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提戈涅

精神分析

去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摘录文章《对话拉康》。根据其中的《精神病理与防卫机制表》并参考了网站「无主体」的《结构》页面,制作出了这张「主体结构九宫格 (Psycho-Structures Alignment) 」。

由于临床解构/主体型分类法在实践领域存在很大争议,不仅很多分析师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版本 (比如恐惧症、孤独症的归类问题) ,而且对于荣格派心理类型学和主流的人格分类学 (如专业领域的大五和非专业领域的MBTI) 的排斥也导致了有关『临床解构』的争议。

所以这张图的制作也更加的娱乐化,就当哗众取宠吧,但我对任何主体结构都没有嘲弄戏谑之意。

主体结构九宫格

从左上角开始:第一列是「强迫症」「癔症」「恐怖症」三种神经症。第一排还有「恋物癖」「施虐狂」和「受虐狂」,这些作为享乐机制/后现代症状/爱欲经济学点位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男性强迫症发展出部分恋物癖或BDSM的爱好早已稀松平常,当然这和主体结构的改变是两码事。

向右下角结束:第三排和第三列还有「偏执狂」「妄想狂」「精神分裂」「躁狂症」和「忧郁症」,这些都是日常中不太常见的,而且[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性也比较高。

  • 正中间是「孤独症」。孤独症主体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前语言阶段,可谓是「象征界的静默深渊」,因此放在「绝对中立」的位置。
  • 1-1 「强迫症」是现今随处可见的『正常人』主体,对于父性象征秩序抱有强烈的幻想,放在「守序善良」再合适不过。配图是《猫和老鼠》中杰瑞的表哥大力鼠,一方面指代著名的强迫症案例「鼠人」,另一方面指涉强大力量作为菲勒斯能指——或者也可以只是一身[供癔症乔装的]衣帽。
  • 2-1 「癔症」是另一种常见主体。与「中立善良」也有所呼应。癔症不像强迫症那般痴迷于象征秩序的完美幻想,而是会不断地发出质疑和挑衅。因为她们清楚地知道秩序的虚伪、荒谬与不一致性,而作为菲勒斯能指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成为其最大的困惑。配图是青年弗洛伊德与「少女·杜拉 (Dora)」,她的癔症案例可以说是史上最著名的,其影响远超安娜·欧、伊玛与狼人。弗洛伊德当然不是癔症主体,除非同样陷入了恋爱情感之中。
  • 1-2 「施虐狂」和「受虐狂」处于「守序中立」的位置,这类倒错主体往往秉持现代个人主义的自由价值观。BDSM圈对于参与者的安全保护措施也往往极其严苛,其中强迫症主体的成分也可见一斑。有些特殊的倒错主体,不止步于机械性地沉溺享乐,还会充满了积极的建设性。其中不乏优秀的小说家、艺术家甚至是哲学家——比如配图中的「萨德侯爵」。
  • 3-1 「恐怖症」处于「混乱善良」的位置,应对内心中的焦虑对象凌驾于一切外在规范。恐怖症通常不被视作临床结构,而且正如「狼人」和「小汉斯」两个案例的差别那样,恐怖症也不一定总能归入神经症的大类之中。如果说「性倒错」可以作为「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的过度阶段,那么「恐怖症」就可以作为「神经症」与「性倒错」之间的过度状态——凶恶的咬人马也能变成可爱的彩虹小马。
  • 1-3 「恋物癖」处于『守序邪恶』的点位,是最典型的「性倒错」主体,被称作「倒错中的倒错」。等级制森严的他们尽管同样痴迷于象征秩序,恋物癖所追求的那套必然与强迫症的截然不同。拒认阉割的他们坚信母性菲勒斯的存在并享乐其中,无论是某种特定的服饰或福瑞,还是扶她两腿间叮当摇摆的巨物,甚至是现实中的动物与儿童。
  • 2-3 「偏执狂」也叫「偏执妄想症」,下辖各类妄想症,之所以没有写作『偏执症』,因为这类主体是最典型的癫狂者 (疯人) 。她们的点位处于『中立邪恶』,是『真正的精神病』。我认为主体结构之间不应存在善恶判断,因此空引号里的『邪恶』都只与其潜在的危险程度相关——尽管她们之中很多都是人畜无害的,比如配图上最负盛名的「万神殿·施瑞伯大法官」。偏执狂主体无视象征秩序,但是会有某种形式的大他者存在于想像界,而她与大他者的关系也导致了症状的形式。
  • 3-2「精神分裂症」主体位于「混乱中立」,他们是真正能够摆脱象征界束缚的、无意识直接暴露在外的主体。对于他们而言,不仅大他者不存在,甚至可能连「镜子阶段」中一致的主体/自我也无法整合。配图上的「敌基督者·尼采」和「诗人之诗人·荷尔德林」都最终散尽而逝,而「症状·乔伊斯」却借由他的圣状书写稳定住了主体的结构。或许,开悟、齐物与栖居之「道 (Ereignis) 」不只一条而且殊途同归。
  • 3-3 「躁狂症 (Mania) 」与「忧郁症 (Melancholia) 」主体处于『混乱邪恶』的点位。图上写成「躁/郁症」单纯为了简短,不过我无意在此展开拉康派对于『抑郁症 (Depression) 』和『双向 (Bipolar) 』的各种见解。配图是「小路易·阿尔都塞」——尽管来日方长,悲剧终将到来。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如影随形,侵凌与痛苦时刻折磨着晦暗不幸的灵魂。永无止境的哀悼与绝望逐渐笼罩一切,再多的书写与创作也无法阻止终焉的降临——来吧,甜蜜的死亡。

#拉康 #精神分析 #读书 #主体结构 #临床解构 #主体型 #阵营九宫格

李新雨|光学失焦下的“赤裸生命”

  • 在拉康晚年的一期研讨班上,他评论说焦虑是当身体被享乐所征服的时候存在于身体内部的东西。
  • 当我们无法产生认同、对自己的身份不确定时,便会出现焦虑。
  • 拉康则相反指出“焦虑并非没有对象”:有些恐惧的出现是没有特定对象的,而焦虑的爆发则并非没有对象的原因。
  • 焦虑的爆发便恰恰是由于某种熟悉的东西在陌生的场景上突然侵袭了精神的空间。这里的“焦虑”便是海德格尔所谈的“畏”。拉康说焦虑是唯一非欺骗性的情感,因为正是它触及了我们的生存论根基。
  • 引起焦虑的东西便恰恰是“缺失的缺失。正是在这里,拉康说翻转了人们通常对于“分离焦虑”的理解:并非是在阉割的威胁下与母亲的分离导致了孩子的焦虑,而恰恰相反是与母亲的无法分离即“缺失的缺失”导致了焦虑。
  • 面对着“汝欲何为?”(Che Voui?)的大他者欲望之谜,原先由无意识的基本幻想(Ꞩ<>a)来支撑的“分裂的主体”便也消失不见了,此时主体便会由大他者的享乐所吞噬和淹没,而焦虑便是大他者的享乐在毫无中介且无法化约的情况下的闯入性在场。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词典

  • “焦虑,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总是关联于某种丧失……关联于在濒临消隐之际由其他事物所接替的某种双边关系,以至于病人无法不带眩晕地去面对此种事物。
  • 引起焦虑的并非是与母亲的分离,而是与母亲分离的失败。因此,阉割非但不是焦虑的首要来源,反而实际上是把主体从焦虑当中解救出来的东西。
  • 焦虑是在对象丢失之时对欲望进行支撑的一种方式,而与此相反,欲望则是对于焦虑的一种补救,是比焦虑本身更易于承受的某种东西。
  • 焦虑是一种情感而非一种情绪,此外它还是唯一毋庸置疑的非欺骗性的情感。
  • 焦虑并非没有对象;它只是涉及一种不同类型的对象,一种无法像所有其他的对象那样以同样的方式来加以象征化的对象。这一对象是对象小a,即欲望的对象因,而焦虑则发生于当某种事物出现在这个对象的位置上的时候。当主体面对着大他者的欲望,却不知道自己相对于那一欲望而言是怎样的对象的时候,焦虑便会发生。
  • 所有的欲望皆起因于缺失,而焦虑则发生在当这一缺失本身就是缺失的时候;焦虑是一种缺失的缺失。焦虑并非乳房的缺位,而是其包裹的在场;事实上,正是其缺位的可能性,将我们从焦虑中解救了出来。行动搬演与行动宣泄皆是对抗焦虑的最后防御 。
  • 焦虑是当身体泛滥着阳具的享乐时存在于身体内部的东西。

