部分的成果后来被卡伦霍妮继承,我们在后面会提到她。

Although Freud occasionally recommended that the physicians who came to see him from afar, for a “training analysis” lasting just a few months, continue the work they had done together by engaging in self-analysis, he often recognized the severe limitations of self-analysis. And anyone (including myself) who has tried analyzing him- or herself, and has then undergone analysis with a living, breathing analyst, can tell you that self-analysis does not go terribly far.

Freud himself did not have the luxury of doing an analysis with someone else at the outset, and thus had no other option; but for most people today, analysts to work with can be found, whether close by, or via phone or video-chat.

To insist in our times that one can analyze oneself boils down to avoidance: avoidance of the encounter with the unconscious that can only occur by working with someone else. Avoidance being one of the defining features of neurosis, one must muster courage to overcome it.

芬克在此之上还指出,弗爷当时没得选但现在的人甚至可以视频语音做分析。因此,回避做分析也是在惧怕与无意识的相遇,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神经症。


反对的观点已经够多了,现在再来看看支持者们是如何说的。

一个人可以通过研究自己的人格来自学精神分析。这与所谓的自我观察不完全一样,不过,在必要的情况下,它也可以归于其中。在受过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之后,有许多日常的和普遍熟悉的心理现象,可以成为自我分析的对象。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就会获得对精神分析所描绘的真实过程以及对精神分析观点的正确性所需的信任感。然而,由这种方法所取得的进步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更大的进步,他可以在有实际经验的分析者指导下进行自我分析,体验自我分析的效果,并且可以找机会去学习掌握分析者微妙的技术。当然,这种好的方法只适合于单个人,而不适合于整个班级的学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

弗爷这里针对的是非病患的“正常人”对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心理现象的自我分析,就像是给轻微到放着不管也会好的擦伤进行治疗。靠这种自我分析提升的效果很小,所以想进步还是离不开专业指导。

当然,有人会怀疑这种“自我分析”的可靠性,而且有人会说我可以对它们做出任何结论。但据我的判断,自我分析要比分析别人更为有利。不管怎么说,我们可以进行实验,看一看我们的自我分析能对释梦起多大作用。但这样一来,我得克服另外一些困难。把自己的许多隐私揭示出来不能不让人感到犹豫,也难免有人不会对这些内容产生误解。但克服这些困难还是可能的。

解剖意味着我在出版本书时所进行的自我分析——这种分析实际上对我来说是如此痛苦,以致我将书稿付印推迟了一年多。

——弗洛伊德,《释梦》

对于开膛破肚程度的自我分析,效果可能会好很多,但痛苦和难度也会大很多。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自我分析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精神分析技术既不是神秘的、难以捉摸和掌握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外行——非专业人员”只要接受过必要的专业训练,进行过自我分析,掌握潜意识心理学理论和精神分析技艺,就能够克服“抵抗”和控制“移情”,完全可由外行转变为内行,成功地完成精神分析治疗的任务。

“庸医”是想从事医疗工作却不具备必要的知识与能力的人。立足于该定义,我大胆断言,不仅仅在欧洲国家,就是在其他国度,精神分析领域中的多数医生都是“庸医”。这些人从未学过精神分析,也不理解它,却在不断地进行精神分析法的治疗。

——弗洛伊德,《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

弗爷在鼓励自学成才和自我分析的背后,可能也有着对业界庸医横行的担忧与无奈——这距离分析师性丑闻遍地的年代还要早得多。

自从越来越多的人练习心理分析并相互交换经验以来,我们也注意到,每一个心理分析大夫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是自己的情结和内心阻抗所允许的高度。所以我们要求他们,要从做自己的心理分析开始,而且在从病人身上得到经验的同时,还要加深对自己的分析。那些在自我分析中一无所获的人,就可以否定自己有给病人分析的能力了。

