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個人样本:语言与沉默……。詩與真。
個人記憶備忘。
特德·姜說,儘管ChatGPT可以完美地模仿人類寫作,但:
「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挣扎永远不会消失,每当你开始起草一篇文章时,这种挣扎就会出现。而只有在亲自写作的过程中,人才能发现自己最初的想法。」
再摘錄一些里爾克:
「不要让你自己被它(反讽)所控制,尤其是在缺乏创造力的时刻。当你有着充分的创作力时,尝试去使用它,以此作为安排个人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如果你对反讽的使用很单纯,反讽本身也会变得很单纯,我们也无须对此感到惭愧;但是,如果你感觉自己对于反讽太过熟悉,而且害怕这种越来越明显的熟悉感,那就转向宏大和严肃的目标,在这些目标面前,反讽就会变得渺小和无助。」
「深入探究事物的深处:在那里,反讽从来都不会深入其间。当你接近于事物的伟大之处时,你再看看这种感受世界的方式是否来自你的存在的一种必然性。因为在严肃事物的影响下,反讽要么远离你(假如它是某种偶然性的事物的话),要么会变得强大(倘若它果真是属于你的与生俱来的工具),而且会变成一种实用工具,并且在你用来制造艺术的工具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全文
没有语境的文本 是不存在的 完全的言论和艺术自由 是不存在的
我想表达的 到底是什么呢 总之…… 不要 问我
或许仍有人会误解,将文学想象为无根的、避难的桃源。
但大多数时候,它比其他学科更为急切地寻觅:人生的缘由与方向,世界运行的轨迹与前景。尽管它未必是答案,它时常是问句、含混。
那些看似从个人与偶然中脱胎的故事,实际上正在必然而宿命地开花结果。不系上这一个结,下一个未来就无法编织承继。
但同样不能倾注所有去抵押,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无法回避一个“非人”的陷阱。
有林奕含说的,“文学是一种巧言令色”,有斯坦纳说的(或当作历史所告诫),“一个人可以晚上读歌德和里尔克,白天去奥斯维辛上班”。
然而,在我们极为长久的传统语境中,会把许多事情,混为一件事情。会允许无上的概念,凌越于具体的生命。
“救济之道在于,时常地,看看你的心在哪里跳。或看看它还跳不跳。”
借此自省,时时刻刻。
…
想要更多的森林、草地、公園而不是高樓。
想要更適宜的城市環境而不是更貴的空氣淨化器。
想要更平等地享有陽光與信息。
想要更坦然地展露皺紋與疲倦而不是化妝掩蓋它們。
想要更自由的文學、音樂與舞蹈。
想要更多閒暇,珍惜大地上與天空中的一切。
想要為自己和其他人說出不曾被表達的感受。
想要找回失散在時代新語言中最初的愛。
今日,我不關心人類又發明了什麼新奇的工具或技術,只關心你。
展开全文
• pour les funérailles d'hier
• [夏卡爾]說的愛是聖潔的、救贖的、唯一的。 [Marc Chagall](1887.07.06-1985.03.28)
• 爱,crush, love, romantic love
• 安静的痛还是痛 漂亮的黑色还是黑色 2023·3·29 07:40
• Noce blanche, (1989).
• 依戀 Attachment
• 分離 Separation
• 喪失 Loss Attachment (Volume 3)
• 童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 Romantic love is a dangerous illusion.
• Romantic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and bold. ——Half of it
• Déjà vu
• 潮騒(しおさい)
• 文藝是一種毒品(比喻)
• 一一
•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