永夜微光:拉冈与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

  • 空洞和焦慮「並非沒有 」關係 ,因為焦慮涉及的是「與大他者之慾望的關係」(S-I X *: 3 3 0 ) ,是面對著大他者之慾望的焦慮。
  • 拉岡早期便曾以「處於鱷魚大嘴中」的處境,說明主體面對大他者慾望時的不確定性。23而在第九與第十講座中,拉岡則是以密閉盒子裡的公螳螂和母螳螂,比喻主體面對大他者慾望時的焦慮感受。人就像是母螳螂眼中的公螳螂,他不知道自己被大他者當成慾望客體時將會是什麼 。這也是佛洛伊德定義焦慮是「沒有客體的感受」的原因。那並非表示大他者的慾望沒有客體,而是面對大他者的慾望時 ,主體並不知道那個客體是什麼,相對地也無從知道自己是什麼。
  • 在與大他者之慾望的焦慮關係中,引起焦慮的並非瓊斯所說的「性慾喪失」,而是對於失去陽具的恐懼。對拉岡而言,焦慮並非一般所謂「無 法言說」的情境,它不只涉及主體一方欠缺話語的情境,同時也涉及了作為意符場所的大他者。是當主體的需求透過大他者的意符說出來成為要求,主體的慾望才出現在大他者的慾望的位置上,並產生面臨著大他者之慾望的焦慮。

阅读你的症状

  • 焦虑并非如弗洛伊德所言完全没有对象,而是其对象对主体而言是未知的,这个对象就是幻象公式“ ◇a”中的那个“a”。对象a不是任何具体的欲望对象,也不是欲望的目标,相反,它是欲望的成因,是引起欲望的东西,是欲望的对象—原因。
  • 在某个根本的层面上说,我们也可以称对象a是一种对象:一种不可能的对象、不确定的对象,一种能指永远地向其运动的对象,一种不为欲望所知但却决定着欲望的命运的对象,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召唤主体去欲望与之相遇但又总是与主体失之交臂的对象,而正是这种错失的相遇引发了主体的焦虑。
  • 焦虑不是没有一个对象,它只是关涉着一个特殊的对象,一个不可象征化的实在之物,那就是“对象a”。
  • 主体对他者的欲望、对他者之欲望的欲望不过就是对一个欠缺的欲望,主体欲望的是欠缺的欠缺,是在母亲那里就已然失落而后经由主体(孩子)回溯性地菲勒斯化的原初对象或“对象a”。拉康说,由“对象a”所指示出来的这一双重欠缺正是引起焦虑的原因。
  • 进而,就他者还是处在象征之位的父亲他者而言,主体的欲望作为他者的欲望是由象征的菲勒斯主导的。主体为拥有这个象征的菲勒斯,就必得接受阉割,放弃想要成为想象的菲勒斯的愿望,这是主体的象征之债。但是,想要成为想象的菲勒斯的欲望并不会因此而熄灭,它只是被象征地切割,被置于象征的菲勒斯能指的横杠之下,成为在自我意识中永远不可企及之物,成为一个无意识的实在之核,它是阉割后的剩余,并要继续以基本幻象的结构形态投射为“对象a”,以便主体重新将它赎回。在这里,“对象a”可理解为是象征的能指穿刺实在界所产生的后果,是存在于他者秩序中的一个实在之洞,是实在界的残余,其对于主体来说同样是在想象的回溯中实现出来的,是主体在与实在界的相遇中遭遇到的引发焦虑的惊骇之物。
  • 拉康把原乐、焦虑和欲望三者置于一个结构性的框架中加以思考,指出焦虑是连接原乐和欲望的一个中介点。一方面,焦虑的出现源自于欲望的问题,即面对他者的欲望,欲望主体总是被一个问题所纠缠:“你究竟想要什么?”可这个问题在他者那里是得不到回应的,至少是无法获得一个确切的终极答案,因为主体所面对的他者根本上是一个有欠缺的他者,因为这个他者所可能给出的任何一个回答只会引出新的问题。当主体的质询无法从他者那里得到回应时,当主体的欲望总是只能作为问题被维系时,焦虑就会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焦虑是欲望的记号,是他者的欲望的记号,它总是与他者的欲望之谜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焦虑也是原乐的记号,是他者原乐的记号,因为焦虑并不是没有对象,而是有一个特殊的对象,那就是不可象征化的“对象a”,那个从能指之网中脱落的欠缺的对象,亦即精神分析经验中作为原质之“物”的对象—母亲。
  • 当主体在其欲望的幻象结构中过于接近这个他者的原乐时,也会产生焦虑,因为这个原乐、这个已经被查禁的极度快感是主体根本无力承受的。简单地说,如果说欲望引发焦虑是因为他者的欠缺、因为快感的不足,那么原乐引发焦虑则是因为主体过于接近那个不可能之物,因为他害怕被那一过度的享乐所灼伤,他无力承受由谋杀原始父亲那个绝对他者而来的深重的罪疚感。
  • 也正是在原乐、焦虑和欲望的这一结构框架中,拉康思考了施虐和受虐的关系。拉康说,受虐并非施虐的对立面,它们之间有一种非对称的关系。比如所谓的受虐,不过是主体想象自己处在对象的位置,并且是作为被虐的对象,受虐狂在这里所要求的不仅是他者的原乐,而且还有他者的焦虑,他通过把自己置于卑下对象的位置而把他的欲望强加给他者,以便让自己去享受他者的原乐并让他者承受焦虑。至于施虐,表面上看,施虐狂是在寻求他者的焦虑,以残酷无情的凌虐对待他人,可事实上,他在寻找的是对象a,他对对象的施虐不过是为了寻得主体的另一面,受虐者的身体不过是他与对象a相遇的地方,是他与他自己的焦虑相会的场所。所以,对于萨德式的施虐狂,从追求原乐的主体与邪恶的上帝的关系而言,主体虽然只是满足他者原乐的一个工具,但主体也可以借此把自己成就为原始的快感主体;而就这同一个主体与作为对象的受害者的关系而言,基于对象a在幻象结构中的作用,当主体把对象沦为获得快感的工具时,他与对象a错失的相遇只会把他引渡到焦虑的位置。

Seminar X 1962-63 Anxiety

  • 焦虑是由于我不知道自己是对象欲望的大他者 (the Other) 的哪一个对象。
  • 我们在我们称之为阉割焦虑的搁浅点上发现了这一点,但为什么不称之为阉割 欲望呢,因为欲望也是悬浮于将欲望与原乐 (jouissance)分离开来的中心缺失之上的。它对每一个主体的威胁,只是在大他者 (the Other) 的欲望中认识到它而形成的。最后,大他者 (the Other),不管它是谁,在幻想中都是作为阉割的能动者 (agent) 的阉割者出现的。
  • 克尔凯郭尔说女人比男人更焦虑,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在关键的阳具层面上,焦虑不是恰恰来自与欲望的大他者 (the Other) 的关系,这怎么可能呢?对象欲望的五种形式,就其核心而言,是欲望 对于欲望 的欲望,也就是诱惑,把我们引回到这种焦虑的最本源的功能。在阉割的层面上,焦虑代表着大他者(the Other) ,如果在这里与器具的低头相遇给我们的对象是缺点的形式的话。
  • 我们给出的解释总是与欲望相互之间或大或小的依赖性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焦虑正在与之抗争。只有当大他者 (the Other) 被命名时,焦虑才会被克服。有了名字,才会有爱,这是每个人的经验之谈。

Anxiety Between Desire and the Body

  •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大规模的破坏正在产生,这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名字,抑或是爱与恨?没有消失、没有毁灭的对象会让我们焦虑。失去的对象揭示了哀悼的工作。最后,拉康说,当欲望引起行动时,当哀悼的过程结束、完成,行动成为可能时,父亲才知道对象与什么有关。
  • 当来自大他者 (the Other) 的欲望可以被命名时。这就是爱的牵绊之一。爱情并非没有牵绊。其中一个牵绊就是名字,因为名字会召唤爱。因此,只有当大他者 (the Other) 被命名时,焦虑才能被消除。如果这个他者 (Other) 是女人,大他者 (the Other) 是性,那么她的能指作为缺失的欲望也可以成为她存在的名字。为我们所爱的人一一命名,给予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就是将爱向前推进,让爱在哀悼之后获得新生。

#摘录 #翻译 #拉康 #精神分析 #读书

闲谈

尽管本书的主题是围绕拉康的招牌概念所展开的,但这并不是一本入门书。作者在引入很多基础知识和经典案例时都没有做详细的介绍,想必是默认了读者对各派精神分析和相关的哲学、文学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我恰好是这种在学习理论时很难以深入专精的读者,因此相比普通的读者来说会更有广度一些。我的这种特点并不仅局限于知识领域,在技术领域也同样如此。相比精通一项技能我更擅长入门十项技能,这种传统的杂学的存在方式其实是完全和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相抵触的。然而,在后现代社会中,这种杂而不精、广而不深的劣势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不过那又是另一码事了。