对这样的一个健康人所做的心理分析永远不会结束。那些懂得珍惜从分析中获得自我认识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今后会进行自我分析,继续了解自己的心理,并为能不断在自己和别人身上发现新东西而高兴。但如果心理分析师忽视自我分析,不仅会受到没有能力在病人身上发现更多东西的惩罚,而且会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危险,这一危险会造成对他人的危险。

人们显然不能要求未来的分析师要先是完人再来从事分析,就是说只有罕见的极完美之人能从事这项职业。可再可怜不过的人从哪儿、如何获得他职业所需的那种理想资质呢?答案是:对自己分析,以此开始准备未来的职业……只有这个作为传授内容是不够的,人们只指望着自我分析停止后,在此期间保留下来的刺激没终止,自我改头换面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在被分析者身上继续,所有其他的经验在重新获得的意义上运用。这些真做了,只要做了,就把被分析者变为合适的分析师了。

——弗洛伊德,《治疗手段论集》

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感觉到被拉康所承袭的让每个被治愈的患者都成为分析师的想法。而弗爷认为持续的自我分析是其背后的支柱,在这点上走得最远的可能就是霍妮了,她为自我分析的正名和方法论专门写过一本书。

分析师只是担当向导的角色,好比要进行一次艰险的登山,我们应该避开哪条路,以及该选哪条路,分析师都只是提出建议,这才是最理想的情况。为了表述得更准确,我需要补充一点。虽然分析师自己亲身经历过登山的过程,但他并未攀登过患者所面对的那座特定的山峰。所以,患者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患者自己的建设性心理活动,决定了自我分析的时间长度和结果,这句话绝非言过其实。

患者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分为三种。第一,他一定要尽量真心实意地把自己表现出来。第二,对他的潜意识驱动力进行了解,并且知道他的生活因为这些力量受到了怎样的影响。第三,将改善那些干扰他本人以及他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能力发展起来。

——霍妮,《自我分析》

上面这本和其他的书类似,“新精神分析”在理论水平上并没有超越经典精神分析甚至还有所劣化。不过,至少霍妮没在这本书里疯狂辱骂弗爷。

她在这里提出的系统性自我分析大概是这样的:自由联想 (找阻抗/驱力) →消除压抑 (消解防御/增强驱力) →自我反省 (认识自我/不推论) 。霍妮的自我分析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她倾向于把自我分析定位于作为常规分析疗程间的填充,所以是有分析师监督的;其二是她专攻神经症,所以对非神经症和综合性病患来说不太适用。

弗洛姆也部分继承了霍妮的理论,不过相较霍妮他在一定程度上返回了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并加以拓展: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作为治疗法的精神分析,而是一种新功能,我称之为转移治疗分析法。它可以从治疗性分析开始,症状治愈但并不停止,超越治疗的目的;或者可以设定一个非治疗性目标,并没有显著的心理、病理问题需要解决。关键在于超越让病人恢复“正常”这一目标。

超越治疗法的目标是通过充分的自我意识来达到自我解放;获取幸福,获取独立自主;具有爱的能力;具有批判思维,破除幻想;去存在,而不是占有。

如果说一个人对潜意识的探索应该是冥想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就会问,一个人能否在冥想时实践分析自己。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好是由专业分析师来引导他自我分析。

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分析师能够胜任这种超越治疗的精神分析。如果分析师本人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目标,他就很难理解病人的希冀和需要,但这并不是说他自己必须实现这个目标,而是说他需一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由于追求这个目标的分析师相对比较少,因此找到这样的分析师不太容易……被不合适的分析师分析多年有害无益,就像和不合适的人维持数年婚姻一样。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每天都做自我分析,至今仍会有新的认知,或深化理解已知的部分。但是,应该与分析师协作,尤其是在开始自我分析、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时。但这只能作为应急手段,否则又有依赖分析师的危险。

