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Yang在离截止日只有2天之际,获得了12月的辩论资格。Joe Biden、Elizabeth Warren、Bernie Sanders、Tom Steyer、Amy Klobuchar、死基佬Pete Buttigieg,目前就这7个人了。Tulsi Gabbard还差一个poll,不过她说就算她够格,也不会参加辩论。
我之前说过,把自己关进笼子里,是科技大停滞后,掌握核心技术国家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说,不管谁进了白宫,都不会有原则上的改变,即便这个人会在口头上改弦更张,重新喊全球化,但也只是改变方法,不会改变宗旨。新的北美贸易协定就是个例子。
科技冗余,决定经济政策和政治手段。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Read more...
我在前几天发的《性别战争》讨论之十八,谈到了话语权的三个基础:
1、社会对各类言辞的宽容度。比如说,某个群体关注的问题,能否自由表达出来;
2、这个群体的诉求能否成为公众话题;
3、这个公众话题能否以法律、道德、“公序良俗”等形式,有效影响社会运作。
女性作为弱者,自然不掌握话语权。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目前表现在女性关注的问题无法成为公众话题。
Read more...
先说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不是预言,而是事实。不过这个事实,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罢了。
这个事实就是:所有的前C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是民族主义叙事国家,也因而,会是这个大时代最右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弱者,会以民族、国家的名义,毫不犹豫地被牺牲。
Read more...
刚才逛街的时候,拿出手机刷微博,看到一个人 @ 我,说我“哔哔赖赖一大堆,就是为了推荐文章哈”……不明所以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以为我推荐文章是什么万恶至极的事儿……但是,我写的《性别战争讨论之二十五》是个系列,我附上之前的讨论一至二十四,同时附上《性别战争》,有问题吗?
我附上我自己写的文章,这-也-能-让-您-高?
Read more...
系统的建立,非常难。但一旦系统建立了,它就有了生命,可以自我维持。
为什么呢?
我在女权小说《性别战争》第一卷的《有时候绝路也是人生一条路》这一章中,用女主冯晨夏的嘴,说出了我自己的思考:
“法律的实质,就是通过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来保护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理论上,可能会有‘没有受益群体的法律’,但是绝不会有‘没有受损群体的法律’。”
Read more...
很多人以为,理念相通或至少近似,才属于一个命运共同体。
我必须说,她们错了!她们说的是“理念共同体”,而不是“命运共同体”。
什么叫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就是,只要你属于这个群体,不管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不管你和其它人的分歧有多大,不管你有多想挤进其它群体,你的命运依然和这个群体息息相关,一荣也许不能俱荣,但一损肯定俱损。
Read more...
11月下旬,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母亲,来美国探望她,我朋友把我也叫过去聊天。这个女孩的母亲,退休前曾经做过多年的经济研究。我一向重视长者智慧,在那些日子,我和这位母亲的交流,可能比她女儿与她的交流还多。
这位母亲(以下简称学者阿姨),听过我的观点后,高度评价我的那句“和平发展并非人类历史的主旋律,黑暗动荡停滞才是。”她问我是否知道这40年来的女性的幸运,是必然和偶然夹杂的结果;问我是否知道幸运并非永恒?
Read more...
最近有点忙,没有什么时间刷微博,昨天抽空看了几眼,发现《讨论之二十三:牺牲一代少女、女性命运的被选择,一段不太久远的历史》被多次转发,心情有点复杂。
我不是大V,只有几百个关注,不可能出现动辄几千上万的转发,因此这个数字已经让我很吃惊了。一来,大家看重我的博文,我很高兴;二来,我也担心部分人看了这个博文后,得出我不希望得到的结论。
Read more...
上一篇谈美国,是为了引出今天的话题:中国。
其实全世界都在往右跑,包括中国。之所以要提美国,是因为目前只有美国有与右翼对抗的力量,即左翼。而其它国家,自然也包括中国,唯余极右。
Read more...
在昨天的博文里,我说代孕不重要,不应该被放大。然后在我的晚上,两位网友与我私聊时,问我为什么要为代孕说话……哈哈,正因为这个,我才写了今天的博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