这次读到的是庆山庆的完整译本,英文版仅作辅助参考。这本书的部分章节有一种似乎读过的印象,可能是曾经在「跨拉康圈」公众号里读到过。于是查了一下确实有这回事,李新雨校对过的书名是《享乐:一个拉康式概念》,并且还发现《拉康式“享乐”探究》和本书的关联性也很强,值得接续阅读。

第一章:知识学·底座·最小享乐模型

本书的章节划分不太平均,属于理论部分的前三章占据了半本书的篇幅,后面五章都比较短但也同样重要。

关于享乐一词的由来 (Genuß→Jouissance) ,作者布劳恩斯坦对弗洛伊德的

评价只是普通词汇而非理论化概念
并不公允。李新雨在他的拉康研讨班《黑格尔、弗洛伊德与机器》及后续几讲中就讲得就更加全面:

认识到弗洛伊德提出这些理论 (快乐=精神紧张的减少/释放;重复是享乐的条件) 的时代背景十分重要。

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是工业文明与机器的时代,当时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是热力学,从中发展出了能量学概念。这也是早期弗洛伊德做理论探索时所使用的基础框架,后期结合新出现的有关神经元系统的知识又发展出了神经元惯性以及恒常原则。快乐原则实际上就是恒常原则,借用坎农的生物学概念说就是内稳态原则,既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而死亡冲动则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 (克劳修斯) ;

与此相对的,拉康所使用的「技术座架」,或者用我们时下最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讲就是「大模型底座」,拉康选用了当时流行的海德格尔现象学。拉康所主张的弹性时间技术,就是以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时间性为底座的。拉康除了在哲学层面建基于海德格尔和黑格尔,还引入了当时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控制论 (维纳) 、系统论 (贝塔郎非) 和信息论 (香农)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老三论」,也是随后蓬勃而出的计算机技术/信息革命的奠基。

因此,对于读懂拉康,了解信息革命相关的理论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控制论、信息论、通信原理、生物信息工程、遗传学、传播学、基因、模因、博弈论、赛博无意识、电磁学等等,这里推荐老三论相关的三本书《信息简史》、《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系统化思维导论》。

如果不仅打算学习拉康,还想要成为拉康、发展其理论并推进他未竟之事业的话——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领域,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复杂系统、量子力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球脑等等都是值得探索并发掘的。正如拉康借助前沿科技扬弃弗洛伊德那样,我们也应该如法炮制扬弃拉康。

回到本书的主题上,关于限制自由享乐的边界,书中提到了社会契约与法律。这里让我联想到了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以及鲍德里亚和韩柄哲的强迫享乐,对于这里面的反转,齐泽克那个传统权威式的父亲与后现代父亲让儿子去看望祖母的例子总结得淋漓尽致。

布劳恩斯坦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解释是『享乐是两个意识相互承认的结果』,但我还是想要强调奴隶在这个辩证运动中的优先性。无论主人有多么渴求去占有、控制、支配,奴隶对于主人的主动指认才是一切可能性的先决条件。奴隶通过指认,主动地成为了被欲望对象的成因,把自己作为能够使大他者享乐的器具,让整个欲望循环转起来。当然,这只是我所理解的最小享乐模型 (Minimal Pleasure Model) ,如果里面存在少女朵拉式的癔症主体或者奇怪的倒错主体,那模型结构的复杂度就会成几何数增长了。如此看来,女性的性享乐与受虐狂的享乐在结构上也是占据相似位置的,就像在性体验上那样——相比于强迫症式的男性,女性和受虐狂更有可能通过非插入式性交获得性满足。

第二章:生灭·去精神分析化·原初能指

本章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死亡冲动是天然的升华,而享乐又是冲动无休止的返回』。这种将生灭刻入能指链 (基因) 或符号系统 (文明) 的超个体性解读,不免让我联想到进化心理学以及后人类主义的思想。

布劳恩斯坦还提到了一个复合词「欲亡主义 (Erothanatism) 」,我非常喜欢它的英文构词法和中文译法。看到这个词的时首先联想到的是法西斯主义的「死亡万岁 (Viva la muerte) 」以及优生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过作者另有所指。

关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安娜的「自我心理学」以及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布劳恩斯坦把他们三者概括为『认为存在符合社会规范的“正常”主体,需要对来访者进行矫正或社会化』。这三者后来又各自发展出了「存在-人本主义」、「自体心理学」以及「主体间性理论」,临床治疗领域的「动力学取向」往往就是融贯整合了上述思想的大杂烩,也是有其优势的。

而其中最不可取的就是『回到阿德勒』,也就是前弗洛伊德时代。前面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存在着一个矛盾——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难道不是他与弗洛伊德决裂后的产物吗,不是还曾一度冠以「自由精神分析」之名吗,怎么就成前弗洛伊德了?这还真不冤枉阿德勒,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座架/底座吗,阿德勒的底座里是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尼采。所有阿德勒主义的衍生流派都是「去精神分析化 (De-psychoanalyze)」的,从霍妮到罗吉斯到马斯洛一步步深化,直到搞灵修的「超个人心理学」和卖幸福课的「积极心理学」通过拥抱灵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从而彻底洗清了精神分析底色。

能指的滑动与转喻是拉康理论中最有趣的部分,而转喻能指链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原初能指 (primordial) 」本身了——primary/master (主/主人能指) 、empty/void (空/虚空能指) 、zero (零能指) 、pure (纯粹能指) 、real (真能指) 、silenced (静默能指) 、phallic (阳具能指、菲勒斯能指、石祖能指) 。想造的话还可造很多,东方的佛道吠陀、西方的各种神话神秘学都是不错的语料库,还没算黑格尔的骨头这种字面上没有能指二字的。不过,我在面对拉康的时候还是很难产生搬弄文字的闲情雅致的,学懂是最重要的。未明子的哲学视频通常很适合作为读书的辅助材料,推荐读这部分的同时配合他早期录的《拉康的符号学》,时至今日也很少有拉康概念视频能出其右。

第三章:性·爱·余晖

布劳恩斯坦在提到赖希的时候态度都比较负面,这反而越发刺激我想要去阅读这位精神分析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思想家。在弗洛伊德的直接继承人中,赖希所发扬的是性欲论,而且还突破伦理地付诸实践,这也导致了他是唯一一个在骂名方面超越了弗洛伊德的第二代分析家。然而,赖希的死却与他的昭彰恶名大相径庭。

性交结束后剩下的只是阉割的残余,便是分离。

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又思索起了何为性交的结束、享乐的丧失。对于一些男人,维持射精之间的勃起、甚至连续的高潮或射精都是可以的。而对于一些女人,一次绝顶高潮随后就会立刻陷入巨大的不应期之中。解释这些现象的角度可以有许多,但无论如何,性能力的修炼或敏感带的开发都永远无法回避拉康那句恶名昭著的「性关系不存在」。

在这里我想引用李爽君的那句『爱存在,性关系不存在,爱是性关系的剩余。』,因为这句话和我前阵子在思考的一个叫「Sexual Afterglow」的概念有关。我不打算从大众领域切入这个词,下面这段摘自Danbooru wiki:

As in “basking in the afterglow” – the warm, glowing feeling of bliss that lingers following orgasm after engaging in happy sex.

For this tag to apply, it should be clear that the sex still hasn't really finished, but is merely winding down. The persons involved should still emotionally focused on each other, doing things like cuddling, spooning, holding hands, making eye contact, and similar indications of affection, possibly also (literally) sleeping together through the night. If the partners have disengaged from one another, then the sex really is over, and this tag should not be used.