我一直认为,观察的能力不可分割:自我分析既包括知悉他人,也包括观察社会和政治生活……在学会观察自己之前,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别人潜意识的挣扎。我们必须意识到他人的内在,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在并非一目了然,而且也关涉他人,换句话说,是一张自己和他人构成的关系网。透过互相作用的关系网,我们才能充分观察自己。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

这几段中的思考也多多少少触及到了穿越幻想、符号系统网络和主体间性的领域,尽管弗洛姆对于能指的探讨甚至少于晚期霍妮和客体关系学派,或许对马克思的缝合是使他能走得相对更远的原因。

另外由于受到了铃木大拙等佛学家的影响,弗洛姆引入了坐禅:内观冥想 (看杂念/找症状) →摸索根源 (揭露压抑/不猜测) 。其实这与后来流行起来的正念减压MBSR/MBCT不谋而合,而且弗洛姆提出了专注的摸索式和发散的自由联想式两种方法。

小弗爷还提出了一种自传式回忆法,有助于揭露一些自我认知失调——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差异:

当一个人在友情中发现自恋成分,或在乐于助人中发现虐待狂成分时,那种震惊感可能会十分强烈,一时间甚至一整天都回不过神,你只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堕落至极。但是如果没被震惊吓退,进行分析,他会发现,震惊感是如此强烈——因为自恋式期许——这将阻碍进一步分析,负面努力毕竟不是自己的唯一驱动力。在这些真实的实例中,一个人可能会屈从他的抵抗,并停止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不如就真的去写自传,而且不用严格按照时间线顺序——掺杂自由联想式的乱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写作的时候身为作者全情投入,而在过后阅读的时候身为读者尽力保持冷静抽离。 这相当于自己先后扮演了案主与分析师的角色,而写作的自传也就成了一面了解自己的镜子。如果是一个在写作时容易动情的人 (癔症主体/特定精神病) ,在阅读曾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文字时必然要处理大量的负移情阻抗,也必然不会错失如此明显的实在界断裂 (the gaps of the Real) ——颤抖的笔画、晕染过的字迹和泡皱的纸张无不在呐喊着那

不可言说之物 (创伤性内核)

注重社会人际关系和人道主义的弗洛姆,也有着与拉康符号系统/齐泽克意识形态相类似的想法:

破除幻想,看清自己不会这么困难,如果一个人不是被经常洗脑,并被剥夺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不间断的建议和复杂的训练下,他才能深入思考和感觉。除非他能看到含糊其辞背后的真正意义,以及幻象背后的现实,否则他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只能意识到表面上的自己。

如果我一直意识不到我所知道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合成的产物,我如何能够真正观察自己呢?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不知不觉间说谎……利己原则和占有——消费原则主导现今的工业社会,而不是像所宣扬的那样,是出于爱和对生命的尊重。除非我能够深入社会的潜意识方面,否则我无法知道我是谁,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哪一部分不是我自己。

他也指出了自我分析的一些弊端,天真又诚恳:

也许自我分析不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很难操作。在常规分析中,分析师可以提醒病人注意合理化、抵抗以及自恋行为。在自我分析中,一个人容易兜圈子,屈服于抵抗和合理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这样做。的确,不能否认,自我分析很难,但其他通往幸福的路径同样难。

如果没有达到最终目标,那么困难的出现可能令人沮丧。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并不渴求完美,并不关心到达的目标,而只注意正朝着对的方向行进,困难也就显得不那么难熬。最重要的是,自我分析可以大大增强内心的明晰和幸福感,尽管困难重重,人们也不想错过。

我还想纠正另一个可能的误解。自我分析听起来仿佛是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它与摆脱一个人的自我约束的目的正好相反。事实上,这只可能是自我分析一个不成功的结果。自我分析成为一种净化方式,不是因为如此关心一个人的自我,而是因为要通过分析寻找其根源以便从自我解脱。自我分析成为日常的练习,允许一个人在一天当中最低程度地关心自己。最终,这种练习不再需要,因为已没有更多障碍要克服。我还不可以描述这种状态,因为我自己还没有达到。

