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饭的想法
- 蒸排骨
- 蒸鸡翅
- 咖喱
- 蒸水蛋,直接用饭盒格子?
- 小炒肉
- 炒肥牛片
- 煎鳕鱼,照烧酱?
带饭的想法
为了准备带饭,早上需要多少时间?
20min 烧水、冲咖啡、泡茶,此时可以把饭煮上 20min 早餐,为了保证面包等的新鲜度,最好从6:50左右开始做 20min 要带的午餐
所以从7:20往前推,起码6:20要开始忙,6:00开始会从容一点,因此起床时间要在5:45或者更往前,最好保持前一晚10:30睡。
How long will it take to be fully armored against the coldness? Hating every minute when it still gets me.
书写还是这里随意,为啥没有app呢 还是这么纯粹的环境看着舒服呢。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郝景芳发的文章,叫《说教育内卷,看<小舍得>不如看<山河令>》。好歹也在粉圈沉浮了几年,看这标题当下我心里就一咯噔,预感到这篇文章大约不会被当做育儿主题的文章来被讨论,而是会被目前占领了我微博首页的那批“山人”带歪。一觉起来看见郝老师本人回应,发现后续似乎确实按我所想的发展,甚至更为夸张,昨晚郝老师便以一种特别标准的粉圈姿势上了热搜。
所以,教育内卷呢?育儿焦虑呢?虽说文章本身写着写着就偏成了一篇剧评,或者说偏成了热情洋溢吹捧两位男演员相互成就的同人边缘球,但这林林总总,跟教育内卷的关系就只有开头那浅薄的两三句类比吗?甚至到了最后,主题都能被人遗忘得如此理所当然吗?
郝景芳老师的文章,跟郝景芳老师本人,在育儿这件事上的定位,都如此地飘忽,就像是无法确定会在哪个确切位置出现的粒子。
如果要强行回到文章的主旨,郝老师的大意有两条:首先,要终结教育内卷,是跳出这个怪圈,以“局外人”的视角来反思育儿这件事;其次,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当如那两位男演员一般,于无声处彼此成就。
嗯……两个男演员的关系,这种命题就不提了,尤其两个人也就拍了一出剧,共处时间一年都不到,硬要吹成灵魂伴侣,大约也就内娱的粉圈能这么干。十几年的SPN兄弟、剧完结十几年后还能一起约着去钓鱼的SV两只,我吹他们的彼此成就了吗?!好吧,当年也没少吹……此处我必须再次忏悔:如今感受到的心塞,都是当年嗑RPS的报应!是我自己的锅!!!
单说“局外人”这个事儿。现在自诩育儿专家的人实在太多了,其实说到底,专家都是“局外人”吧。父母们面临的活生生的育儿问题,各有各的难,即便拿到专家面前,他们也难以切身体会或是产生共情。从“局外人”的角度讲些大道理是多么容易的事儿啊,例如说“只要把学校课本真正学明白,就能考满分了”。如果实际操作中效果不如预期呢?那肯定是还没学明白啊!如果寻求培训机构帮助?那就是“很少有人信我”。面对电脑屏幕,敲下一句话,真简单,因为你是“局外人”啊!
可是你凭什么要求被教育体制和竞争现状裹挟的家庭跟你一样做“局外人”?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苦恼,都是真实存在的。你家没有那些苦恼,恭喜你,但这么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而且是在自己嗑CP的时候顺便指点一二,这感觉真的让人很生气呀。
我想要的大语文
想找一个合适的“大语文”课程,这个想法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从市面上刚出现这个概念,到如今补习机构没有“大语文”课程都不好意思招徕客户。然而始终不满意,也一直在想,究竟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要的“大语文”课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最早看到的“大语文”,是思泉大语文。全套课程按四季划分,是老师在现场对着整个班的孩子上课,摄影机在后方录制的。视频质量现在看来相当一般,但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讲解翔实,并且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强调重点、难点,当时的感觉是这个课程用来应试,十分不错,但它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因为课程离文本“太远了”。
积累中文知识需要依靠阅读,精读可以细致地欣赏解析文章,泛读可以扩展知识面,但不可否认,如今需要阅读的内容体量庞大,有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那就是Moretti提出的Distant Reading。
思泉大语文,就是给课业繁重的应试学生们提供的,远距阅读。
如果想要应试,我又何必费尽心思给小屁孩儿选择国际学校呢?远距阅读,并不是我想要的“大语文”。
校对《抉择》的笔记
新的一年
按日历来算,2021年已经过去了16%,但中国人对农历新年的重视让我潜意识里总是将新年结束当作真正的一年初始。又或者,这不过是我懒惰的借口。无论如何,小小的新学期进行了一周,我终于有了生活再次步入正轨的感觉。从东方老师那里接到了新的校对活儿,感觉充满了动力。若说还有什么不满意,大概是彩铅、古琴、运动、写字,这许多的事情都要安排时间,竟有些手忙脚乱。本周要把自己的日程也定下来,加油!
隔离,又是隔离
这次需要14+14,只能当做放一个月假了。 家里人仰马翻,老母亲呆在香港,运动拉伸读书听网课玩游戏。 高层的下水道返味能如何处理呢?真是很麻烦呢。
新学期新气象
昨天是王小小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度过的第一天,对我而言则是收敛心神准备步入正轨的一天。收拾了书柜里可能需要的练习册和书,晚上将之后的行程表录入app,今早便是新开始了。
今天的工作时段准备从继续把Clex写完开始。这篇文在我心里盘旋数年,总算是付诸文字,也确实不应再拖沓,否则眨眼间又是几年过去,唯有感慨光阴蹉跎,是很不好的。希望在两周内将这篇写完,接下来考虑看看写什么,或是理论文章,或是小说,或是找一篇翻译,总之,让自己忙起来。
小小的功课既然我能伤心,那么自己的事理当更上心才是。
J妈妈又在玩失踪,据说昨晚手机定位到了延安。联系是只有小小能联系上的,便记得每天放学后让王小小给她发一两句微信卖萌好了。
对小小的老师略有一点担心,毕竟是新来的老师,又需要通过ZOOM上课,效果大约要打上不少折扣,幸好一年级还能自己加码,希望目前的世界局势跌落谷底后强势反弹吧。