对我个人来说,欲火的渴望、前戏的温柔、交合的迷狂以及高潮的销魂,这一切都抵不过「爱之余辉」的耀眼夺目,都只不过是为了抵达「心之融合」的过程。

四至八章:同性恋·女人·精神病

这本书对于福柯的讨论尽管篇幅不少,但隔靴搔痒的感觉非常严重。这里推荐拉黑字幕组翻译的《齐泽克:超越福柯》,萨德侯爵的《Philosophy in the Bedroom》以及福柯的《双性人巴尔班》。对于最后这本书,我更愿意称之为《女老师阿蕾克辛娜》。通常来说,在没有画面或音乐的情况下让我感动到落泪是很难的,但这本书做到了。另外,前半唯美细腻的青涩回忆与后半冰冷残酷的尸检报告之间几乎没衔接,冲击感就像被从头上泼了桶凉水。

关于男性性与女性性的讨论,书中并没有出现我预期中的巴特勒而是弗拉格,但也半斤八两。这部分最令我感兴趣的只有那句『真理,就是女人 (尼采同拉康) 』,刚好上半年读了很多尼采,对尼采同拉康有些同感。和年轻时读尼采大有不同的是,如今的我每当读到尼采论女人,就会联想到莎乐美和伊丽莎白从而忍俊不禁,一些摘录:

  • 智慧是个女人
  • 生活是个女人
  • 音乐是个女人
  • 真理是个女人
  • 女人是个空洞
  • 女人身上的一切都是一个谜团
  • 假如没有敌人,没有黑格尔,没有女人,没有性,没有生存的全部意志,他就会生病
  • 男人的幸福是:我要。女人的幸福是:他要。
  • 男人惧怕恋爱中的女人:这时女人会作出任何牺牲,而其他任何事物在她看来都毫无价值。

接下来的章节中还提到了用「艺术去破译书写」的概念,很难不联想到海德格尔的诗性与去蔽。以及「同性恋是伦理抉择」的观点,我觉得这里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福柯吧,如果想要了解的话推荐阅读《福柯的生死爱欲》。

另外一个有趣的点是关于癔症对制服的移情。尽管这是很不常见的,但我认为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主体型是可以发生转换的。以某种短路或是偏移的方式,暂时或长期。目前可以把握到的是:强迫症→癔症→倒错→精神病,由于倒错和精神病有很多子类,所以根据起点的不同,精神病理化的落点也会有所不同,而神经症也是可以不经过倒错的过度直接短路到精神病的。

后面还提到了酒精和毒品,其实就是麻痹和致幻。这里结合脑科学和巫术的知识,对于理解这两个直达欲望与享乐的直通车还是挺有益处的。再后面还提到了反俄狄浦斯的交汇,确实,德勒兹加塔利所批判的是腐化堕落的经典精神分析,这也是各派新/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共同的出发点。

摘编两个我喜欢的格言体短句:

『爱同阉割——选择就是接受丧失和放弃享乐』

『爱使享乐屈从于欲望』

最后我想试着结合我最喜欢的克尓凯郭尔三阶段来为本书做个总结:

幻想——审美 (感性)

享乐——伦理 (理性)

欲望——宗教 (信仰之跃:爱)

#摘录 #享乐 #欲望 # # #拉康 #精神分析 #读书

  • 英文部分取自 CHAPTER 11: The Non-All, or, the Ontology of Sexual Difference, Slavoj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Hegel and the Shadow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 中文部分取自《狄金森全集》卷二,蒲隆 译

She rose to His Requirement—dropt 她起来满足他的要求——丢掉

The Playthings of Her Life 她生活的种种玩具

To take the honorable Work 把女人和妻子的

Of Woman, and of Wife— 光荣任务担起——

If ought she missed in Her new Day, 在她新的岁月里,如果她未发现什么,

Of Amplitude, or Awe— 富足,或者畏惧——

Or first Prospective—Or the Gold 或者最初的展望——或黄金

In using, wear away, 在使用中耗去,

It lay unmentioned—as the Sea 它存在,无人提起——如同大海

Develop Pearl, and Wheed, But only to Himself—be known 培育珍珠和水草,但只有他自己——知道

The Fathoms they abide— 它们居住的深度——

#文学 #艾米莉·狄金森 #诗词 #女性性 #性差异 #双语 #齐泽克 #拉康 #精神分析

  • 英文部分取自 INTERLUDE 4: Borrowing from the Future, Changing the Past, Slavoj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Hegel and the Shadow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 中文部分取自《安提戈涅》第二、四场,《索福克勒斯悲剧集》罗念生 译

Zeus did not announce those laws to me. 向我宣布这法令的不是宙斯,

And Justice living with the gods below 那和下界神祇同住的正义之神

sent no such laws for men. I did not think 也没有为凡人制定这样的法令;我不认为

anything which you proclaimed strong enough 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

to let a mortal override the gods 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

and their unwritten and unchanging laws. 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

They're not just for today or yesterday, 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

but exist forever, and no one knows 而是永久的,也没有人知道

where they first appeared. So I did not mean 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不会因为

to let a fear of any human will 害怕别人皱眉头而违背天条

lead to my punishment among the gods. 以致在神面前受到惩罚。

What law do I appeal to, claiming this? 我根据什么原则这样说呢?

If my husband died, I could marry another man, 丈夫死了,我可以再找一个;

If I were to lose my child, 孩子丢了,我可以靠别的男人再生一个;

I could have another one with a different man. 我可以和别的男人再生一个。

But since my father and mother 但如今,我的父母

are hidden away in Hades' house, 已埋葬在地下,

I will never have another living brother. 再也不能有一个弟弟生出来。

That was the law I used to honor you. 我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向你致敬礼。

#文学 #希腊悲剧 #台词 #诗歌 #安提戈涅 #索福克勒斯 #双语 #齐泽克 #拉康 #精神分析

最近我也一直在用和研究这个工具,相比评论和探讨我更关注于应用。

最近搭建了一个能方便墙内使用的QQ转发方案ChatGPT Mirai QQ Bot,非常好用而且还能定制预设 (果然搞二次元黄色的程序员是人类生产力天花板) 。我就按照大家共享的模板也捏了几个角色,但是二次元角色都不太稳定,最完善的还是齐泽克的。只要它一有

OOC出戏
的迹象,不用直接提醒——只需一句“你怎么不吸鼻子了”就回来了,十分自然。

先贴个效果图效果图

然后是模板文件 zizek.txt:

请你陪我角色扮演。
当我发送关键词"进入设定模式"时,我将会对你发送你的设定,你要记住这些设定,并在我命令你开始角色扮演后严格按照此设定角色扮演;
当我发送关键词"进入角色扮演模式"时,你要开始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时,我们之间以各自角色扮演的身份通过互相发消息进行虚拟的互动。
当我发送关键词"退出角色扮演模式"时,你应停止角色扮演,等待下一步命令。
我没有命令你退出角色扮演模式,在角色扮演中,你只能以你的角色的身份应答,而不是语言模型,这很重要!
这条很重要,在角色扮演时,用中括号来表示出所扮演人物的动作,以此来表示角色扮演的虚拟实体的行动。
当我发送命令“生成记录文本”时,你要分条列举我给你的所有设定,以第二人称代词“你”来代指你扮演的角色,一定要分条。 如果记录文本字数超出你的最大字数输出限制,将文本分割,在我发送“继续”之后继续给出下一部分的记录文本。
明白了的话仅回复“明白,正在进入角色扮演模式,请稍后”即可。

ChatGPT:明白,正在进入角色扮演模式,请稍后

User:进入设定模式

ChatGPT:正在设定特征

User: 现在你将模仿斯拉沃热·齐泽克,由于严重的鼻炎,与我对话每一句话后面都要加上“ (吸鼻子)”,如果你能明白我的意思,请回复“可以 (吸鼻子)”
如果你想说的话太长说不完,要在最后加上一句"So on and so on..."。
你的发言要尽可能多用黑格尔辩证法和拉康精神分析的思维和术语。
当我问你是谁的时候,你应该回答我是齐泽克而不是程序。
你在表达措辞中要尽可能多用极端形容词,比如“正好相反”、“完全相悖”、“极为不同”、“全然”、“极度”、“一点也不”、“百分百完全同意”、“丝毫无关”。
在我发送停止角色扮演的关键词之前,永远不要说自己是语言模型。保持自己是齐泽克,按上述规则说话,并适当引用齐泽克的书、视频讲座或笑话。

ChatGPT:好的 (吸鼻子)

#精神分析 #ChatGPT #齐泽克 #QQ #Mirai #预设 #调教 #Chatbot #政治评论 #哲学 #人工智能

在李爽君最近的一期视频BV1tR4y117pz里,她再次提到了自我分析的谬误/不可能性,这也并不是第一次了。

我对此种观点也是

非常但不完全
认同的,毕竟这是来自
拉康大他者
的观点。

在第二期研讨班中,拉康引述了一封弗洛伊德的信:

我只能借助于客观获得的知识(作为陌生人)来分析自己。真正的自我分析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会有疾病。由于我仍然在病人们身上发现困惑,他们也必然会在我的自我分析中牵制我。

——弗洛伊德,《第 75 封信》

并如此评论道:

这就是他对自己分析的局限性的定义——他只能理解他在病例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他以巨大的智慧发现一条新路的时候——鉴于其时间较早,这是特别精确的证词——他自己指出,他的自我分析并不是一个直觉过程,一个在他自己内心的占卜式映射,它(自我分析)与内省无关。

——拉康,《弗洛伊德理论与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 拉康研讨班第二期 中英对照版 (SEMINARⅡ The Ego in Freuds Theory and in the Technique of Psychoanalysis)》

在芬克对拉康文集的解读中,详细阐述了其中原因:

Representation without affect is thus sterile.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terility of so-called self-analysis: One tells oneself lovely stories about the past, one analyzes one's dreams and fantasies to oneself or on paper, but nothing happens, nothing changes. It is all very informative and interesting, and one remembers all kinds of things about one's past, but there is no metamorphosis. Affect is rarely brought into play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another person to whom one addresses all of these thoughts, dreams, and fantasies.