自我分析的危险性其实与冥想非常类似,对于如自恋/妄想/偏执/抑郁等精神病来说这类活动都有可能让束缚越勒越紧。具体可以参考正念冥想的反向效果/安全问题的研究论文,以及佛教徒中常见的执迷不悟者。

最后引用一些克里希那穆提的冥想观念,为弗洛姆提出的两种自我分析冥想法 (也是Mindfulness与Mindlessness之争) 做个定论:

如果你想认识自我的整体结构及其不可思议的复杂性,你可能会试着一步步、一层层地去挖掘检视每个思想、感觉及动机。可能好几个星期、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你都会陷入自我分析的过程而难以自拔。你如果接受时间为认识自己的一种因素,就无法避免各种曲解及偏见,只因自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存有,它永远在变动、生活、挣扎、欲求及否定之中,再加上压力和紧张以及各种不同的影响力,于是你不难发现,这绝不是观察自己的好方法。想要认识自己,只有在每一个当下整体地审视,而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离破碎,你就能看见整个“自我”。你所见到的这个整体就是真相。然而,你做得到吗?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我们从未如此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也从未好好地正视过自己,从来没有!我们怪罪他人,我们强辩,我们不敢面对自己。如果你想对自己一目了然,就得全神贯注,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每一根神经,都专注到忘我的地步,那么恐惧和矛盾就根本没有机会存在,因此冲突也就没有了。

全观(attention)和专注(concentration)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排他的,而前者是整体性的觉察,它能包容一切。我们大多数人好像都没什么觉察力,不但对自我缺少觉察力,就是对环境、色彩、人、树、云朵、河流,都变得麻木不仁。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关心自己了,关心自己的一些琐碎的小问题、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快乐、欲求和野心,以至于完全无法客观地觉察了。偏偏我们却又喜欢高谈阔论这种觉察力。我们必须付出全部的注意力,才能看到鸟儿、苍蝇或树叶的美,也才能认识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然而,只有先具备了关怀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你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如此的觉察,好比与一条蛇同居,你自然会注意到它的每个动作,它所发出的每个轻微的声响,都会令你心生警觉。这种全观的状态就能激发所有的能量,在这份觉察之下,你的自我整体就会在刹那间显露出来。

我的心不再向外寻求,这就是关键所在。然而我的心不再摸索、寻找和质疑,这并不表示我的心已经满足现状了,只是不再制造任何假象罢了。这样的心才能朝向完全不同的次元迈进。这样的心才能朝向完全不同的次元迈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痛苦、快感及恐惧,它们限制了我们的心智及其本质。只要这些痛苦、快感及恐惧消失了(这并不表示你再也不感到喜悦,喜悦与快感是两回事),心智就能在截然不同的次元中运作,那儿既无冲突,也没有相对性。

在语言上,我们只能说到此为止,以后的境界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因为文字并不是那东西本身。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在描述解释,可是没有任何语言文字可以为我们开启那扇门。若想开启那扇门,我们必须每天都保持全观而且充满觉察力,觉察自己的每一个思想和言行……总之,就是观察而不带任何拣择之心。在没有拣择的心智状态下,也许大门会在刹那间开启,让你一睹那既无挣扎又超越时间的境界。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克氏经常在演讲和书中提到自己反对精神分析的态度,强调对意识vs无意识,自我vs本我以及自体vs主体等等的划分是荒谬的。而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是对于真理和实然的领悟——对于那些无法言说、不可理解、无从认知的事物,我们只能保持缄默、用心体悟。

除了对我 (主体) 概念的否认、对依赖物 (大他者) 的拒斥,克氏口中的「实相」与拉康所说的「实在」或许也非常接近。

#自我分析 #李爽君 #拉康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弗洛姆 #卡伦霍妮 #布鲁斯芬克 #克里希那穆提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