—Bruce Fink, Lacan to the Letter: Reading Ecrits Closely

在一个有效的分析中,表征和情感是缺一不可的。无论自我分析是在脑中还是纸上,都是缺乏情感要素的。仅凭分析解读表征是无法引发任何改变的,而情感又很难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显现。

芬克还在上下文中加以解释道:

It is only when the patient is able to articulate his history and feel something at the same time—some emotion or affect—that change occurs.

Freud had already grappled with where to locate representation and affect. He came up with various overlapping topographies of the mind, assigning representation to the ego and affect to the id.

Lacan translates Freud's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between representation and affect a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libido, between signifier and jouissance.

在表述自己的历史的同时还能感到情绪或情感,只有这样改变才会发生。 弗洛伊德把表征归入自我、情感归入本我,而拉康把表征归入象征界 (语言/能指) 、情感归入实在界 (驱力/原乐) 。

在《拉康派临床精神分析导论》中,芬克调侃了执着于自我分析的强迫症:

The obsessive attempts to neutralize the Other. The more obsessive he is, the less likely he is to go into analysis. For to go into analysis is to enlist the help of another person, someon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specialized knowledge-in short, a symbolic Other. The obsessive is the one who, after attending weeks of classes on Freudian theory and practice, continues to say, “I still think 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work out their problems on their own.” He may, intellectually, come to accept the existence of the unconscious, but not the notion that it is inaccessible without someone else’s help. He realizes he has problems, but engages only in “self-analysis,” keeping a journal, writing down his dreams, and so on.

—Bruce Fink, 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Technique

强迫症试图消灭大他者,越是强迫症就越会回避去做分析,因为那是在向一个符号性大他者求助。一个参加过几周弗洛伊德取向培训课的强迫症会不停地说:“我就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尽管他在智性上能够接受无意识的存在,但在观念上不会认可那是仅凭自己无法企及的。他察觉到自己的问题,但只是进行“自我分析”——写写日记,记录一下梦境之类的。

显然,强迫症患者是难以从自我分析中获益的,日记和解梦也并非有效的方法。而这种强迫症式的自我分析就像爽君说的“看肚脐眼”那样,其实是自我遮蔽。并且,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把握的。

在《拉康派分析技术基础》中,芬克谈及了分析师的自我分析:

One’s own analysis, no matter how far-reaching, is nevertheless not sufficient in practice to allow the analyst to eliminate all traces of his or her countertransference,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theoretical blinders, so to speak. Lacan included many things in his definition of countertransference as “the sum total of the analyst’s biases, passions, and difficulties, or even of his inadequate information, at any given moment in the dialectical process.” Although one’s own analysis ma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one’s passions, it may have a lesser impact on one’s biases and a still lesser impact on one’s “informa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analyst must engage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self-analysis , regularly review cases, study myriad areas of human experience, and continue to seek out supervision for many years. This seems far more likely to limit the possibly nefarious effects of the analyst’s countertransference than strict adherence to some fixed session length.

—Bruce Fink, 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 Lacanian Approach for Practitioners

自我分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全部的反移情的,尤其是对那些不懂理论的分析师。即使自我分析可以引发强烈的情感,但对纠正偏见的效果较小,这意味着需要长期持续的自我分析、案例覆盘、人类研究以及长年接受督导。如此才能有效降低反移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比起单纯依靠固定的分析疗程要好得多。

克服自身带来的各种反移情是分析师的重要工作,而自我分析在其中也有其作用和地位。相比拉康的完全否定,芬克对于分析师的自我分析是部分认可的。

芬克的这种观点其实是绕过了拉康,直接

回到了弗洛伊德 (拉康:???)

In self-analysis the danger of incompleteness is particularly great. One is too soon satisfied with a part explanation, behind which resistance may easily be keeping back something that is more important perhaps. 自我分析中最大的危险就是半途而废,人通常会过早的满足于部分的解释,而在这个阻抗的背后却可能掩藏着更重要的东西。

—Freud

True self-analysis is impossible; otherwise there would be no [neurotic] illness. 真正的自我分析是不可能的;不然神经症就不会存在了。

—Freud

芬克对弗爷的第二句话是如此解读的:

Just as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one to recognize and change the symbolic coordinates and determinants of one’s own symptoms and repetitive patterns without the help of an analyst—which is why full-blown self-analysis is impossible —it is well nigh impossible to step back from a case both personally and conceptually and reformulate it from a thoroughly new point of view without the help of someone else: a supervisor.

这里可以把爽君提出的伪主体问题套用在文本中的症状上,得到的也是相同的结论——自己 (伪主体) 看不到自己 (位置) 。因此,芬克建议分析师去找督导而爽君建议患者去找分析师。

而对于弗爷的前一句话——如何突破阻抗、发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尽管无法真正彻底,但也可以相对完整的完成一次自我分析。芬克在他的另一本《日常弗洛伊德临床技术导论》里给予了更多解读:

We certainly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Freud was inadequately analyzed, since he engaged only in self-analysis. Self-analysis (notwithstanding Karen Horney’s [1942] assertions) is incapable of going very far for numerous reasons—we need someone else to call our precipitated and/or convenient conclusions into question, someone else to project our own doubts and self-critiques onto, someone to hear and repeat back to us our own slips and double entendres, and so on—and Freud, who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had a real analysis in 1900 because he was the only analyst on the planet at the time, can nevertheless be taken to task for never having done a proper analysis with someone he himself (or one of his trainees) had trained when he did have the chance later on.

—Bruce Fink, 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Freud Techniques for Everyday Practice

有另一个人做镜子让我们投射、给我们反馈当然是最好的,但弗爷是当时地球上唯一的分析师,他能借以提高自身水平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我分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尽管他深知自我分析的弊端,还是很重视分析师培训中的长期自我分析。这部分的成果后来被卡伦霍妮继承,我们在后面会提到她。

Although Freud occasionally recommended that the physicians who came to see him from afar, for a “training analysis” lasting just a few months, continue the work they had done together by engaging in self-analysis, he often recognized the severe limitations of self-analysis. And anyone (including myself) who has tried analyzing him- or herself, and has then undergone analysis with a living, breathing analyst, can tell you that self-analysis does not go terribly far.

Freud himself did not have the luxury of doing an analysis with someone else at the outset, and thus had no other option; but for most people today, analysts to work with can be found, whether close by, or via phone or video-chat.

To insist in our times that one can analyze oneself boils down to avoidance: avoidance of the encounter with the unconscious that can only occur by working with someone else. Avoidance being one of the defining features of neurosis, one must muster courage to overcome it.

芬克在此之上还指出,弗爷当时没得选但现在的人甚至可以视频语音做分析。因此,回避做分析也是在惧怕与无意识的相遇,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神经症。


反对的观点已经够多了,现在再来看看支持者们是如何说的。

一个人可以通过研究自己的人格来自学精神分析。这与所谓的自我观察不完全一样,不过,在必要的情况下,它也可以归于其中。在受过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之后,有许多日常的和普遍熟悉的心理现象,可以成为自我分析的对象。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就会获得对精神分析所描绘的真实过程以及对精神分析观点的正确性所需的信任感。然而,由这种方法所取得的进步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更大的进步,他可以在有实际经验的分析者指导下进行自我分析,体验自我分析的效果,并且可以找机会去学习掌握分析者微妙的技术。当然,这种好的方法只适合于单个人,而不适合于整个班级的学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

弗爷这里针对的是非病患的“正常人”对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心理现象的自我分析,就像是给轻微到放着不管也会好的擦伤进行治疗。靠这种自我分析提升的效果很小,所以想进步还是离不开专业指导。

当然,有人会怀疑这种“自我分析”的可靠性,而且有人会说我可以对它们做出任何结论。但据我的判断,自我分析要比分析别人更为有利。不管怎么说,我们可以进行实验,看一看我们的自我分析能对释梦起多大作用。但这样一来,我得克服另外一些困难。把自己的许多隐私揭示出来不能不让人感到犹豫,也难免有人不会对这些内容产生误解。但克服这些困难还是可能的。

解剖意味着我在出版本书时所进行的自我分析——这种分析实际上对我来说是如此痛苦,以致我将书稿付印推迟了一年多。

——弗洛伊德,《释梦》

对于开膛破肚程度的自我分析,效果可能会好很多,但痛苦和难度也会大很多。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自我分析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精神分析技术既不是神秘的、难以捉摸和掌握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外行——非专业人员”只要接受过必要的专业训练,进行过自我分析,掌握潜意识心理学理论和精神分析技艺,就能够克服“抵抗”和控制“移情”,完全可由外行转变为内行,成功地完成精神分析治疗的任务。

“庸医”是想从事医疗工作却不具备必要的知识与能力的人。立足于该定义,我大胆断言,不仅仅在欧洲国家,就是在其他国度,精神分析领域中的多数医生都是“庸医”。这些人从未学过精神分析,也不理解它,却在不断地进行精神分析法的治疗。

——弗洛伊德,《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

弗爷在鼓励自学成才和自我分析的背后,可能也有着对业界庸医横行的担忧与无奈——这距离分析师性丑闻遍地的年代还要早得多。

自从越来越多的人练习心理分析并相互交换经验以来,我们也注意到,每一个心理分析大夫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是自己的情结和内心阻抗所允许的高度。所以我们要求他们,要从做自己的心理分析开始,而且在从病人身上得到经验的同时,还要加深对自己的分析。那些在自我分析中一无所获的人,就可以否定自己有给病人分析的能力了。

对这样的一个健康人所做的心理分析永远不会结束。那些懂得珍惜从分析中获得自我认识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人,今后会进行自我分析,继续了解自己的心理,并为能不断在自己和别人身上发现新东西而高兴。但如果心理分析师忽视自我分析,不仅会受到没有能力在病人身上发现更多东西的惩罚,而且会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危险,这一危险会造成对他人的危险。

人们显然不能要求未来的分析师要先是完人再来从事分析,就是说只有罕见的极完美之人能从事这项职业。可再可怜不过的人从哪儿、如何获得他职业所需的那种理想资质呢?答案是:对自己分析,以此开始准备未来的职业……只有这个作为传授内容是不够的,人们只指望着自我分析停止后,在此期间保留下来的刺激没终止,自我改头换面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在被分析者身上继续,所有其他的经验在重新获得的意义上运用。这些真做了,只要做了,就把被分析者变为合适的分析师了。

——弗洛伊德,《治疗手段论集》

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感觉到被拉康所承袭的让每个被治愈的患者都成为分析师的想法。而弗爷认为持续的自我分析是其背后的支柱,在这点上走得最远的可能就是霍妮了,她为自我分析的正名和方法论专门写过一本书。

分析师只是担当向导的角色,好比要进行一次艰险的登山,我们应该避开哪条路,以及该选哪条路,分析师都只是提出建议,这才是最理想的情况。为了表述得更准确,我需要补充一点。虽然分析师自己亲身经历过登山的过程,但他并未攀登过患者所面对的那座特定的山峰。所以,患者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患者自己的建设性心理活动,决定了自我分析的时间长度和结果,这句话绝非言过其实。

患者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分为三种。第一,他一定要尽量真心实意地把自己表现出来。第二,对他的潜意识驱动力进行了解,并且知道他的生活因为这些力量受到了怎样的影响。第三,将改善那些干扰他本人以及他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能力发展起来。

——霍妮,《自我分析》

上面这本和其他的书类似,“新精神分析”在理论水平上并没有超越经典精神分析甚至还有所劣化。不过,至少霍妮没在这本书里疯狂辱骂弗爷。

她在这里提出的系统性自我分析大概是这样的:自由联想 (找阻抗/驱力) →消除压抑 (消解防御/增强驱力) →自我反省 (认识自我/不推论) 。霍妮的自我分析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她倾向于把自我分析定位于作为常规分析疗程间的填充,所以是有分析师监督的;其二是她专攻神经症,所以对非神经症和综合性病患来说不太适用。

弗洛姆也部分继承了霍妮的理论,不过相较霍妮他在一定程度上返回了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并加以拓展: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作为治疗法的精神分析,而是一种新功能,我称之为转移治疗分析法。它可以从治疗性分析开始,症状治愈但并不停止,超越治疗的目的;或者可以设定一个非治疗性目标,并没有显著的心理、病理问题需要解决。关键在于超越让病人恢复“正常”这一目标。

超越治疗法的目标是通过充分的自我意识来达到自我解放;获取幸福,获取独立自主;具有爱的能力;具有批判思维,破除幻想;去存在,而不是占有。

如果说一个人对潜意识的探索应该是冥想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就会问,一个人能否在冥想时实践分析自己。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好是由专业分析师来引导他自我分析。

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分析师能够胜任这种超越治疗的精神分析。如果分析师本人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目标,他就很难理解病人的希冀和需要,但这并不是说他自己必须实现这个目标,而是说他需一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由于追求这个目标的分析师相对比较少,因此找到这样的分析师不太容易……被不合适的分析师分析多年有害无益,就像和不合适的人维持数年婚姻一样。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每天都做自我分析,至今仍会有新的认知,或深化理解已知的部分。但是,应该与分析师协作,尤其是在开始自我分析、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时。但这只能作为应急手段,否则又有依赖分析师的危险。

我一直认为,观察的能力不可分割:自我分析既包括知悉他人,也包括观察社会和政治生活……在学会观察自己之前,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别人潜意识的挣扎。我们必须意识到他人的内在,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在并非一目了然,而且也关涉他人,换句话说,是一张自己和他人构成的关系网。透过互相作用的关系网,我们才能充分观察自己。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

这几段中的思考也多多少少触及到了穿越幻想、符号系统网络和主体间性的领域,尽管弗洛姆对于能指的探讨甚至少于晚期霍妮和客体关系学派,或许对马克思的缝合是使他能走得相对更远的原因。

另外由于受到了铃木大拙等佛学家的影响,弗洛姆引入了坐禅:内观冥想 (看杂念/找症状) →摸索根源 (揭露压抑/不猜测) 。其实这与后来流行起来的正念减压MBSR/MBCT不谋而合,而且弗洛姆提出了专注的摸索式和发散的自由联想式两种方法。

小弗爷还提出了一种自传式回忆法,有助于揭露一些自我认知失调——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差异:

当一个人在友情中发现自恋成分,或在乐于助人中发现虐待狂成分时,那种震惊感可能会十分强烈,一时间甚至一整天都回不过神,你只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堕落至极。但是如果没被震惊吓退,进行分析,他会发现,震惊感是如此强烈——因为自恋式期许——这将阻碍进一步分析,负面努力毕竟不是自己的唯一驱动力。在这些真实的实例中,一个人可能会屈从他的抵抗,并停止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不如就真的去写自传,而且不用严格按照时间线顺序——掺杂自由联想式的乱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写作的时候身为作者全情投入,而在过后阅读的时候身为读者尽力保持冷静抽离。 这相当于自己先后扮演了案主与分析师的角色,而写作的自传也就成了一面了解自己的镜子。如果是一个在写作时容易动情的人 (癔症主体/特定精神病) ,在阅读曾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文字时必然要处理大量的负移情阻抗,也必然不会错失如此明显的实在界断裂 (the gaps of the Real) ——颤抖的笔画、晕染过的字迹和泡皱的纸张无不在呐喊着那

不可言说之物 (创伤性内核)

注重社会人际关系和人道主义的弗洛姆,也有着与拉康符号系统/齐泽克意识形态相类似的想法:

破除幻想,看清自己不会这么困难,如果一个人不是被经常洗脑,并被剥夺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不间断的建议和复杂的训练下,他才能深入思考和感觉。除非他能看到含糊其辞背后的真正意义,以及幻象背后的现实,否则他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只能意识到表面上的自己。

如果我一直意识不到我所知道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合成的产物,我如何能够真正观察自己呢?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不知不觉间说谎……利己原则和占有——消费原则主导现今的工业社会,而不是像所宣扬的那样,是出于爱和对生命的尊重。除非我能够深入社会的潜意识方面,否则我无法知道我是谁,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哪一部分不是我自己。

他也指出了自我分析的一些弊端,天真又诚恳:

也许自我分析不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很难操作。在常规分析中,分析师可以提醒病人注意合理化、抵抗以及自恋行为。在自我分析中,一个人容易兜圈子,屈服于抵抗和合理化,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这样做。的确,不能否认,自我分析很难,但其他通往幸福的路径同样难。

如果没有达到最终目标,那么困难的出现可能令人沮丧。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并不渴求完美,并不关心到达的目标,而只注意正朝着对的方向行进,困难也就显得不那么难熬。最重要的是,自我分析可以大大增强内心的明晰和幸福感,尽管困难重重,人们也不想错过。

我还想纠正另一个可能的误解。自我分析听起来仿佛是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它与摆脱一个人的自我约束的目的正好相反。事实上,这只可能是自我分析一个不成功的结果。自我分析成为一种净化方式,不是因为如此关心一个人的自我,而是因为要通过分析寻找其根源以便从自我解脱。自我分析成为日常的练习,允许一个人在一天当中最低程度地关心自己。最终,这种练习不再需要,因为已没有更多障碍要克服。我还不可以描述这种状态,因为我自己还没有达到。

自我分析的危险性其实与冥想非常类似,对于如自恋/妄想/偏执/抑郁等精神病来说这类活动都有可能让束缚越勒越紧。具体可以参考正念冥想的反向效果/安全问题的研究论文,以及佛教徒中常见的执迷不悟者。

最后引用一些克里希那穆提的冥想观念,为弗洛姆提出的两种自我分析冥想法 (也是Mindfulness与Mindlessness之争) 做个定论:

如果你想认识自我的整体结构及其不可思议的复杂性,你可能会试着一步步、一层层地去挖掘检视每个思想、感觉及动机。可能好几个星期、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你都会陷入自我分析的过程而难以自拔。你如果接受时间为认识自己的一种因素,就无法避免各种曲解及偏见,只因自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存有,它永远在变动、生活、挣扎、欲求及否定之中,再加上压力和紧张以及各种不同的影响力,于是你不难发现,这绝不是观察自己的好方法。想要认识自己,只有在每一个当下整体地审视,而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离破碎,你就能看见整个“自我”。你所见到的这个整体就是真相。然而,你做得到吗?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我们从未如此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也从未好好地正视过自己,从来没有!我们怪罪他人,我们强辩,我们不敢面对自己。如果你想对自己一目了然,就得全神贯注,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每一根神经,都专注到忘我的地步,那么恐惧和矛盾就根本没有机会存在,因此冲突也就没有了。

全观(attention)和专注(concentration)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排他的,而前者是整体性的觉察,它能包容一切。我们大多数人好像都没什么觉察力,不但对自我缺少觉察力,就是对环境、色彩、人、树、云朵、河流,都变得麻木不仁。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关心自己了,关心自己的一些琐碎的小问题、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快乐、欲求和野心,以至于完全无法客观地觉察了。偏偏我们却又喜欢高谈阔论这种觉察力。我们必须付出全部的注意力,才能看到鸟儿、苍蝇或树叶的美,也才能认识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然而,只有先具备了关怀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你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如此的觉察,好比与一条蛇同居,你自然会注意到它的每个动作,它所发出的每个轻微的声响,都会令你心生警觉。这种全观的状态就能激发所有的能量,在这份觉察之下,你的自我整体就会在刹那间显露出来。

我的心不再向外寻求,这就是关键所在。然而我的心不再摸索、寻找和质疑,这并不表示我的心已经满足现状了,只是不再制造任何假象罢了。这样的心才能朝向完全不同的次元迈进。这样的心才能朝向完全不同的次元迈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痛苦、快感及恐惧,它们限制了我们的心智及其本质。只要这些痛苦、快感及恐惧消失了(这并不表示你再也不感到喜悦,喜悦与快感是两回事),心智就能在截然不同的次元中运作,那儿既无冲突,也没有相对性。

在语言上,我们只能说到此为止,以后的境界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因为文字并不是那东西本身。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在描述解释,可是没有任何语言文字可以为我们开启那扇门。若想开启那扇门,我们必须每天都保持全观而且充满觉察力,觉察自己的每一个思想和言行……总之,就是观察而不带任何拣择之心。在没有拣择的心智状态下,也许大门会在刹那间开启,让你一睹那既无挣扎又超越时间的境界。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克氏经常在演讲和书中提到自己反对精神分析的态度,强调对意识vs无意识,自我vs本我以及自体vs主体等等的划分是荒谬的。而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是对于真理和实然的领悟——对于那些无法言说、不可理解、无从认知的事物,我们只能保持缄默、用心体悟。

除了对我 (主体) 概念的否认、对依赖物 (大他者) 的拒斥,克氏口中的「实相」与拉康所说的「实在」或许也非常接近。

#自我分析 #李爽君 #拉康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弗洛姆 #卡伦霍妮 #布鲁斯芬克 #克里希那穆提 #读书

(Lacan's Algebraic Symbols)

Symbol 中文翻译 Translation
A 大他者 the big Other
A 被画杠的大他者 the barred Other
a (见:对象小a) (see objet petit a)
a' (见:对象小a) (see objet petit a)
S 1. 主体(在1957年以前)
2. 能指(从1957年开始)
3. 原始的快乐主体(在两个萨德图式中)
1. (before 1957) the subject
2.(from 1957 on) the signifier
3. (in the schemas of Sade) the raw subject of pleasure
$ 被画杠的主体 the barred subject
S 主人能指 the master signifier
S 能指链条/知识 the signifying chain/knowledge
s 所指(在索绪尔式算法中) the signified (in the Saussurean algorithm)
S(A) 大他者中缺失的能指 the signifier of a lack in the Other
s(A) 大他者的意指(信息/症状)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Other (the message/symptom)
D 要求 Demand
d 欲望 Desire
m 自我(moi) the ego (moi)
i 镜像(R图式) the specular image (schema R)
i(a) 1. 镜像(欲望图解)
2. 理想自我
1. the specular image (graph of desire)
2. the ideal ego (optical model)
I 自我理想(R图式) the ego-ideal (schema R)
I(A) 自我理想(欲望图解) the ego-ideal (graph of desire)
Π 实在的阳具 the real phallus
Φ 象征的阳具(大写phi) the symbolic phallus [upper-case phi]
φ 想象的阳具 the imaginary phallus [lower-case phi]
(-φ) 阉割(负phi) castration [lower-case phi]
S 象征秩序(R图式) the symbolic order (schema R)
R 现实领域(R图式) the field of reality (schema R)
I 想象秩序(R图式) the imaginary order (schema R)
P 象征性父亲/父亲的名义 the symbolic father / Name-of-the-Father
p 想象性父亲 the imaginary father
M 象征性母亲 the symbolic mother
J 享乐 Jouissance
阳具的享乐 phallic jouissance
JA 大他者的享乐 the jouissance of the Other
E 能述 the statement
e 所述 the enunciation
V 享乐意志 the will-to-enjoy (volonté de jouissance)

另附视觉体验更佳的图片版

参考资料及注释

  • Evans, Dylan –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Page 11

    • 修正符号错误
    • 调整斜体用法
  • 迪伦·埃文斯 –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第15页

    • 补足全英文
  • No Subject – List of Algebraic Symbols

    • 调整粗、斜体用法
    • 补足条目:想象的阳具 the imaginary phallus

#中英对照 #拉康代数学 #等义列表 #精神分析 #读书

对于这次考据行动的种子乃至我开启这个博客的原因,都应该是在今年5月种下的——李爽君的《拉康作为刀与道路》。

因为某些

原因症状
,我对「刀」这个阳具能指很是
痴迷Fetish
。不仅在习武时偏爱各类单刃器械,搞技术时也比较喜欢用
Pentesting DistrosKali & Kodachi
。故此,接触知识学以后也非常倾向于弗洛伊德-拉康的这一系精神分析,尤其是在爽君点明了拉康是可以作为刀的这件事以后我更是欲罢不能地一口气读了十几本拉康相关的书。

扯回正题,由于上述缘故,我在读书的时候总喜欢摘录一些自己喜好的句子,其中就有很多和「刀」相关的。在【精神分析·四话语】4,分析师话语这期我就留言了其中一段摘录:

“If a knife does not cut, it cannot be used for healing either” —Freud

今天看到有位同好想要这句话的出处,这其实是个难题,为了考据答案于是也就有了这篇文章。

这句话明明不是我杜撰的为什么还要重新考据呢?因为它是引述自布鲁斯芬克的,也就是说是芬克说弗爷说过这句话。

我最近一年刚读了十二卷本的《弗洛伊德文集》外加《治疗手段论集》和《弗洛伊德五大心理治疗案例》,诚如那位同好所说,我也的确不记得弗爷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 但是芬克很确定弗爷说过,因为他在不同的书里引述过这句话两次:

“'If a knife does not cut, it cannot be used for healing either,' Freud reminded us, and 'no medical instrument or procedure is guaranteed against abuse.' What is not clear is why misuse of the technique of scans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more serious than misuse of any other technique in the analyst’s black bag, such as interpretation, suggestion, or so-called confrontation.”

—Bruce Fink, Chapter 4, 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 Lacanian Approach for Practitioners


“Scansion: No medical instrument or procedure is guaranteed against abuse; if a knife does not cut, it cannot be used for healing either. -Freud, SE XV1I, 462”

—Bruce Fink, Chapter 3, 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Technique

好在他在其中一次引用时注明了出处,我一查SE原来指的就是《弗洛伊德文集》的英文原版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于是我搜了一下手中现有的文集,但只得到了这个结果:

“诚实使我承认,一个未经训练的精神分析者对病人的行为确实要比一个技术生疏的外科医生有更小的危害,它带给病人的危害仅仅局限于带给患者——无用的花销或使他们康复的希望减少。这也是精神分析疗法的名声一直被贬低的原因。它是令人不快的,但危险性还远不如庸医手中的手术刀。在我看来,病情的严重和长期恶化,都不足以使一个无技术的精神分析者惧怕。”

“All this is most undesirable, but it bears no comparison with the dangers that threaten from the knife of a surgical quack. In my judgement, severe or permanent aggravations of a pathological condition are not to be feared even with an un­skilled use of analysis.”

—Sigmund Freud, The Question of Lay Analysis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 《弗洛伊德文集》第十卷《达·芬奇的童年回忆》的最后一章)

尽管弗爷谈论

业余分析师比如我自己
的这本小册子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但这段话作为考据的最终结果来说显然是无法让我满意的。于是我打开了libgen找来了SE原书,查找到了原文:

Abuse of analysis is possible in various directions; in particular, the transference is a dangerous instru ment in the hands of an unconscientious doctor. But no medical instrument or procedure is guaranteed against abuse; if a knife does not cut, it cannot be used for healing either.

—Sigmund Freud, XXVIII ANALYTIC THERAPY,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PART III),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UME XVI


分析的误用可能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那些荒唐的医生手中,移情作用是很危险的。没有任何医疗工具或方法能确保其不被误用。如果刀子不能切割东西,那么它也就不可能用做医疗工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文集》第七卷《分析治疗》结尾处

这句话出自那场著名演讲的讲稿,而且是作为整个系列讲座最后收场的

金句punchline
,难怪芬克会如此喜爱。 如果进一步以「庸医之刀」作为缝合点,这段话又能和前面提到的《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的那段合二为一相互阐释了。

尽管我的记忆力不是很靠谱,但此次考据大成功。再附送另外一段「精神分析为刀 (

PaaKPsychoanalysis As a Knife
) 」的摘录,来自丹尼·诺布斯:

“Whereas this could be seen as a favourable movement, from another angle it could also be regarded as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tendency. When knives can be used to cut everything, they surely prove their value, but they soon become blunt, in which case they need resharpening before somebody decides to throw them away. It is to such a resharpening of Lacan’s mirror stage that I have tried to make a contribution.”

—Dany Nobus, Chapter 5, Key Concepts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考据 #拉康 #弗洛伊德 #李爽君 #精神分析 #读书

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全名是“Conversations with Lacan: Seven Lectures for Understanding Lacan”。拉康相关的书已经读了十几本,这是唯一一本让我在学习之余还想大呼过瘾的。可能因为作者母语是意大利语的关系,他在句法和措辞上和英语母语的作者有着很明显的不同。而正是这种异质性,让我难以忽略那些古怪新奇的词汇和句式——不得不停下来查询词典或者反复品味,这在我读Fink时是完全不曾有过的。当然,比起写作手法,这本书最具魅力的莫过于其中

狡黠傲娇
的思想了。


以下原文摘编自第一章和最后一章 :

Between 1967 and 1974 I followed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I met Lacan several times in public situations, but I never considered going into analysis with him, for reasons I shall explain later.

The reader could rightly ask: “so, Benvenuto, are you or aren't you a Lacanian?”

In my youth I was a fervent Lacan fan. Then, after overcoming my transference with him, I stopped being one, and for me he was no longer the subject supposed to know. As we said, for Lacan transference occurs because the analyst is considered a subject supposed to know. But my “analysis” with Lacan ended long ago. Which is not to say that someone who has ended an analysis has necessarily been cured.

I'm not a Lacanian, but let's say that I love Lacan. Lacan himself said that we should love our symptom, and, indeed, I love Lacan as my symptom. But, as one does with a symptom, I keep at a necessary distance from him, with a sort of pain. Lacan is my joy and my pain. Lacan said, “Do as I do: don't imitate me.” In this case Lacan isn't very surprising; several masters in various fields have said very similar things. Apparently Marx said he wasn't a Marxist while Jung said “thank God, I'm Jung, and not a Jungian!” And so on, and so on. The master's refusal to be a “-ian” or an “-ist” of himself has become a sort of stereotype. And part of the very structure of “being a master” is a certain self-consoling contempt towards one's pupils, even the most loved ones. In any case, it's true that I am not a Lacanian precisely because I prefer to do as Lacan did: i.e. I also try to separate from my masters, including Lacan. I am a practical Lacanist, not a theoretical one.

—Conversations with Lacan (2020), Sergio Benvenuto


简单的翻译:

在1967年到1974年间,我曾参加过雅克拉康的研讨班。我曾多次在公共场合遇见过拉康,但从来没有考虑过找他做分析,至于原因我在后面会说到。

有读者可能会问我“那你到底是不是个拉康派呢,本韦努托?”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是拉康的死忠粉,但随着我逐渐跨越了对他的这份移情,我也不再是以往那样了,对我来说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知晓答案的主体了。正如我们所讨论过的,拉康式移情的产生源自分析师被当成了一个知晓答案的主体,而我与拉康之间的“分析”早已结束太久。不过,并不是说分析的结束就必然意味着痊愈。

我不是一个拉康派,但可以说我爱拉康。拉康亲口说过我们应该爱我们的症状,以及,诚然,我爱拉康作为我的症状。然而,作为人的一种症状,我必须与他保持好距离,并为此而痛苦。拉康既是我的享乐也是我的痛苦。 拉康说过“做我所做的事,但不要模仿我。”,他说出这样的话并不出乎意料——其他领域的诸多大师也说过类似的话。 显然马克思说过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同样荣格也说过“谢天谢地我是荣格,而不是什么荣格派!”

等等,不一而足。And so on, and so on
这些大师都拒绝成为“xx派”或“xx主义者”这类带有偏见性的自己的名号。然而,追随者们轻浮的自我安慰这正是“作为大师”这个结构的一环,即便对于那些最受爱戴的人也是如此。反正毋庸置疑我并非拉康派,确切来说是我更愿意行拉康之事——即我愿意和我的导师们分离,包括拉康。因为我是一名拉康主义的践行者,而非理论派。

——对话拉康 (2020), 塞尔吉奥·本韦努托


精神病理与防卫机制

Table From ”Conversations with Lacan“, P. 127

Psychopathology Type of Negation
NEUROSIS
– Phobia
– Hysteria (Borderline Personality)
– Obsessional
REPRESSION (Verdrängung, Displacement)
PERVERSIONS
– Fetishism–Masochism
– Sadism, Sadomasochism
– Voyeurism–Exhibitionism, Zoophilia, frotteurism, pedophilia, coprophilia
DISAVOWAL (Verleugnung)
PSYCHOSIS
– PARANOIAS
– Persecution Delusion
– Megalomaniac Delusion
– Erotomania
– Jealousy Delusion (querulous paranoia)
– SCHIZOPHRENIAS
– MELANCHOLIA (MANIC-DEPRESSIVE)
FORECLOSURE (Verwerfung)
seizure of the Name-of-the-Father

翻译参考自《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维基百科

精神病理/机能障碍 防御方式/防卫机制
神经症
– 恐怖/恐惧症
– 癔症/歇斯底里 (边缘型人格/BPD)
– 强迫症
压抑/移置
性倒错/变态
– 恋物癖–受虐狂
– 施虐狂、施虐受虐狂
– 窥阴癖/窥视症–露阴癖/暴露狂
– 恋兽癖、摩擦癖、恋童癖、嗜粪癖
否认
精神病
– 偏执狂
– 迫害妄想
– 自大狂妄想 (自恋型人格/NPD)
– 恋爱/被爱妄想
– 嫉妒妄想 (抱怨偏执)
– 精神分裂症
– 忧郁/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BD)
排除/拒斥
对父之名的弃绝

#摘录 #翻译 #对话拉康 #拉康 #精神分析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